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全】-考试必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27155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全】-考试必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全】-考试必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全】-考试必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全】-考试必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全】-考试必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全】-考试必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全】-考试必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否已过时?为什么?(Y)答案:马克思主义的探讨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 转变为社会主义以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 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行分割 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缘由:1.马克思主义仍是当今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是我 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3、学习马克思主义是高校生成才,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须要。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 史上的宏大

2、变革?(Y)答案: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何者第一性的 问题。其次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相识 现实世界的问题,也就是相识论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因为它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 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的统一。3、如何理解确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人一次也不行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对 吗?确定相对静止有何意义?(Y)答案: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确定的;静止总是短暂的和有条 件的,因而相对的。(2)对静止中有确定运动的一面;处于确定运动中的事物 都有相对

3、静止的一面。不对,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意义:第一、静止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条件。其次、静止是人们相识事物的首要 条件。第三、静止是确定运动的度量标尺。4、如何理解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必定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 系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Y)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 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 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 否定规律以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 匙”必定性和偶然性

4、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定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 后隐藏着必定性,偶然性为必定性开拓道路。所以必需重视事物发展的必定性, 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行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擅长从偶然中发觉 必定性,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基本观点:否定是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 事物的产生5、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问什么说人口确定论和物理环境确定论是错 误的?(Y)答案:物质基础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不能起确定性作用:首先,人口状况不能确定社会制 度的性质。其次,人口状况不能确定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必需通过物质生产,因而必定要受

5、到物质生产的制约。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确定性作用,因为:首先,地理环境不能确 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确 定的。其次,地理环境不能确定社会制度的变更。再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6、简述实践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Y)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 的。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7、实践和相识的关系是怎样的?相识的客体就是客观世界对吗?问什么?(Y)实践是相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相识的须要,实践为相识供应了可能,实 践使相识得

6、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 相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相识依靠于 实践,离开实践的相识是根本不行能的。相识的客体就是客观世界时不对的,客体与客观的区分是:客体是人的活动指向的客观对象,并非一切客观事物; 而客观则泛指意识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客体包括精神客体,而客 观作为与物质同等的概念则不包括精神的东西。二者的联系在于,一切客观事 物都可能成为客体,客体具有客观性。8、相识的本质是什么?感性相识和理性相识有着怎样的辩证关系?(Y)相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相识和理性相识是 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感性相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相识到 理性相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9、真理的检验标准是什么?问什么?(Y)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确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与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 真理就要把主观相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比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 真理。可见,检验相识真理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 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一一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 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干脆实现性的特点。

8、实 践的干脆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 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1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Y)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 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的反映,并反作用与社会存在。1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与相应原理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Y)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 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冲突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途、方针和政策的重 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需自觉地相识和把握这一规律,

9、吧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途、方针和政策的动身 点和归宿。1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有哪些?分析科学乐观主义和科学悲观主义的异同。理解:A科学技术上的独创创建,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 养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B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 理效率;C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驾驭,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 一,变更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变更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变 更了社会经济结构,特殊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对生活方式产

10、生了巨大影 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科学技术的作用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 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确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带来 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确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 等因数的影响,也要受到确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相识水平的影响。13、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简述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Y)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确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主体,是历史的创建者。人民群众创建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冲突运动推动 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样。在社会基本冲突的解决过程

11、中,人们群众是顺应生产 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气,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气,是主见 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气。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 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确定历史发展的结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与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途是在群众 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的贯彻运用。中国共产党依据马 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创建性地提出党的群众路途,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 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途。14、简述商品经济的基本冲突是什么?如何理解商品运用价

12、值和价值的关 系?(Y)答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冲突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冲突。商品的价值和运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 的运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行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 必需同时具有运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数。15、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Y)答案:商品二因素分为运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分为详细劳动和抽象 劳动。而详细劳动创建运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总之,劳动二重性确定 商品二重性。16、如何理解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为社会、为别人供应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吗?(Y)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意人们某种须要的劳动产品,具有运用价值和价

13、值 两个因数,是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的统一体。第一,商品必需是劳动产品, 凡不是劳动产品如自然状态下的空气、阳光等都不是商品。其次,劳动产品必 需用于交换,才是商品。为社会、为别人供应的劳动产品不确定都是商品。假如劳动产品不用于交 换,只供社会消费或赠予他人,那就不是商品。只有那些用来供别人、供社会 消费的,而且是通过交换才能到别人手中的,才是商品。17、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与表现形式。(Y)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主动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 产部门之间的安排比例。其

14、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 调整社会收入的安排。消极作用表现:第一、有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 术进步。其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整社 会资源在各部门的安排简洁造成比例失调,社会资源奢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18、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是什么?机器人创建剩余价值吗?前提: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确定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 剩余价值。19、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剩余价值的安排(Y)工资是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 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

15、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 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定绽开猛烈的竞争,大量的资本必定从利润率低的部 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 规律作用的不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依据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 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 均利润率。在利润率平均化得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 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全部者得到地租。20、简述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的联系和区分?(Y)答案: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它们既有区分又有 联系。二者之间的联系是:资本积聚使个

16、别资本扩大,从而可促进资本集中;而 资本集中同样为加快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创建了有利条件。由于积累、积聚 和集中,个别资本快速增大,加速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仅追加资本有机 构成会因为运用新技术装备而提高,而且原有资本有机构成在更新时也会因为 利用新技术装备而提高,这两种状况都必定会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削减。二者的区分是:(1)资本积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加,而资本集中是现有资 本重新组合,社会资本总额没有增加;(2)资本积聚受社会财宝增长的限制, 其速度较慢,而资本集中不受这一限制,其速度很快。21、不变资本与可动资本,固定资本与流淌资本的联系和区分。固定资本与流淌资本各自的速度与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成正比。固定资本 与流淌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固定资本比重与总资本周转速度成反比。流淌 资本比重与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