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27567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子专列》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燕子专列教学设计安宁区万里小学 程荣一概述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

2、之间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2)学习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语。(3)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4)写一写自己对小姑娘贝蒂的心里话,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认识燕子遭遇的险境:恶劣气候导致饥寒交迫,濒临死亡。(2)通过研读重点句子、课堂拓展训练让、演练法让学生感受人们关爱燕子的真挚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喜爱小动物,对自然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难事,难的是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所以,在教学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品读感悟、朗读指导、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大胆质疑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瑞士的火车站,看到这样一幕:出示:在欧洲瑞士的一个火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侯鸟,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用专列送呢?这节课,让我们深入其中,去品味故事背后更动人的一幕。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

4、文的一二自然段,我们来一起回忆下燕子遇到了什么事情,哪位同学来说说 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上节课我们用三个自来总结燕子所处的困境。 板书(冷、饿、累) 学生朗读课文初读了课文,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接着学习课文的3 5 段。下面全班齐读35自然段,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时,不知不觉走进了课堂。老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质疑,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品读第三段师: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呼吁什么意思?(近义词:号召、感召。)如果换

5、成“命令”好不好?(呼吁更显亲切,让人听了心里舒服。)如果你是电视台的播音员,你会怎么呼吁呢?小组内先讨论一下,然后比一比看哪位播音员呼吁的力度最大。1、 四人一小组,交流.设计意图在感悟政府爱心的时候,围绕“呼吁”这个重点词语,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当一回播音员,并给以简单的提示,让他们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体验政府对燕子的关爱之情。(师出示课件: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读了这句话,哪个词最让你感动?(纷纷)说说你的体会.那你们有没有见过纷纷这种场面?让学生举例.学生品春寒料峭找出居民们寻找燕子时动作的词语(冒着

6、.顶者,踏着)从这三个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体会关键词语:“纷纷、料峭、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加深对居民爱心的领悟。尽管当时的天气非常恶劣,但人们还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去寻找燕子,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想象一下,都有谁走出了家门(青年、政府官员、孩子、警察)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身份的人,都冒着-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会到哪儿去寻找啊?所以你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寻找啊?你能用一个词来说吗?为了拯救燕子,这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都走出家门,不顾危险、放下工作,到处地找,这就是对燕子的爱。四、 品读第四段。老师这呢,还有一张照片,是一位在救护现场跟踪报道的记

7、者发回的。图中的小女孩是谁?贝蒂你能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的这幅照片的文字吗?谁来把这幅照片文字念给同学们听听?刚才听了她的朗读,小姑娘哪些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小贝蒂不在乎什么呀?(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师: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说明她非常的(生齐)寒冷。脸冻得通红,冷吗?手冻的僵硬,疼吗?可是小女孩对这些有在乎吗?(一点儿也不在乎)那么,让我们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小女孩还不在乎什么?为什么?能说说(她不在乎 (手是否冻僵、脸是否冻得通红、雪有多大、路是否难走、肚子是否饥饿、人是否疲劳)不顾这一切的一切的贝蒂在乎是什么?(出示文字:她在乎的是:(燕子的安危、生命)因为: ,( 贝

8、蒂爱燕子、贝蒂知道燕子也有生命,贝蒂为了燕子可以不顾自己,贝蒂知道多一分钟就多挽救一条生命小小的贝蒂不在乎天有多冷,不在乎路有多险,不在乎肚子有多饿,不在乎人有多累,更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危险,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她在乎那些小燕子,她的心中牵挂着燕子,对燕子充满了关爱。这样的小女孩可敬吗?这样的小女孩会令人感动吗?同学们,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她的敬意吧!同学朗读这一段。4、就这样燕子在瑞士遭遇了麻烦,也在瑞士得到救护,带有空调的燕子专列“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这就是文章结尾那一幕。当它在大地上行驶的时候,它会牵动多少人的目光,震撼多少人的心灵啊!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为它送行好吗?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

9、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升华博爱之情假如你就是车厢中一只曾经被居民或贝蒂救护的燕子,在即将告别人们的时候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并念一念你写的话。设计意图这里安排写的训练,为学生抒发情感搭建了平台,情动辞发,感情自然流露,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的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以师生、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共奏出一曲“爱”的赞歌。5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再来看课前的问题,为什么要用专列运输燕子呢?(学生总结)(板书:爱)是啊,人间处处是真情,这种真情同样毫无保留的在人与动物间传送着,燕子带着一份无限的感恩之情回到了自己的家,而这份情感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四、激情结课,升华爱

10、心:想象着燕子告别时的话语,瑞士政府和人民救护燕子的故事再次浮现于眼前,那么你打算今后怎样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呢?其实,为了保护鸟类,维护生态平衡,很多人都做出了贡献,曾经有一个小姑娘为了救一只丹顶鹤,永远留在了芦苇坡。听过这个故事吗?本文也和这个故事一样感人,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课文,让我们在这个真实的故事中再次体会人与动物间这份美好的感情。教师总结本课设计意图突出“爱”的主题,可谓水到渠成,相信爱如涓涓细流在孩子的心里流淌。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 用学生的活 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课件出示图例课件展示丹顶鹤的课件和文字课件展示课件和文字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复习导入大胆质疑导入新课疑导入新课学生自

11、读课文品读课文结束开始情境再现,再次体会怜爱之情。师启发学生层层研读,感悟关爱之情学生交流品读课文拓展延伸,升华博爱之情学生交流品读课文教师激情结课升华爱心爱心爱心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如何被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课题成果及评价工具的结合点评价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课前评价活动课前预习课文自我评价评价学生学习态度运用评价语言。了解课文内容过程评价活动步骤一故意出错引起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质疑把质疑能力列入评价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兴趣步骤二联系上下文抓主关键词理解句子在比较

12、评价中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评价学生对词义理解的学习效果从关键词中加深对句义的理解步骤三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组内交流相互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会句子之间的联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步骤四学习青年的优秀品质学生对人物的评价,升华感情对课文中人物的赞叹从青年身上得到启发步骤五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师生评价,关注发展回顾全文,总结写法学习作者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课后评价活动活动填写自我评价表(见附表2)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积累实践经验。学生使用自我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自我评价、反思的习惯,注重字词积累,总结经验,以利提高。评价表学号姓名评价内容学生自评教师总评

13、听说读写综合学习八、帮助和总结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爱护环境为专题的一组课文中的其中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和谐之情。这篇文章叙述平实,语言浅显。教学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学习本课时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之中不断增强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这一环保意识。针对三年级教材特点,着重借助对“料峭”、“纷纷”、“一点不在乎”三个重点词语的理解组织

14、教学。通过多种理解词语方法的渗透,经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训练,包孕着丰厚的情感、丰富的内涵,实现语言训练立体化,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将语言的理解、感受、积累和运用融为一体。在这节课的最后,根据课文内容,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这个小练笔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表达真情实感。学生通过参与这一语言实践活动,不仅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课文语言的内化,还为学生交流体会,抒发情感搭建了平台,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学始终是一门比较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也有诸多的遗憾之处。例如:在这堂课中,我自己的感情充沛进入角色较快,而学生进入情境较慢,与教师的情感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中多关注一下学生,真正达到学生、教师、文本情感融为一体。而我在上课时有时候考虑的只是自己的预设教案,没有关注到课堂生成的精彩。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课堂上生成的情景,来推动教学的进程。如果学生素质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在读好课文的前提下,有效地穿插在课前、课中、课后一些拓展阅读。让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一点,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教学时做到重整合,重自学,重指导,重运用。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