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284190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2单选题1、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A152m16gB152m16C152m12gD152m12答案:A分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的比值。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mg16,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152mg16=152m16g,故选A。小提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原子的实际质量为克。2、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中子B质

2、子C电子D质子和电子答案: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例如普通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故选:B。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PQRW反应前的质量(g)521418反应后的质量(g)20x413A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3:2B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P+Q=2R+WC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1:2DQ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答案:DA、P增加了15g,W减少了5g,所以参与反应的质量比=15g:5g=3:1,选项A错误;B、根据质量守

3、恒定律,5g+2g+14g+18g=20g+x+4g+13g,x=2g,说明Q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参与反应,选项B错误;C、反应后R质量为4g,Q质量为2g,两者质量比=4g:2g=2:1,选项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Q的质量未发生改变,符合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特点,但是其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无法判断,因此只能推断可能为催化剂,选项D正确。故选D。4、用锶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下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B锶是金属元素C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锶的元素符号为Sr答案:C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4、可知,汉子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即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锶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锶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表示元素符号,故锶的元素符号为Sr,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20年6月23号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铷的元素符号为RbB铷的中子数为37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答案:A分析

5、: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铷的元素符号为Rb,说法正确;B、铷的质子数为37,中子数为85-37=48,说法错误;C、铷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故选:A。6、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答案:AA、硫在氧气中

6、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不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空航天,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不符合题意。故选A。7、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其中区域代表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答案:B区域地壳中元素含量占比27.7%,即含量排第二位,表示硅元素。故选:B。8、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

7、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答案:A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酒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芳香四溢,符合题意;B、分子可能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能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的本身是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不是分子大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9、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答

8、案:B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正确;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错误;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正确;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的间隔变大,使乒乓球内气体体积变大造成的,选项正确。故选B。10、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C镓的相

9、对原子质量是69.72g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答案:DA、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故不符合题意;C、由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故不符合题意;D、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易失电子,显-3价,由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易失电子,显+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故符合题意11、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2N2Fe2+A表示2个氮分子B表示2个铁离子C和构成

10、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D由可知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答案:CA、表示2个氮原子,A错误,不符合题意;B、表示2个亚铁离子,B错误,不符合题意;C、是氧离子,是铝离子,根据离子和化合价的关系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C正确,符合题意;D、由可知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单位为1,省略不写,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2、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看似庞杂无序的化学物质均统一于种类有限的元素之中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C核外电子特别是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间作用方

11、式的重要原因D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不大答案:D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不符合题意;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核外电子特别是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间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但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符合题意。故选D。13、“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A硒B硅C

12、铝D锡答案:B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硅,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故选:B。14、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BA、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B、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错误。C、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C正确。D、

13、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位于同一周期,D正确。故选:B。15、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B48C70D26答案:A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故选A。多选题16、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分子不可分D分子里,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等答案:CDA.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旧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正确;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错误

14、;D.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分子里,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错误。故选CD。1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A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B物质的构成模型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关系模型D原子结构模型答案:BC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故选项模型说法错误。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选项模型表示正确。C、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选项模型表示正确。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选项模型表示错误;故选BC。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改变B氢气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发生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的过程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答案:BCA、物理变化中,由于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没有改变,因此没有新物质生成,选项说法错误;B、氢气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C、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的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选项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