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270596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为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身为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身为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身为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身为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身为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为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题: 身为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 来源: 匿名 发布时间: 2007-12-4 9:32:29 1为什么在油漆工艺中,最好使用底漆作底层填平? 答:因为底漆,专以填平为主要目的而进行配方设计,其有极好的填充性和打磨性,并且成本低,而如果用面漆做底层填平、填充效果差,且成本高。 2、底着色工艺中,为什么不使用透明腻子填充木眼? 答:着色前,使用透明腻子,会使板材着不上色。如果着色后使用透明腻子,由于腻子厚薄不均匀,会影响着色的均匀性 3、底得宝封闭与底漆封闭的区别是什么? 答:底得宝渗透性比底漆好,成膜后,底得宝与木纤维之间形成的封闭,涂膜比底漆更致密。封闭效果更好。 4、为什么在涂布面漆

2、之前,底漆要彻底打磨平整? 答:1、增强其附着力; 2、面漆有较强的随陷性,如底漆不平,则面漆涂布后,涂膜效果平整度差。 5、底漆彻底打磨有何标准? 答:1、450角看无光亮点; 2、呈毛玻璃状。 6、底漆刷涂遍数有何标准? 答:应彻底填平木眼。即通过打磨能得到平整的漆膜效果。 7、为什么PU漆强调主漆、固化剂、稀释剂配套使用? 答:不同的PU漆,拥有不同的稀释体系,固体含量也不同。如采用不配套的稀释剂或固化剂,则会影响油漆的交联反应,产生硬度不够、不干、成膜开裂等毛病。 8、PU漆在调配时,为什么强调按要求比例配比? 答:PU漆与固化剂的配比是通过化学反应分子式计算得出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如

3、果加多固化剂,漆膜易脆爆裂。施工时易产生气泡,亚光光泽偏高。如果加少固化剂漆膜硬度不够,耐划性差,慢干甚至不干。 9、实色漆调色为什么不能用色精? 答:因为实色漆中颜色的成份主要是颜料组成。而色精是染料组成,无遮盖力。如果把色精用在实色漆中调色,色调不明显,且容易产生浮色,在实色漆调色中应用色母。 10、油漆施工时,为什么需要充分搅拌? 答:油漆是树脂、颜料、溶剂等的混合物。它不是溶液。其间的颜料,亚光漆中的亚光粉等分散在漆液里。因此,通常在贮存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程度下沉,形成平常讲的油漆分层。所以油漆在调配前需充分搅拌。(必须要搅拌的油漆有:亚光漆、透明有色面、实色漆、靓靓漆、木纹宝 11、如

4、何看待油漆的耐黄变性? 答:油漆黄变是油漆的特性,而不是病态。因此,油漆的黄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PU漆中,一般耐黄变和耐黄变油漆,通常浅色板材选用耐黄变,深色板材选用一般耐黄变油漆 12、木材的含水率怎样影响涂饰质量? 答:未经干燥的木材含有大量水分,在低温、高湿时,木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膨胀,而高温、低湿时,木材中的水分逐渐向外蒸发而收缩,但木材在各方向上的收缩和膨胀率是不同的。纵向最小,径向较大,弦向最大。当周围空气状态变化时,木材含水率也是跟着发生变化,引起木材膨胀或收缩。一般木材的含水率应控制在812%为宜。如果含水率超过所控制的含水率时,家具的木质就显得潮湿,涂饰时涂层干燥缓慢,会

5、降低漆膜的附着力,会使挥发型如硝基漆泛白。会使固化干燥型漆类,如PU漆产生气泡,针孔等漆膜缺陷。在气候干燥时,木材所含水份蒸发而收缩,容易产生裂纹,使漆膜表面破坏,因此,做家具的木材一定要经过干燥处理,含水率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另外,木材白坯在做底漆之前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封闭,如用华润PS900底得宝可防止木材中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向外扩散,有利于防止木材变形,漆膜起泡、针孔等现象。也有助于干燥后打磨去除木毛等作用。 13、喷涂硝基漆(NC)漆膜为何会泛白,怎样防止泛白? 答:涂料在成膜后漆膜呈现浑浊或乳白色的现象称为漆膜泛白,也叫发白、变白、白化等。硝基漆喷涂时漆膜发白的原困分析如下: 1、硝基漆

