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5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275557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5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5篇 课题: 熟悉厘米 用厘米量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熟悉刻度尺。 2、 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熟悉。 3、 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拟短的物体的长度,把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 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力量,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纳活动的方式进展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观看、思索、沟通的根底上熟悉厘米。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拟抽象,因此,课中安排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2、、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忙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晰地熟悉、理解1立尼毕竟有多长。 一、 学前导学 1、前置作业: 你观察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预备一把尺子,观看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提醒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很多不便利,也不精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索 解决问题 一、熟悉直尺 1、小组沟通:你观察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预备一把尺子,观看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汇报 二.熟悉长度单位“厘米”

3、,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看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师生探究 合

4、作沟通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争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预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 三、自我

5、检测 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 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下量。 四、变式练习 1.假如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图填空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借助一样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依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2、经受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教

6、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洁。 教学难点: 能正确娴熟地进展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预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爱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特别奇妙,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蔽着许多数学学问呢,我们今日就来一起讨论隐蔽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看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 师:从舞台上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沟通自己的发觉。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沟通依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依据提出的问题列

7、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索:魔术师假如变得串数更多呢?比方8串呢? 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教师有意写成9个5相加。 学生发觉教师的错误后帮忙找出写错的缘由。 师:那我们能不能想一种新写法,既能让人看懂是8个5相加,写起来又不易出错比拟简便呢? 4、小组合作沟通,制造数学符号。 学生独立思索,然后在小组内沟通。 全班沟通。 学生叙述自己制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来比拟每种写法的优点。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8、 熟悉乘法各局部的名称、意义和读法。 引导学生观看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沟通。 师生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一样加数,另一个因数是一样加数的个数。 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 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 三、练习拓展,稳固新知。 练习1:依据魔术师的表演把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出乘法算式。 练习2:查找生活中的乘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 教学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乘法的初步熟悉已经学

9、完,也为学生作了相应的检测,总体来说还可以,但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比方,有很多同学对乘法的意义理解还不透彻,如7个6相加,有些同学列式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学列式为88。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题目解决不够好。 (1)一星期有7天,3个星期有( )天。 (2)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6小时,一周(过双休)在校学习时间大约是( )小时。 这两个题目可以说是拔高的题目,仍有大局部的同学做对了,但也有教师讲解完还是 不明白的同学,还需多进展生活实践类题目的指导。 二年级德育数学教学教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

10、。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经受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和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除法。 2. 使同学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考虑的水平和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 3. 使同学在参加学习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育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意识,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杨教师在南京城内看到许多这样的卡通画,(出示十运会吉利物“金麟”)你们知道它是谁? 师:今日这节课,让我们跟着“金麟”再来回忆一下十运会的精彩局面,好不好?(电脑播放十运会电视节目片头录像) 师:“金麟”想出几道口算题

11、,考考我们班的同学,你们情愿吗? 生:情愿。 师:请同学们留意看题,知道答案的不用举手可以直接答复。 逐题出示下面的口算,同学口答。 40 2 = 18 6 = 200 4 = 42 2 = 80 4 = 75 3 = 其中80 4,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同学口算75 3时,速度明显变慢了。 师:有点难吧,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用笔算的方法再算一遍。(同学计算) 反应时,在实物展现台上展现同学的作业。并提问:先算几除以几?商“2”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余下的“1”怎么办?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教学第一道例题。 (1)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师:“金麟”对大家的表示特别满足,接下来请看

12、“金麟”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场竞赛。(播放游泳竞赛视频) 师:这是游泳接力赛,参加竞赛的每个队有4名队员组成,他们共游了800米。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平均每人游了多少米? 师:你会列式吗? 同学列式,教师板书。 (2) 在沟通中把握方法。 师:这道题你会口算吗?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同学在同桌间沟通自身的算法。 师:谁情愿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同学口答,电脑出示相应的口算方法。 由于200 4 = 800, 所以800 4 = 200; 8个百除以4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 由于8 4 = 2,所以800 4 = 200。 师:大家真会动脑

13、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通过刚刚的口算,我们知道,平均每人游了200米。其实这个竞赛工程的名称就叫4乘200米自由泳接力。 (3) 在练习中稳固算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这里有四组口算题,我们先看第一组题,能用你喜爱的方法算出结果吗?(同学口答) 师:后面的几组题你会口算吗?(同学口答) 师:你有什么发觉呢?小声地说给同桌听一听。 先让同学在同桌间沟通自身的想法,然后集体沟通。 2. 教学其次道例题。 (1) 创设情境。 师:课前,“金麟”告知杨教师一条信息:十运会期间,南京有一所学校,特地组织了986名同学集体观看了竞赛,他们平均分坐在红、黄2个区内。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平均每个区坐了多少名同学? 师:你会列式吗?(依据同学答复,板书:986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