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问善启激起高效数学课堂.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29499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问善启激起高效数学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巧问善启激起高效数学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巧问善启激起高效数学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问善启激起高效数学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问善启激起高效数学课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问善启激起高效数学课堂【摘要】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是否做到科学提问,对提问的方式和时机是否得当,其教学效果是大不样的。因此,必须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艺术。【关键词】 巧问 善启 高效 课堂中学数学教学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提问正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数学课堂教学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设疑、释疑、解疑的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有时会无所适从,或者答案漫无边际,此时教师就会责怪学生没有认真听课或仔细思考。课下心平气和之后,或许可以想想,可能错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自己呢?反思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有时提的问题的确

2、缺少斟酌,从而误导了学生,使他们迷失了思考的方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师生双方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巧问善启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一、提问应遵循趣味性、灵活性和整体性原则。巧于形式多样的提问,使学生兴趣盎然。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是教师在讲述性谈话中的提问。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

3、有什么?”等。拐问,有些问题原本可以照直叙述,但那样往往缺失启发性,难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印象不深。若改变原来叙述的方式,巧设提问的角度,让学生的思路拐了一个弯,搭上桥,才能找到答案,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表象。反问,针对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是某一问题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症结发问,步步进逼,使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激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处于准备状态时,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促使其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把学生从抑制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引问,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疏导或提示时,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理

4、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追问,是对某一问题发问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发问,其表现形式为“为什么?”“请说明理由”等,这样便于易中求深。教师不管采用什么形式提问,都应先提问,然后再请学生回答,这样多数学生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被叫来回答问题,使之保持高度注意力,积极思考。二、提问应注意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即善于运用提问语言艺术,使课堂处处生辉。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比如:“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究竟是观察运算过程,还是结果呢?范

5、围似乎大了些。还比如:“看到此题,你能想到什么?”这样的提问,学生同样也失去了思考的方向。教师发问时,问题要只说一遍,尽量做到长话短说,如果问题太长可用文字呈现。教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就不要再复述问题,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倘若某个学生没有听到教师所问的问题,教师可另行指定一个学生回答。不过学生若不明了问题的含义,而要求教师解释,教师可以用更明白的词句,把问题再说一遍。三、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即把握提问等候时间,给学生留有空间。提问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

6、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若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四、提问要注意反应及时,乐于包装提问态度,使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向学生发问时,态度要安详而自然,要有耐心,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这样学生就愿意回答。教师发问的态度若含有考问,或严肃的表情,学生就不能安静的思考,因而不能畅所欲言。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灵活巧妙运用提问技巧,可以改变平庸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有效提问还可以活跃气氛,调剂学生精神,促进思考,启迪智能,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有效地获取知识。在巧问善启中,可以实现师生双方信息交流达到最佳效果,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参考文献:1朱家生 施 钰 中学数学创新教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刘小灿 中学数学课堂教法技能训练 学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