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27260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营上小学 李自恩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叶圣陶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品以及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文品。 3、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教学重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稳重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感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第一课 时 一、迁移导入 师:板书课题。还记得爬山虎的脚吗?记得它是谁写的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爬山虎有关,而且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就是

2、叶圣陶爷爷。揭题 简要介绍叶圣陶和肖复兴。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的要求: (1) 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2)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遇到难读的字、词或者句子,请多读几遍,争取读通,读流利。 2、理清脉络,巩固生字生词(1)通过自由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讲一讲课文最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2)指名朗读“修改作文”的部分和“做客”的部分。 学生点评。 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新词。 3、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新词放进课文中再读一读,看一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加流利了。 读的时候,请做一件事情,用直线画出“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再用波浪线画出“看到批改过的作文时,我有什么感受”。

3、 (出示自由读的要求) 好,现在开始。 (1)学生汇报,读叶圣陶爷爷批改作文的语句。 (2)(出示修改原稿) 现在你们就是作者肖复兴,你们把作文交给大作家叶圣陶爷爷修改,当你们看到叶圣陶爷爷这么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叶圣陶爷爷是一位怎样的人? (叶圣陶爷爷认真、平和、温暖、不摆架子) 讲得真好,那么作者看到自己被修改的作文后有什么反应,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得和你们一样吗? 读描述作者感受的语句。 4、出示会写的生字,讲一讲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的,大家互相帮助,提提建议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在写字本上写一写这些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

4、书课题) 学生齐读。 上节课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为我批改作业,请我到家做客) 二、提出中心问题,围绕问题学习。 1、现在再看课题,谁冒出问题了? (课文是写景状物,为什么要以爬山虎为题?) 是啊,这真是个好问题!黄老师在课题后面加上一个问号。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首先请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2、谁找出来了?找出来的请举手!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段话。 3、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爬山虎十分美丽,显眼) 4、比较两处爬山虎的描写,你有什么发现?(找不同点)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时间光线不一样) 6

5、、作者两次见到爬山虎,都有不同的描写,这些不同仅仅是光线造成的吗?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610自然段,把这两段话放进课文中,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好好体会当时的情形 三、细读课文第6-9自然段 1、(1)作者听说叶老先生要请他到家里做客时,有什么反应? 请读出课文里的句子作为回答。 (2)你为什么会感到意外? (3)你能不能读出你的意外呢? (4)谁还想意外一下? 指名读,齐读 2、(1)虽然意外,但我还是接受了叶老先生的邀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作者在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以前会有怎样的心情? (2)是啊,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作者走进了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他就看见了我们一起来读! (3)孩子

6、们,这可不是普通的爬山虎啊,还记得叶老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吗?那里面写的就是这院墙上绿绿的爬山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的片断。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爬山虎美吗? 作者也曾经读过爬山虎的脚,对爬山虎的美丽同样印象深刻,此时此刻,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会面而紧张、兴奋、不安,突然看到熟悉的爬山虎,大家想想,他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 带着这变化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一段话,谁能来给大家做个示范? 指名读,齐读 、(1)爬山虎与作者的初次会面是美好的,那么作者与叶老先生的会面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请读出课文中的句子作为回答。 (2)看到这样的会面场景,你有什么感受? 你们的感受也正是作者的感受啊!大家可以翻到课文

7、的第一部分看一看,作者在没有与叶老先生见面以前,就已经觉得他是那么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那么现在呢?作者觉得叶老先生更加亲切,更加温暖了! (3)正如课文里写的叶老先生“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我已经全身心投入到这场融洽的交谈中,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这时候我看到了一起读。 (4)比起刚进里院见到的爬山虎,这一次你对爬山虎又有了什么新的感觉? 是啊,爬山虎更美了,更绿了,更虎虎有生气了。这是因为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的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所以 两处爬山虎的不同,还是因为作者心情的改变 (5)带着新的感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8、这一段话。 自己练,指名读,齐读。 、(1)这时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深深印刻进作者的心底,不仅仅是这样,更有价值的是,岁的我还模模糊糊懂得了一个道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聪明的孩子们,岁的作者模模糊糊懂得的道理,你们清清楚楚地懂得了吗? (2)叶老先生用自己认真的写作态度、高尚的人格获得了作者的尊敬,他的认真、亲切、质朴、期待激励着作者不断成长,二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岁少年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但他永远也忘不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起读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为什么爬山虎总是绿着?是的,叶老先生“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已经包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9、,叶老先生就是我心中的爬山虎,看道爬山虎就会想起叶老先生,想起叶老先生也就会想起爬山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 、多么令人难忘的一次会面,带着对叶老先生的无限怀念和无比尊重,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现在谁能够来擦去这个问号了? 四、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拿出纸笔来写一写,可以对叶老先生说,可以对作者说,也可以读自己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可见,充分利用好教材是多么的重要。如何有效读写结合,从中形成一种密切联系实际、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扎实

10、学风?如何使学生切实从精彩的“文本”中受益,灵活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如何通过读写演练,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享的一道精神美餐?结合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的课题研究,执教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回顾进行课题研究的教学实际,我认真进行了反思。 一.借助文本,灵活挖掘说话训练空间。 新课程标准中明显地提出了中段习作的目标: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由于文本的内容的吻合,借叶老先生给肖复兴修改习作的事,教学中正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修改习作。借助文本的第四段,对照叶老先生修改的原稿,让学生领会修改习作的改、添、移、断、评等方法,并

11、指导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修改作文的练习中。使学生从叶老先生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从叶老先生的评语中感悟作文的方法。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叶老到先生的人品,在教学中,我也紧扣文本设计了几处促进写作的 说话训练: 1、肖复兴为叶老的修改而愣住时,我设计了透过这圈圈、钩钩、无数的直线、曲线,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的翅膀,想象叶老当时连续给20个孩子这样认真地批改作文的情景:夜深了,年已七旬的叶老坐在窗前认真地为我们批改作文,他 2、当学生理解到叶老不仅为肖复兴改作文,而且进行了细心到位的评价时,我设计了置换说话:肖复兴的作文之所以 ,是因为 和 。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白写好作文的两大秘诀。 3、理解了“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了含义之后,我又设计了拓展说话:如果你是文中的肖复兴,你会对叶老讲什么话呢?如果叶老今天还健在,看到肖复兴这样的文章,他会怎么说? 通过这样紧扣文本的说话设计,让学生层层深入,不断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和叶圣陶爷爷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在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并以说、写的方式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听、说、写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紧紧围绕阅读文本,达到以听促读、以说促读、以写促读的目的,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说话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