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认识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292876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的认识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线的认识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线的认识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线的认识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的认识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的认识反思线的认识一课,我是从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进行教学的,从线段入手教学,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借助认一认、画一画、量一量的教学活动,知道了线段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可以测量长度,线段有两种读法。射线的特点也迎刃而解,学习直线时,如教材有句“如果铁轨像这样向两端无限延伸”,用铁轨让学生认识直线,处理不当学生会形成像铁轨那样很长的线就是直线。认为直线比射线长,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延长,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长,而四年级学生对无限长,空间想象是有,但换成文字来理解,很容易出现偏颇。在课堂上,由于现实生活中取不到真实的素材,学生理解起直线来比较困难,尤其是

2、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脱节。教材用假设无限延伸的铁轨的例子,很多老师引用孙悟空金箍棒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我觉得更需要通过一种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才能真正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三线的特征,我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述:两手五指并拢做刀状,一手在身前切一刀,“切”出一端点,另一手做同样动作,得出一条线段;在这条线段的基础上,一手向一边伸出,做出无止境样,得出射线;两手向两边伸出,做无止境样,得到直线。如此形象的表述,使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三线的特征,并明确了三线的关系,比起口头讲述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上对孩子们的评价语言还显得单调,线

3、段、射线和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在区分方面有时还不能把握的很好,我认为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巩固加深。 平移与平行教学反思平移与平行就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领域,它是学生今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形体的基础,教材中把双杠的两根杠和一根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抽象到纸面上,意在从“平移”中认识“平行”,体会平行的含义,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的知识、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空间观念尚不丰富,因此,对平行的实质“同一平面和永不相交”很难理解;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借助辅助工具进行作图,这给作图增加了不少难度。教

4、学中,我通过生活中一些平移的动作,让学生充分体验平行线的本质特征:距离处处相等,当然不会相交。通过“平移”得到“平行”;平移是过程,平行是结果,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了解、尊重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平行的或清晰或模糊,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动手摆、折、画,认识平行的内涵,寻找画平行线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平行的特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平行线。使学生积极动手,用手思考,在做中发现矛盾,在做中发现方法。让学生在自觉对比反思之后能感受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改变,从而感受到成长的喜悦。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在认

5、识平行线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一组线的平行与它们的长短无关。画角教学反思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画角案例设计、反思 教学内容:画角教学设想:在学习了量角的基础上我又带领学生学习画角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对量角器、三角板的认识与使用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画角时的困难比量角时的困难减少了。于是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4、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教学设计:一、兴趣引入。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引出课题:画角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活动1:画出60的角。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