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总结.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266434 上传时间:2024-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改革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堂改革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堂改革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堂改革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堂改革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改革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改革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丰中学课堂改革课改原因:今年11月1日,我校一行七人:校长于春毳、政教主任张月会、教务主任刘华江、物理教师王猛、语文教师于丽珠、历史教师徐金花、英语教师蔡新丽到四中听课。这次由教委组织,由小佳河小学庄海臣、一中语文教师杜淑霞、英语教师贾丽华准备的昌乐二中“271“模式,因为这种课型的确锻炼学生的能力,所以听的很认真。落实:回来后于丽珠就找校长和教务主任在11月5日尝试分组和课堂教学,有效果。11月8日,举行西丰中学课改推进会。校长:宣讲教委课改精神,大势所趋,不能当一辈子教书匠,从思想改变。课改形势和意义-刘华江主任主讲内容几年来,全县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成效并不理想,这其中主要

2、原因就在于缺少课程改革这个平台。本次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变化,每位实验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接受考验,经历换脑、充电、反思的过程,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县教师正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首先,教师的观念变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观变了。一切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关注每一位学生”成为全县教师的口头禅,这与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

3、力。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2)课程观变了。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的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3)教学观变了。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关系的正本清源。与传统的知识本位意识相对立,在新课程中,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它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

4、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脚戏的现象少了,而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 其次,教师的角色变了。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课程突显了教师角色的下列特征: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新课程不断地

5、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不断地促进教师从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不少教师坚持写日记、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教师之间随时在一起讨论问题,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这样的研讨,能把教师身边发生的、与教师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地加以解决,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课程的建设者。新课程改变了教师是课程从属者的

6、身份,使之变成了课程主体,乃至课程本身,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教师努力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了个性化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可以说,教学基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教材”的状况,教师有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种可用资源,从而使教学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激活了师生经验,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尤其重要的是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教学智慧。教师观念的更新和角色的转变,带来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改善,从而全面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具体落实:11月13

7、日,于丽珠在全校第一次展示这种课型,让全体教师学习。11月19日于丽珠又正式公开在全校展示这种课型。11月21日,又由初一英语教师蔡新丽做课全校展示。研讨:11月21日周五下午全校教研,找出不足,由于丽珠老师讲昌东二中“271“高效课堂。内容如下: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解读解读人:于丽珠 所谓“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效果测评。一、“271“课堂模式的三个含义 1.对时间的划分:“2”是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可以分开讲;“7”是学生

8、学习(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1”是5分钟反刍过关 2.是对学生组成的划分:20%是优秀学生,70%是中档学生,10%是后进学生。一个班50个学生,10个学生是能够自学会的;35个学生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老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个学生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老师指导帮助这5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既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习的更好;通过小组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从理论上讲,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消灭了“差生”,充

9、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3.是对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二、271高校课堂模式要求学校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太与学生组成的实际,特拟定此方案:(一)总体要求 1. 教室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1) 每组六

10、人(我校班额小,每组四到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然后分层解答疑。 (2)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3)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4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机制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课堂的佐料。3.编好用好导学案、训练学案: (1)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照“271高效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2)导学案、训练学案编制要按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

11、包科领导研讨修改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都要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周一集体备课最后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通研,对内容再修改。学校检查用红笔修改后的学案 (3)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4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4.认真备课:按“271“课堂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每节课都要板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

12、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记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的落实作为唯一目标(二) 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心动脑,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

13、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做学案一要强调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笔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通的观点。教室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租内三哥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尽享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老师

14、要巡回手机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 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和两块小黑板。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利用其他颜色的笔对展示的内同进行修补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

15、批阅修改,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最后老师进行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该环节约占10分钟,即“271”中的“2”)5.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检测方式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重的“1”)做课:西丰中学从11月25日到29日 初一和初二教师做课展示;11月2到6日初三教师做课展示。从展示看,蔡新丽、于淼、徐金花、贾明明、原浩君、辛永存、张群、吴桂华、郝小华、孙法亭、王猛、曹静、殷延成、张延晨使用了新教法。姜献凤部分使用了新教法。王永红、冷静、宋锦秀没有任何改变。 课堂最为成功的老师有于丽珠、贾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