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278886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 施教日期2012年9月 日教学内容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教学资源【背景资料】 肖邦的最后人生由于远离祖国和亲人,思乡之情和对祖国波兰前途的深刻担忧一直在折磨着肖邦,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肺病久治不愈,日渐恶化,稍一走动就虚汗如雨,弱不禁风。一八四八年二月十六日,肖邦在巴黎举行了他最后

2、一次音乐会。那天,音乐厅布满鲜花,音乐会的票在几天以前就已预售一空。演出前,肖邦是被人用一顶轿子抬上后台的。虽然他已虚弱得难以支撑,但是那天晚上他的演奏依然是那么出色,扣人心弦,像他风华正茂时演奏得一样充满生气和诗意,优美而动人。当他用尽全身力量弹出最后一个音符时,听众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了。肖邦把手指从琴键上移开,擦去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慢慢从钢琴旁站起身来。这时,静穆的音乐厅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向肖邦袭来。过度的辛苦和兴奋,肖邦只觉眼前金花飞闪,一切都在晃动,人们连忙把他搀扶下去。音乐会的第二天,肖邦的病情就加重了:发烧,气喘,极度虚弱。给肖邦看病的医生感到这对

3、一个重肺病患者不是一个好兆头。而这时,正是一八四八年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之时。巴黎人民反对暴君、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烈火已熊熊点燃,肖邦躺在病床上,望着映在窗玻璃上的火光,倾听着远处枪炮轰鸣和大街上“自由万岁”的口号声。没过多久,革命的烈火已蔓延到整个欧洲,人们奔走相告:柏林革命了,维也纳革命了,意大利米兰人民赶走了奥地利侵略者。密茨凯维奇正在组织波兰军团。波兰的波兹南地区爆发了起义病弱的肖邦听到这些消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波兰祖国又有了希望。有的波兰同胞要回国去参加战斗了,肖邦感慨万分,不管医生怎样劝阻,他坚持要到车站上去为他的同胞送行。从车站回来,心情的激动、行动的劳累使他严重的肺病进一步恶化

4、了,他的心脏急剧地跳动,大口大口地喘息着。他在病痛中延缓了一年,一八四九年十月,三十八岁的“钢琴诗人”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取出十八年前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杯里保存了十八年的祖国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木上。他一生想念祖国,死了也要嗅着祖国泥土的芳香离去。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又把他的心脏装在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到波兰。赤子之心只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安息。肖邦的心脏被安置在华沙的圣十字大教堂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了波兰。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波兰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把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珍藏起来,使它免于遭受德国侵略者的破坏。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肖邦逝世

5、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肖邦的心脏又被庄严地迎回到古老的教堂里。肖邦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人民中间跳动,他的音乐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了世界人民。【音响资料】肖邦钢琴曲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完成习字册字词部分。2查字典理解有关的词语: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弥留之际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顺文中的长句,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在感受深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4.查找肖邦的相关资料。5.搜集赞美人的才华的成语5个。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6分钟) 1. 用心倾听。2.预设:激昂澎湃、催人奋进4. 预设:“我”不在祖国,但

6、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预习检测一:指名认读,齐读。预习检测二:悲愤欲绝:形容悲伤愤怒到了极点。绝,气息终止,死亡。与世长辞:指人去世。辞: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候。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 2自主学习。(5分钟)3展示。(5分钟)预设:主要内容: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第四板块:精读第一段(10分钟) 1.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 (1)预设答案: 瓜分:像切西瓜一样

7、地分割;深渊,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极深。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用朗读表现出来。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4分钟)第一板块:创设情景,导入课文1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播放肖邦的革命练习曲)2.听了之后,大家又有什么感受?3.你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写的吗?过渡: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板书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过渡: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能读通课文了吗?这篇课文有很多词语,不好读,考考大家? 预习检测一: 1词语(生字词) 肖邦 咏唱 一腔热

8、血 忧虑 蜡烛 巴黎维斯瓦河 深渊雾霭肺结核病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弥留之际预习检测二: 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过渡:字词句都学的那么轻松,那么这项作业肯定也难不倒大家了。2.任务驱动【学习单一】朗读课文,根据段意,将文章非为四段。被迫离开祖国、洒泪告别亲人、忘我音乐制作、把心带回祖国,“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请采用段意合并法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学时间:5分钟。3导学。小组推荐学生展示,用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第四板块:精读第一段 1出示学习单二: (1)默读第一段,思考: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2)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3)自学时间:4分

9、钟。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3导学。(提示:联系从书报、电影电视里了解到的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 介绍肖邦: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这该是多么悲愤! 指导朗读。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 完成一课一练第一至3题。作业设计1有感情、熟练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二自然段。 2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题。 3搜集关于肖邦爱国的故事。“学程导航”课时

10、教学计划主备: 施教日期2012年9月 日教学内容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教学资源【爱国诗句】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11、岳阳楼记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7.三十公民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8.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爱国名言】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2.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锋3.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4.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居里夫人5.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研究科学,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 巴甫洛夫预习设计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阅读一课一练P8“知识窗”。3.搜集爱国诗歌或名言,并适当地积累。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

12、板块:走进课文(2分钟)1学生听取教师的导入,并反复激情诵读课题。 3回顾第一自然段。第二板块:精读第二段(15分钟)1.自主学习(6分钟)2.合作探究(3分钟)3.展示(6分钟)预设:(1)文中告别的场景: 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2)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第三板块:精读第三段。(15分钟)预设:4.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7.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重读带点的词。8.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

13、行音乐创作第四板块:精读第四段 (6分钟)1.理解“弥留之际”。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至死不忘阻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4.预设: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整1 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您,努力做着一个赤子应该做的一切我生不能回到您的身边,死后也要长眠于您的怀抱3理解“与世长辞”分别比较肖邦就这样与世长辞了。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 9岁。两段文字在表达上的含义第五版块:拓展延伸。(2分钟)1.学生交流: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于谦石灰吟、陆游示儿朗读爱国诗句、名言。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第一板块:导入课文1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段。 3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难忘的。 第二板块:精读第二段1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1)默读第二段,文中写了哪几个告别场景。 (2)自由读关于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