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节海岸地貌.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27187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节海岸地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节海岸地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节海岸地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节海岸地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节海岸地貌.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海岸地貌一、海岸的类型1、基岩质海岸2、沙质海岸3、淤泥质海岸4、生物海岸二、海洋的地质作用(一)、海水的运动1、 海浪海岸带的水情比较复杂。(图1、2)图1:海岸带浅水区波浪的变化图2:a拍岸浪 b沿岸流 c底流示意图2、潮汐3、洋流(二)、海水的地质作用1、海水的侵蚀作用 海浪对海岸的侵蚀,首先是波浪对海岸的直接冲击,即冲蚀作用。波浪以巨大的能量冲击海岸时,水体本身的压力和被其压缩的空气对海岸产生强烈的破坏力,这种作用力通常能够达到37t/m2,最高可达60t/m2。 海浪的冲蚀作用对于由松软岩石或者岩石虽坚硬,但节理教发育的岩石组成的海岸,侵蚀非常显著。尤其当波浪水体夹带岩块或砾

2、石时产生磨蚀作用,其侵蚀能力更大。 潮汐在开阔的海岸带附近,仅起助长海浪的破坏作用。涨潮时,汹涌的潮水大大助长了拍岸浪的侵蚀力;退潮时又将大量的松散物带走,使海岸基岩裸露,有利于海浪的进一步侵蚀。另外,由于涨、落潮,海浪的剥蚀范围和深度加大。 海水溶解岩石、矿物的能力比淡水强。海水不仅对碳酸盐、硫酸盐和卤化物等岩石有很强的溶蚀能力,而且对玄武岩、正长岩、角闪岩、黑曜岩等岩石也都有很强的溶蚀能力,一般比淡水大314倍。2、海水的搬运作用 海水的搬运方式分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海浪,特别是拍岸浪具有极强的搬运能力,可把海底的沙砾带至岸边;底流又将岸边的沙砾带入海中;沿岸流将泥沙沿海岸方向搬运。搬运的

3、方式取决于水动力条件,呈推移、跃移和悬移等方式。在机械搬运过程中,一方面对海岸和海底进行磨蚀,同时这些岩石碎屑又不断地破碎、磨圆;另一方面,海浪的动能随海水的加深而变小,导致了机械沉积作用,使沉积物的分选性加大。而且由于海浪的往返搬运,使沉积物反复地磨圆和分选,沉积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很高。3、海水的沉积作用 海洋除海岸附近和外海的表层水体外,绝大部分海域的水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此,除海岸带以剥蚀作用为主外,广大海域以沉积作用为主。(1)、海岸带沉积 现代的海岸带由陆地向海洋可分为滨海陆地(潮上带)、海滩(潮间带)、水下岸坡(潮下带)三部分。潮间带是高、低潮线之间的地带。此带的海水运

4、动很激烈,除一些硬壳贝类生物外,其他生物不易在此带生存,水中的溶解物质不易达到过饱和,已沉淀的化学物质也不易保存。由于此带海蚀作用强烈,可形成大量的碎屑物,同时可直接接纳河流搬来的大量碎屑物。因此,潮间带以机械沉积为主。(图3)图3:海岸带的划分(2)、浅海沉积 浅海沉积包括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3)、潟(xi)湖沉积由沙坝、沙嘴或滨岸堤等与海洋隔离开来的海滨浅海湾,称为潟湖。(杭州西湖即由杭州湾)潟湖形成,由于西湖三面环山,重要的是宝石山和吴山成为两大岬角,由此两大岬角向外沿伸形成沙坝(在少年宫圣塘闸一带复合。又,公元822年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使时所修的钱塘湖堤,即真正的“白堤”也

5、在此。现在的白堤很多学者认为修于宋代初期)。三、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一般分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一)、海蚀地貌海蚀地貌主要是在海浪作用下形成的,在基岩海岸带最明显。基岩海岸的水深大,外来的海浪能直接到达海岸边,形成拍岸浪,将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对岩壁的冲击上;磨蚀作用加快了海蚀作用的速度;海水的溶蚀作用大于淡水。海岸主要经过上述作用形成各种海蚀地貌。(图4)1、海蚀崖2、海蚀台3、海蚀穴4、海蚀桥5、海蚀柱图4:海蚀地貌形态(据E. Raisz)N 海蚀穴;R海蚀崖;P 海蚀台;A 海蚀拱桥;S 海蚀柱;T 水下堆积阶地(二)、海积地貌 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波浪推动下进行运动,并在一定条件下堆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1、沙质为主的宽展海滩2、沙坝、沙嘴与潟湖3、大河入海口泥沙堆积江心岛堆积江心岛的泥沙主要又受潮汐的顶推作用而形成。如长江口崇明岛。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