合作让你更精彩——语文优质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形式.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30216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让你更精彩——语文优质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形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合作让你更精彩——语文优质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形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合作让你更精彩——语文优质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形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合作让你更精彩——语文优质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形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合作让你更精彩——语文优质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形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作让你更精彩——语文优质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形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让你更精彩——语文优质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形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作,让你更精彩 浅谈语文优质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形式 红安县永佳河镇永河小学 刘昌华【摘 要】从2014年春起,我校针对当前教少学多,先教后学的课堂现状,力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突破口,以“先学后教”优质课堂为核心,以“小组合作”为载体,立足课堂,开展了一系列的教改实验研究,我们的目的一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创新,力求和新的教学思想相融合,二是改革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改革流于层面的问题。我们的语文优质课堂是一个互学课堂,通过“预习检测”、“小组共学”、“集体展示”和“巩固练习”构成以学生为主的明线,在这几年的尝试中,我有了一些体会。【关键词】 小组合作;小组共学;优质课堂德国教育

2、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优质课堂下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小组共学不能从一而论,而应该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有序、有效的学习方式。一、想学依靠学生合作的学习自主 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喜欢与同学一起读课,一起做作业,一起讨论问题,这些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合作基础。在语文优质课堂中,我们学习的先行者“预习检测”就为学生的课堂中的合作做好了准

3、备,我认为如何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合作,首先需要学生本身有强烈的合作意愿,才能到达小组合作的预期效果。1.兴趣为主 兴趣是开门锁。对于语文的学习和热爱,必须过好兴趣关。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他们初期接触中,不要让他们感到难了,要让他们感到有趣;不要让他们感到涩了,要让他们感到有乐。因此我们在设计预习检测的时候尽量安排有意思的问题,唯有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有效的。例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趵突泉等课文之后,我让小组开展了了解游览过的名胜古迹,收集有关这些名胜古迹的图片和文字,举办了“我的足迹”绘画展。学生在活动之前就饶有兴致地进行分工,之后,在课堂的合作过程中,也不难看出,每一

4、个孩子都很乐于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我想这就是因为这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始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他们有商有量,不仅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而且使活动的更具有可操作性。2.方法为轴方法的习惯是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孩子们一起共同来讨论,提取信息、推理信息,概括出他们的观点。在这里,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的作用只是“顾问”的角色,并且把这样的理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动脑的过程,也唯有思维参与的学习才是有动力的、有后劲,才能持续发展。例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请学生围绕问题“文章中让你最感动的是哪里?为什么?”展开讨论。

5、这个探究过程需要各组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就问题展开讨论,在合作之前,我请组长先跟小组成员分享这类问题的学习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学生提出找关键词,找标点也不乏是一个好办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提出这样经过提炼总结的心得,甚感欣慰。为了确保语文课堂学习的高效,平时我们也可以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固定的教学方法,可以供孩子们在课堂上使用。3.积累为标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有了一定的方法,积累的过程就变得丰富而有趣。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厚实的语文底子。二、 能学基于学生合作的学习准备能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小组共学的形式达成预期的预习检测中的学习目标。

6、小组共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在小组共学的过程中,做到:1.抛锚思辨,贯彻始终所谓抛锚思辨,指的是设置矛盾冲突,引导学生深入思辨主题与表达的关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自己亲历学习过程就是首要策略。简单地说,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就是学生自己在说,教师绝不插嘴,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基本都是自己在做,教师也做到充分放手,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不用从旁帮扶代劳我听了李家湾小学江虹老师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时,她提出为什么小男孩

7、要将小鱼儿扔进海里?他救不了所有的鱼,为何还如此坚持?在小组共学,讨论的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学生说,他是一时好奇在玩一种游戏,而大部分学生认为他是在执着地执行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一个生命!生命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这应当是作者表达的目的。学生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见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辩证是如此宝贵。2.素材支援,支援学生“来自于学生的素材,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触动他们的心弦。”我认为,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我们在设计预习检测作业时一般会设计比