6、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溶剂释放性,溶剂在NC漆中挥发至大气中,本来就比在其它漆中容易; 2、NC漆配方中多含挥发较快的溶剂; 3、如遇高温环境,溶剂挥发更快; 4、溶剂快速挥发,吸收了刚喷涂的NC漆膜湿膜的内能,使湿膜表面温度瞬间下降230C,提供了“冷凝”发生的“冷床”; 5、高温高湿的环境,使湿膜周围高含量的水蒸汽快速在“冷床”上冷凝成微水珠; 6、微水珠与湿膜的不良混溶,产生浑浊或乳白现象,称为“发白”。 以上的1、2、3是发白的先决条件,4是中间过程,6是最后结果。发白现象发生之后,有的适当加温(如用灯照)可使泛白消失,恢复如初。有的则怎样也不可逆,永远发白,其原因不详。虽有估计,但不赘述

7、14、防止漆膜“发白”可采取如下措施: 1、涂装环境的温度以15250C为宜,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5%; 2、喷涂时要经常检查油水分离器效果,要及时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份; 3、要注意尽量采取较高质量的油漆和天那水; 4、当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施工产生泛白现象时,可加入化白水(如华润家具漆的Nz308化白水),实际上是加入慢干溶剂,让湿膜表层的溶剂挥发速度降低,不让“冷床”形成。加入化白水时,先将化白水加入天那水中搅匀,再将天那水正常加入漆中,一般加入量为:天那水:化白水=9:1(重量比)。最大加入量可增至天那水的20%。如此时漆膜仍然发白,则应停止涂装,等环境的温度、湿度降低后再施工。因为

8、化白水加入太多会使漆膜太慢干、变软、变粘,影响漆膜质量。 5、采用正确的方法来保持室内的涂装环境合乎要求。室外黄梅阴雨天,却大开门窗“通风”是错的。室外阴雨转睛,湿度下降,但室内却依然会潮湿,几天不干,这是水气易进难出的结果,此时打开门窗,甚至强制通风才是对的 15、什么叫“湿碰湿”喷涂,在喷涂施工中哪些工序,哪些品种可进行“湿碰湿”喷涂,怎样操作? 答:“湿碰湿”工艺源于工业烤漆的涂装。由原来之两喷一磨两烤(喷烤磨喷烤)改为两喷一干。何时“碰”上去最好?关键是让第一道湿膜的溶剂在当时环境条件下、在适当的层间间隔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挥发掉,以“碰”上去的第二道漆膜在固化过程中没有针孔、气泡、流挂为

9、准。适宜的层间间隔时间,视天气、底材、漆种、湿膜厚度而异,通常在表干后的一段适宜的时间内。 要想“碰”得好,原则应是“下宜稍薄,上可较厚”。最易“碰”坏的操作是“下层太厚,层间间隔时间不够”。这是要强调的,因为“求变须有节,欲速则不达”。如是“湿碰干”、“干”者一般应轻磨以确保附着力,另应做试验,以防“湿”将“干”咬起。 “湿碰湿”工艺通常应用于PU聚酯底漆、NC硝基底漆的喷涂。PU、NC涂料一次厚喷往往容易产生针孔、气泡、流挂等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先喷涂第一道(通常一道指喷涂二个十字),当第一道漆膜达到表干时,对于交联固化型PU类底漆已有了初步的交联反应。而对于挥发型NC类底漆,在第一道

10、漆膜表干时,漆膜中的大部分溶剂已经挥发掉了。第一道漆膜开始初步固化,此时再喷涂第二道油漆,由于第一道漆膜不是完全固化。对于PU类二道漆膜共同参加交联反应,对于NC类二道漆膜互相渗透。无论是PU类或是NC类二道漆膜就会融为一体,不用层间打磨,附着力也很好,就好像是一次喷涂的漆膜一样。 而对于PE漆,其本身的特性是一次厚喷不产生针孔、气泡,因此,PE漆一般不采用“湿碰湿”喷涂工艺,通常PE底漆是一次连续喷涂完成的。 通过以上分析,对“湿碰湿”喷涂工艺,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应用,才能在质量和经济上获得良好的效果。 16、同一桶亚光清面漆,刚开始使用时,光泽较亮,而越到后来,其光泽度越来越低,直至

