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常用三角恒等变换技巧(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272250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常用三角恒等变换技巧(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常用三角恒等变换技巧(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常用三角恒等变换技巧(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常用三角恒等变换技巧(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常用三角恒等变换技巧(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常用三角恒等变换技巧(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常用三角恒等变换技巧(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三角恒等变换技巧解答三角函数问题,几乎都要通过恒等变换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隐性问题明朗化。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很多,主要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和、差、倍、半角公式”、“辅助角公式(化一公式)”等,这些公式间一般都存在三种差异,如角的差异、函数名的差异和运算种类的差异,只有灵活有序地整合使用这些公式,消除差异、化异为同,才能得心应手地解决问题,这是三角问题的特点。下面从九个方面解读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一、“角变换”技巧角变换的基本思想是,观察发现问题中出现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把“未知角”分解成“已知角”的“和、差、倍、半角”,然后运用相应的公式求解。例1 已知,求的

2、值。【分析】考虑到“已知角”是,而“未知角”是和,注意到,可直接运用相关公式求出和。【简解】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从而,. 原式=.【反思】(1)若先计算出,则在计算时,要注意符号的选取;(2)本题的另一种自然的思路是,从已知出发,用和角公式展开,结合“平方关系”通过解二元二次方程组求出和. 但很繁琐,易出现计算错误;(3)本题也可由,运用诱导公式和倍角公式求出。例2 已知,其中,求证:【分析】所给条件中出现的“已知角”是与,涉及的“未知角”是与,将三个角比较分析发现,把“未知”角转化为两个“已知”角的代数和,然后用相关公式求解。【简证】【反思】(1)以上除了用到了关键的角变换技巧以外,还

3、用到了“弦化切”技巧.;(2)本题也可由已知直接求出与的关系,但与目标相差甚远,一是函数名称不同,二是角不同,所以较为困难;(3)善于发现所求的三角函数的角与已知条件的角的联系,是有效进行角变换的前提。常用的角变换关系还有: ,等.二、“名变换”技巧名变换是为了减少函数名称或统一函数而实施的变换,需要进行名变换的问题常常有明显的特征,如已知条件中弦、切交互呈现时,最常见的做法是“切弦互化”,但实际上,诱导公式、倍角公式,平方关系也能进行名变换。例1 已知向量,求的定义域和值域;【分析】易知,这是一个“切弦共存”且“单、倍角共在”的式子,因此既要通过“切化弦”减少函数名称,又要用倍角公式来统一角

4、,使函数式更简明。【简解】 由得, 所以,.的定义域是,值域是.【反思】本题也可以利用万能置换公式先进行“弦化切”,变形后再进行“切化弦”求解.例2 已知都是锐角,且,求的值。 【分析】已知条件中,等式的右边是分式,符合和差解的正切公式特征,可考虑“弦化切”,另一方面,若是“切化弦”,则很快出现待求式,与目标很近.【简解1】显然时,因为都是锐角,所以,所以,.【简解2】由得,设,则,所以,即.【反思】简解1说明当分子分母都是同角的正弦、余弦的齐次式时,很容易“弦化切”;简解2很巧妙,其基本思想是整体换元后利用平方关系消元.三、“常数变换”技巧在三角恒等变形过程中,有时需将问题中的常数写成某个三

5、角函数值或式,以利于完善式子结构,运用相关公式求解,如 ,等.例1 (1)求证: ;(2)化简:.【分析】第(1)小题运用和把分子、分母都变成齐次式后进行转化;第(2)小题实际上是把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的代数和化为熟悉的的形式,有利于系统研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简解】(1)左边=.(2)原式=【反思】“1”的变换应用是很多的,如万能置换公式的推导,实际上是利用了把整式化成分式后进行的,又如例4中,也是利用了,把分式变成了整式.四、 “边角互化”技巧解三角形时,边角交互呈现,用正、余弦定理把复杂的边角关系或统一成边,运用代数运算方法求解,或统一成角,运用三角变换求解.例 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

6、且2a sinA = (2b+c) sinB + (2c+b) sinC,(1)求角的大小;(2)若,证明是等腰三角形.【分析】本题的条件集三角形的六元素于一身,看似复杂,但等式是关于三边长和三个角的正弦的齐次式,所以可用正弦定理把“角”化为边或把边化为“角”来求解。【简解】(1)(角化边)由正弦定理得, ,整理得,所以,因为,所以.(2)法一:(边化角)由已知和正弦定理得, 即,从而, 又,所以.所以,是等腰三角形.法二:由(1)知,代入得,所以,所以,是等腰三角形.【反思】第(1)小题“化角为边”后,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边的二次齐次式,符合余弦定理的结构,第(2)小题的法一之所以“化边为角”,