8、较开放的问题,比如在我校马玲老师在设计草虫的村落时,她设计了让学生(1)观看美国影片虫虫的危机;(2)提前一周观察小虫的世界,把观察到的感兴趣的内容适当记录下来。学生在交流预习检测时,可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让学生自己来”,这绝不是教师装傻偷懒,而是一种高超的教学智慧,这种智慧只有在立足于小组合作的形式才能实现。三、会学立足学生合作的学习能力会学,学生能立足于合作,并且通过小组学习全员参与,共同的情感体验,来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在小组共学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定位要降低学习过程中

9、,切莫随意拔高教学目标,高要求会扼杀学生合作学习兴趣和潜能。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在设计预习检测时,我们尽量把目标降低,设计了(1)初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是以谁的什么事为主线索?(2)根据主线索思考:“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这是课文的重点内容,我们把问题拆分开来,学生能解决一个是一个,目标降低了,有助于学生训练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维,小组共学的成功体验就更多了。2.课堂容量要低课堂合作学习容量一旦太满,就会冲淡教学重点,学生不易消化吸收。为了让学生们听懂今天的课,老师们往往花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导入新课,先寻找

10、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再回顾一下以前讲解的知识,最后恰入其份地引入今天要讲的内容,美其名曰激发兴趣,搭建知识支架。然后再花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讲解教材上的新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都写着,但仍然按照新知识来讲解;最后还有四分之一不到的时间,开始攻克这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了,可惜的是时间已经不允许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展开了,学生这个时候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往往在教师讲得稀里糊涂的时候,在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有了预习检测,小组共学的前提,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了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进行辨证。一堂课课堂容量小,那么这节课就很容易上得有效;但如果一堂课课堂容量很大,那么这节

11、课要上得有效就非常不容易。当我们一味地追求课堂有效或者高效时,也就在不经意间提倡小容量课堂,因为小容量课堂是最容易成为有效课堂的。3.教师指导姿态要低 都说歌者默然,师者无华。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一个引导者,一个帮扶者。课堂学习中,教师给学生提要求时、小结学习方法时一定要去掉如“典型”“特点”等学术化、概念化的语言。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初读课文后理解“找碴儿”,教师放低姿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生词的理解。教师的低姿态,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谦卑心态,也是相信学生的一种表现。语文教学不是单线传输,也不是被动听读,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愉悦

12、的过程。四、乐学关注学生合作的学习体验孔子的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如乐知者。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有以下原因:1.学生喜欢自主探索所谓“自主探究”,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与自主探究相对的是“被动”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如我校程闻老师在教王安诗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经典名句时,程老师

13、要学生把“绿”字当做炼字的最高境界来崇拜,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一动这个“绿”字。结果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学生想出了十几个词语,并能言之有理:如果作者是一个顽皮的小姑娘,用“戏”字更能突出人物性格,如果是一对恋人隔江相望,用“吻”字则更能刻画人物的性格这种新颖独特且有说服力的见解,大大扩大了老师的认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独立探索,小学生会喜欢上语文,教学相长,学生变化了,反过来又会推动老师的变化,语文课堂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2.学生喜欢伙伴游戏无论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其本质不能离开学生的游戏精神。我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设计了辩论的环节。我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始

14、小组内讨论,然后在班内开展了小型的辩论会。在相互对辩中掀起了课堂的高潮。还有一位教师教学小儿垂钓和池上,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学生以小组进行再现儿童情趣的游戏活动,或排练哑剧,或吟诵古诗,或古诗新唱,课堂显得情趣盎然。如果我们往深处想想,游戏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深刻的情感体验3.学生喜欢好为人师在西方哲学家眼里,儿童是成人的老师。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多次论述了孩子的伟大之处。我在教学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名篇穷人时,大胆尝试了这种“小老师制”。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我和学生们互换角色,学生在组内当起了小老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模有样,并且这样的合作方式使得平时不爱发言的孩

15、子不再吝啬,能大方地站起来回答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孩子身上藏着很大的潜能。小组合作这个方式给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乐学,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的的快乐,从而体验了成功。总而言之,我校以“小组共学”为支点,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参考文献】1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7版。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2016年11月23日夜11点完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