11、最后,变成全亚,这是什么原因引起? 答: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亚光清面漆组成特点,通常亚光清面漆的组成中除了树脂、溶剂、助剂等基本组成外,还有决定亚光清面漆光泽度的消光粉。消光粉不是溶解在油漆中。而是作为一种微粒分散悬浮在油漆中。充分湿润后的消光粉的比重较其他的成分要大些,因此,亚光清面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后,其中消光粉会慢慢地沉淀,大量的消光粉会积聚在整桶油漆的下部,而且越接近桶底,消光粉积聚的量越多。使用油漆时,若未对整桶油漆进行搅拌,或搅拌了,但不够充分,就会造成造成一桶油漆中,不同部位的油漆消光粉含量不一,或者不同倒出次数的油漆消光粉含量不一。这样就会出现整桶油漆在刚开始使用时

12、,光泽亮些,而愈至底层油漆,其光泽度越来越低的现象。因此在每次自桶中取漆前,一定要将整桶油漆用搅拌棒由底到面充分搅拌均匀,注意在搅拌时,不仅仅只往圆周方向搅动,在往周围方向搅动的同时,搅拌棒要上下抽提,搅拌棒要插至桶底后才往上提,使桶底部分沉淀物与面层油漆充分混合均匀。此时,再将油漆取出使用,按要求的配比进行配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每次使用油漆性能(包括光泽度、硬度、丰满度、遮盖力)保持一致。 在此强调:亚光漆沉淀是绝对的,不沉是相对的。好的亚光漆允许沉淀,但已经充分搅拌均匀后能用者为佳。如果放置不长时间,消光粉就大量沉于底部结死,成团块状,严重分层,经搅拌后也难以均匀,难以涂饰出合格效果者

13、,绝非上品。 17、喷涂施工中为何会出现跑油现象? 答:涂料在被涂物表面收缩,形成似圆珠、针孔等形状大小不一,如水洒在蜡纸上一样,斑斑点点露出底层,这种现象称为“跑油”。也称为“发笑”。PE漆发生跑油的机率较高。“跑油”的起因是因涂料对被涂表面的湿润性差或表面张力过高的原因引起。 产生跑油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底层或涂料中混有油污、蜡质、潮气,影响了漆膜的附着力,漆膜的表面张力使漆膜收缩跑油。 2、底层涂料内有不干性稀释剂,如煤油、柴油、干燥后未及时挥发就涂面漆。 3、底层漆太光滑,与面层的附着力小于面层涂料的表面张力而产生跑油。 4、涂料的润湿性差或掺入过多的有机硅油,都不易形成一层均匀的

14、膜层,容易发生跑油。 5、喷房空气受污染,如喷房周围有抛光、酸汽挥发等工序的工厂(如制鞋、酸洗、电镀),随风向的改变将油污、酸汽吹进喷房,使漆膜跑油。 处理跑油的方法: 1、处理好基层,施涂层不得有油污、蜡质、潮气等。要检查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检查气路中是否有油类和水汽存在,若有应处理干净后再喷涂施工。 2、涂料施工粘度要适中,并选用挥发性较慢的溶剂,如改冬用稀释剂为夏用稀释剂。 3、尽量避免在冷、潮湿、烟熏的环境下施工,喷房不要建立在有抛光、酸汽挥发的工厂附近。 4、油漆中硅油的掺入量要适当,过度掺入会产生跑油。 5、施工时发现有跑油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检查跑油的原因,排除后再施工。 6

15、、已经出现跑油的工件,应全部实干后再打磨平整,然后重新施涂 18、打磨工序在家具涂装中的重要性有哪些?打磨过程中如何选择砂纸? 答:俗话说:“10分漆工,三分在砂”,可见打磨在涂装作业中的重要性。 打磨工序主要有三大作用:对于基材是清除底材表面上的毛刺,油污灰尘等;对于刮过腻子的表面,一般表面较为粗糙,需要通过砂磨获得较平整的表面,因此打磨可以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的作用;增强涂层的附着力。喷涂新漆膜之前一般需对实干后的旧漆膜层进行打磨,因涂料在过度平滑的表面附着力差,打磨后可增强涂层的机械附着力。 打磨的方法有干打磨、湿打磨和机械打磨三种。 干打磨:采用砂纸进行打磨。适用于硬而脆的漆种的打磨,其缺点是操作过程中将产生很多粉尘,影响环境卫生。 湿打磨:用水砂纸蘸水或肥皂水打磨。水磨能减少磨痕,提高涂层的平滑度,并且省砂纸、省力。但水磨后应注意喷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