7、是因为不易把条件化为边的关系,而把条件转化为边的关系却很容易;法二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后统一角,再利用“化一公式”简化方程.五、“升降幂变换”技巧当所给条件出现根式时,常用升幂公式去根号,当所给条件出现正、余弦的平方时,常用“降幂”技巧,常见的公式有:,可以看出,从左至右是“幂升角变半”,而从右至左则是“幂降角变倍”.例1 化简:【分析】含有根号,需“升幂”去根号.【简解】原式= =因为,所以,所以,原式.例2 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析】函数式中第一项是正弦的平方,若“降幂”后“角变倍”,与第二项的角一致.【简解】 又,即,【反思】以上两例表明,“升降幂技巧”仅仅是解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8、只有有效地整合各种技巧与方法才能顺利地解题。如例7中用到了常数“变换技巧”,例8中用到了“辅助角”变换技巧.六、 “公式变用”技巧几乎所有公式都能变形用或逆向用,如,等,实际上,“常数变换”技巧与“升降幂”技巧等也是一种公式变用或逆用技巧. 例1 求值:(1);(2)。【分析】第(1)小题中,除是特殊角外,其他角成倍角,于是考虑使用倍角公式;第(2)小题中两角差为,而是两角差的正切值,所以与两角差的正切公式有关。【简解】(1)原式。(2)原式。【反思】第(1)小题的一般性结论是: .例2 求证:。【分析】左边通项是两角正切的积,且两角差为定值,而在正切的和、差角公式中出现了两角正切的积,可尝试

9、.【简证】因为, 所以,左边=【反思】这里通过“角变换”和公式变形得出裂项公式,然后累加消项,这也是数列求和的一种常见技巧.七、“辅助角变换”技巧通常把叫做辅助角公式(也叫化一公式),其作用是把同角的正弦、余弦的代数和化为的形式,来研究其图象与性质. 尤其是当,时,要熟记其变换式,如,等.例 求函数的值域.【分析】初看此题,似无从下手,若把分式变成整式,就出现了,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建立关于y的不等式.【简解】由得,所以,从而,其中辅助角由,决定. 所以,由解得.【反思】(1)解答本题的方法很多,比较多用的方法是类比斜率计算公式,把问题转化为直线斜率问题,也有用万能置换后,转化为分式函数求

10、解的.(2)辅助角公式的形成,也可以看成是“常数变换”的结果. 事实上,=,可设,再进行“切化弦”变换,就得到了“化一公式”.八、 “换元变换”技巧有些函数,式子里同时出现(或)与,这时,可设(或),则(或),把三角函数转化为熟悉的函数来求解.例1 求函数的值域【分析】同时出现与时,可用.【简解】设,因为,所以,又由得,所以, 由得,.【反思】(1)本题若不换元,则需要用到“添、凑、配”技巧,而怎样进行“添、凑、配”,则是因题而异,无明显特征.;(2)引进“新元”后,一定要说明“新元”的取值范围;(3)平方关系的变式应用广泛,如在解答命题“已知,是方程的两根,求的值”时,关键步骤是在运用韦达定

11、理后,利用变式消元后求解。例2 求证:。【分析】所证等式中每个分式与两角差的正切相似,而所证等式与三角形中的结论相似,从而尝试换元,利用三角知识证代数问题。【简解】设,因为,所以,变形整理得所以,即,【反思】本题解法也体现了类比思维的作用,若用常规方法处理,则运算十分繁琐.九、 “万能置换”技巧“万能置换”技巧,实际从属于“名变换”技巧,其特征是用半角的正切值表示原角的正弦、余弦与正切.例 讨论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析】本题可通过求导或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但类比函数式的结构与万能置换公式相同,于是问题得到转化.【简解】设,则,当且仅当也就是时,当且仅当也就是时,.【反思】(1)当问题条件中出现单角的正切与倍角三角函数问题时,可考虑使用万能置换公式;(2)运用万能置换技巧既可以把代数问题转化成三角函数问题,也可以把三角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如例11中,可设,则,即,然后可用判别式法求解.最后还要指出,这里介绍的所谓技巧只是解决问题时关键步骤的一种特定的做法,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常常伴随着几种技巧的综合运用,所以,只有准确理解三角公式的内在关系及其基本功能,善于发现问题中角、名、结构的差异,准确地选择转换策略,化异为同,才能准确有效地运用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