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成为乐趣.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284770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习作成为乐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习作成为乐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习作成为乐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习作成为乐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习作成为乐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习作成为乐趣.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习作成为乐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习作,充分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一、在阅读中培养爱好读和写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读是从外到内的收获,写是从内到外的表达。叶圣陶说:“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也随之增长”。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看到习作课就头疼的主要原因就是书读的太少,缺乏写作材料,

2、无从下笔。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习作材料,而要积累习作材料,阅读必不可少。大家都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为此,我首先利用好语文教材,根据教材安排的课文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去分类阅读。如该单元安排的是写景作文训练,我事前就布置阅读写景的文章,学方法,积累优美词句;如该单元安排的是写人的文章,则要求学生多去阅读写人的文章这样,到作文训练时,学生心中有数,畏惧感没有了,写作兴趣提高了。在利用好教材的同时,我还想方设法鼓励

3、学生尽量扩大阅读范围,尽量增大阅读量,从读中积累,从读中体会感情,从读中引发思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仿写,促使知识迁移,解决作文中的实际问题。二、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现,要写出好的作文,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的接触面窄,对社会的认识肤浅,作文的题材自然也有限。再加上不少学生对身边每天都发生的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并不留心,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时更觉得无话可说。针对这一情况,我悉心地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积累素材,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可仍有不少学生觉得自己是农村学生,见闻少,见识窄

4、,可写的东西不多。其实不然,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我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饲养的家禽、田间的庄稼、使用的家具、山中的花草树木、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挖掘作文源泉。应该说,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我还尽可能将学生带出课堂,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让学生写生活日记,对字数、技巧不作过高要求,只记下生活所见所闻和所想即可。发现好的日记,表扬鼓励,并指导学生把它写成记叙文。课堂内多开展活动,进行“演讲比赛”、“听笑话编故事”、“口头造句擂台赛

5、”等等,另外,我还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现想象,创造自身语言。如在家中学做一种家务,参与一次农活等。但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然后再把做的过程如实地具体写下来。学生对这样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的内容就会觉得有话可说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材料,这样课外、课内一次又一次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三、在模仿中学会创造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学习写作的必经之路。”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各种模仿训练。教材则是我们最好的范例。小学阶段的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语言规范,贴近儿童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随时把

6、握,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契机。如学习了幸福这篇散文后,我让学生模仿着写写“蜜蜂的幸福”“我的幸福”;学习了莫高窟中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我让学生仿照句式,写写花园里的花、游子山的十八罗汉;学了石榴,我又让学生模仿着写写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这样的仿写,学生因为有了学习的范例,兴趣非常浓,感受也较为深刻,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学生通过仿写,不仅学到了习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四、在修改中提高能力修改是提高作文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以前,总是“教师改作文,学生看评语”。如今,这种观念应彻底转变,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改作文”。重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

7、力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和实施作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不仅教给学生“增”、“批”、“删”、“改”、“换”的具体修改方法,而且通过小组互改、对比朗读等方法,让学生品尝修改的“甜头”,使学生不仅能改、会改、善于改,而且想改、肯改、乐于改。学生通过认真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不但能够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写作的责任感,不断提高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从中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五、在批改中增强信心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批改看似是老师的事,可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却至关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

8、,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我们面对的孩子,他们是那么天真烂漫。他们总怀着纯真的心去看待一切。在他们的习作中,不时闪烁着孩子的童言。为此,教师对学生写作文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高。面对学生幼稚的习作,作文中那无邪的童真,不仅不能扼杀,老师还要尽量发现其闪光点,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不求全责备,不扼杀学生创造的火花。所以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坚持“多就少改,寻找闪光点”的原则,用赏识的眼光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点”,细心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一旦发现优点就及时表扬、鼓励,如把写得好的地方画出来,加上表扬的符号,并在旁批和评语中指出优点,加以表扬,同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指出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以维护学生

9、的自尊心,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六、在评讲中激发兴趣成功是人人所期盼的,渴望成功、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途径。作文评讲是学生成功进步的阶梯,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对下次习作训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评讲时应坚持“激励为主”的原则。从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评讲开始,就注重满足每个学生的成就感。评讲时,我经常让基础好、习作佳的同学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习作。对中等程度的学生主要肯定个别写得有特色的句、段。对基础差的学生主要发现其“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标点用得好,或者书写工整,都给予肯定、鼓励。如此从词、从句、从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层次学生习作的优点,以此激发学生下次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由怕写作文,变为“盼”写作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让习作成为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