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研究性学习.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279437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研究性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施研究性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施研究性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研究性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研究性学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汤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主要是靠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展开,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构建创新型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获取知识”转为“探究知识”;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过去以“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大力实施“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一、强调自主,活跃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用现代教育

2、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来看教师怎样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适应新课程,改变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和面貌,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在时间、空间两方面都具有广泛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大大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营造创新氛围。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并给以充分的时间,或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以理服人。培养遇事好问、勇于探索

3、的精神。特别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既要学会又要会学,让语文课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课堂上我经常训练学生,不懂就要问,大胆地问,创造性地问。并非常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提出的问题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向其他小组提问,与其他小组一起探究。再解决不了的,可让老师帮助引导解决。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为了开放学生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人教版第三册北京时,课前,我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去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或上网查找,或上图书馆查书,或搜集图片。新课前先让学生当小导游,或当“小北京”,

4、把你知道的有关北京的知识,北京的名胜古迹和优美的风景区向同学介绍,把你搜集的图片向同学展示。带领大家先游览一遍北京,扩大学生的知识空间。在实际的操作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把课堂交给学生,你将会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二、张扬个性,开放课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完红楼梦后“一千个人心中装有一千个林妹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感受。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发展学生的个性。

5、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怎么想就怎么说,“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对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都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完人教版第四册妈妈的爱后,我让学生说说“我心中的妈妈”。为了防止又听到千篇一律的“颂歌”。我先提示他们:在你们的心中,妈妈无疑是最伟大、最无私的,在妈妈身上有着许多优点,有着许多你们敬佩的精神,但毕竟人无完人,老师说的心中的妈妈不是“神化“了的妈妈,而是最真实的妈妈。结果,学生个个都实话实说,畅所欲言。“妈妈很爱我,可就是太操心了,老是以为我是长不大的孩子,总是忘不了提醒这,提醒那的。”“妈妈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爱打麻将了,所以很少时间辅导我

6、学习。”“妈妈太犟了,忙起来就像一头牛,永远不知道累。”多么纯真,多么朴实的知心话,话虽简单,却是学生真实个性的凸现。说完后,学生都有一脸难得的轻松,因为他们可以不用看老师的脸色来说话了,也不用担心因为说了老师“不满意”的话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有不同的答案。学完四季的脚步后,不一定要求学生都喜欢春、夏、秋、冬。也要让学生说说自己不喜欢的季节。有的说:“我不喜欢夏天,夏天特别多蚊子咬人。”有的说:“我不喜欢冬天,冬天太冷了,穿上厚厚的棉衣就不能灵活地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了。”有的说:“我最讨厌春天的雨,一下就是长时间不停,害得我们上学老是走那条泥泞的小路。”在教学中,教师就是要鼓

7、励学生多有不同的观点,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三、师生互动,和谐课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展的“教学”是假的教学。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角色,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心中的老师不再是那种“板着脸孔,不苟言笑,一脸严肃,手持戒尺,高高在上的先生了。”教师的课堂不再只是那三尺讲台,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学习,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8、。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探讨,甚至还可以向老师提意见。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协同探究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探究,鼓励“学生考老师”,欢迎学生指出老师的“不足”,同时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我经常设计“我帮老师出点子”、“老师听我说”等活动让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对老师的意见和好的见解。平时课堂提问,我也很注意师生的融洽,“能把你的答案告诉老师吗?”“老师可以听听你的想法吗?”让学生感觉老师是自己学习的伙伴,学习中可以跟老师平等交流,平等探讨。如学完语文版的离开妈妈的小黄鹂这篇课文后,我让同学们分角色戴头饰表演这个童话故事,我也加入其中演黄鹂妈妈。平常的讨论中,我也经常与学生们一起各抒己见,甚至还常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生动、活泼的课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创造型的人才,使我们民族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