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伟2010年司法考试大纲三色显示增删情况对比.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27474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187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建伟2010年司法考试大纲三色显示增删情况对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李建伟2010年司法考试大纲三色显示增删情况对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李建伟2010年司法考试大纲三色显示增删情况对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李建伟2010年司法考试大纲三色显示增删情况对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李建伟2010年司法考试大纲三色显示增删情况对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建伟2010年司法考试大纲三色显示增删情况对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建伟2010年司法考试大纲三色显示增删情况对比.doc(1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司法考试大纲增删情况对比 众合学校 李建伟等整理增删情况对比说明:红色是10年增添的内容蓝色是删除的内容绿色是修改的内容 黑色是一致的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了解:法治,法治理念,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四次重大创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提出。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三者统一的重大意义“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的重大意义。熟悉并能够运用:“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

2、及其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 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实例。考试内容: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法治 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政治性 人民性 科学性 开放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

3、本质属性“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及其内在关系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理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

4、的 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熟悉并能够运用:“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内在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分析和评价有关 案例、实例。考试内容:第一节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 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第三节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第四节 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第五节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了解:社会主

5、义法治理念基本要求的内容。理解: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熟悉并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立法、司法工作,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实例。考试内容:第一节 健全完善立法健全完善立法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法制统一 体系 完备)第二节 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合法 合理 高效便民 权责统一 政务公开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第三节 严格公正司法严格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维护司法公正 提高司法效率 树立司法权威 发扬司法民主)第四节 其他基本要求加强制约监督 自觉诚信守法 繁荣法学事业 实施正确领导法理学第一章 法的本体基本要求: 了解:法的概念的争议,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

6、基本观点,法的定义,法的价值的含义,法律规则的含义、逻辑结构,法律原则的概念与种类,法 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法的渊源的含义,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的含义,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法的效力的含义, 法律关系的含义,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含义与种类,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法律事实的含义,法律责任的含义,法律责任的免除条件,法律制裁的含 义。理解:法的特征,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法的局限性,法的价值的种类(秩序、自由、正义),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法律规则与语言的关系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 别,法律规则的种类,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法律规则与法律

7、原则的适用,权利与义务的分类及相互关系,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正式的法的 渊源的效力原则(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位阶出现交叉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公法、社会法与私法 的含义与区别,研究法律体系的意义,法的效力根据,法的对人效力原则,法的空间效力,法的生效时间与失效时间及溯及力,法律关系的特征与种类,权利能力与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的特点,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责任的竞合,归责原则。熟悉并能够运用:法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考试内容:第一节 法的

8、概念法的概念的争议 法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法的特征(规范性 国家意志性 普遍性 强制性 程序性 可诉性) 法的作用(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法的局限性)第二节 法的价值法的价值的含义 法的价值的种类(秩序 自由 正义) 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第三节 法的要素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含义 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 法律规则的分类) 法律原则(法律原则的含义、种类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 权利与义务(权利、义务的含义、分类及相互关系)第四节 法的渊源法的渊源的概念(法的渊源的含义) 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宪法 法

9、律 行政法规 行政 规章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位阶出现交叉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判例 政策 习惯)第五节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法律部门的含义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公法、社会法与私法的含义与区别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含义 研究法律体系的意义)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我国主要法律部门) 第六节 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的含义 法的效力的根据 法的效力范围 法对人的效力(法对人的效力原则) 法的空间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法的生效时间 法终止生效的时间 法的溯及力) 第七

10、节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法律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关系的种类) 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和种类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和种类)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第八节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的含义 法律责任的特点 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义务的关系) 法律责任的竞合归责与免责(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 法律制裁(法律制裁的含义) 第二章 法的运行 基本要求: 了解:立法和立法权限,执法的含义,司法的含义,守法的含义与构成,法律监督的含义与构成,法律

11、监督的体系,法律适用的步骤,法律推理的含 义,法律解释的含义。 理解:立法与法治,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民主立法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立法程序 (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执法的特点,司法的特点,法律适用的目标,法律推理的特征,法律解释的特征,法律解释 方法的位阶。 熟悉并能够运用:执法的基本原则,执法与司法的区别,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演绎法律推理,归纳法律推理,类比法律推理,设证法律推理,语义解释,立法者目的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客观目的解释,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分析

12、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立法 立法和立法体制(立法权限 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 立法原则(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 民主立法原则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立法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审议 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法律的公布) 第二节 法的实施 执法(执法的含义 执法的特点 执法的基本原则) 司法(司法的含义 司法的特点及其与执法的区别 当代中国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守法(守法的含义与构成) 法律监督(法律监督的含义和构成) 法律监督体系(国家法律监督体系 社会法律监督体系) 第三节 法适用的一般原理 法适用的目标(可预测性与正当性) 法律适

13、用的步骤(确认事实 寻找法律规范 推导法律决定) 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 第四节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点) 演绎法律推理 归纳法律推理 类比法律推理设证法律推理 第五节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 法律解释的种类) 法律解释的 方法(语义解释 立法者目的解释 历史解释 体系解释 客观目的解释) 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第三章 法的演进 基本要求: 了解: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法产生的根源,法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法的现代化的类型,法治国家的含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理解: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法

14、产生的一般规律,法的历史类型的含义,法的传统的含义,法律文化的含义,法律意识的含义,法的现代化的含义,法治的含义,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的继承的含义与根据,法的移植的含义,法系的含义,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含义与区别,法的现代化的动力来源,当代中国法治现 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法产生的过程与标志(法产生的根源 法产生的主要标志 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 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法的发展 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 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法的继承的含

15、义与根据 法的移植的含义) 第三节 法的传统 法的传统的含义 法律文化的含义 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含义与结构) 法系(法系的含义 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含义与区别) 第四节 法的现代化 法的现代化(法的现代化的含义 法的现代化的动力来源 法的现代化的类型) 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 第五节 法治理论 法治(法治的含义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法治国家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含义 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第四章 法与社会 基本要求: 了解:法与政策的联系,法与政策的区别,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 理解:法与和谐社会,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法与道德的联系,法与宗教的相互关系,法与人权的一般关系。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