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26036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3.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稳态与环境参考答案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选择题1A 2D 3C 4C 5B (A项唾液淀粉酶改为血浆蛋白) 6B 7C 8C 9C 10.C二、非选择题(1)组织细胞 组织液 (2)自由扩散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线粒体 有氧呼吸 三(3)血浆 淋巴 组织液 蛋白质(4)二氧化碳 氧气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选择题1B 2D 3D 4B 5D 6A 7B 8D 9D二、非选择题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器官 系统 免疫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BCCDBD

2、B二、填空题1.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 体内和外界环境 2. 神经纤维 神经细胞间 单方向的 轴突 树突或细胞体 向相反的方向 3. a感受器 兴奋 b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c神经中枢 分析与综合d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相应的活动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4.(1)高尔基体 突触前膜 (2)糖蛋白 (3)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使神经系统失去控制5.(1)由负变正 由正变负 (2)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3)脊髓 高级神经中枢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答案DDDCCDD二、非选择题1.化学物质 体液 反馈2.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下丘脑3.(1)乙 甲 (2)进食含糖

3、食物 主动运输 (3)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转变成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4)肝糖原分解成为血糖4(1)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2)A曲线 当摘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当注射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曲线 当摘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减少,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甲状腺激素增加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CAACBADBDA二、非选择题1.体液传送 2.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第4节 免疫调节 一、选择题1D 2删 3A 4C 5D 6C 7B 8A 9A 10D 11

4、. B 12. C 13. C二、非选择题1感冒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或直接刺激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或产生效应T细胞,激活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也无藏身之所,被抗体消灭。2体液免疫3自身抗原 效应T(淋巴) 淋巴因子 浆细胞 记忆(B淋巴)细胞 自身(特异性)免疫4(1)蛋白质或糖蛋白 B淋巴或记忆B 浆(2)排异(排斥) T淋巴(3) 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 记忆B D5(1)注入S疫苗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体内无抗体和记忆细胞(2)体内尚未产生足够的抗体

5、患病死亡第1、2章 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CDBCCABCCACA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CCADCADCCCA二、非选择题1(1)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成分和理化性质 (2)食物的消化吸收 气体交换 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3)氧气、营养物质等 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2(1)分泌物的受体 (2)胰岛素 胰岛B细胞 拮抗 (3)垂体(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5)可以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过多时能够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反馈调节的实现需要垂体上的甲状腺激素受体接收信号3(l)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素(2)上升

6、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3)减少 反馈(4)肾上腺素 协同作用(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l)局部电流 突触 递质 (2) (3)E5(1);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2)内正外负 突触 (3) (4)6(1)T细胞 细胞 浆 体液 (2)T 获得性免疫系统缺陷7()放入等量的清水和蝌蚪 乙缸喂未经处理的甲状腺激素和饲料 丙缸喂经50处理的甲状腺激素和饲料 () 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的长短 () 甲乙=丙,活性不变 甲乙丙,活性增强 甲=丙乙,活性丧失 甲丙乙,活性减弱(以上比较均为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例题答

7、案D应改为B一、选择题123456789ABDAAABCD二、非选择题1(1)胚芽鞘尖端 (2)促进生长 (3)少 琼脂块(4)多 吲哚乙酸2(1)生长并向左弯曲 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运输到下部,并促进生长(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3)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 主动运输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选择题12345678910CDCBCDBDDD二、非选择题1.(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的影响不同(2)编号并垫上滤纸取等量5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滴入培养皿中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已萌发的萝卜种子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中(3)1 mgL-1 -10 mgL-1左右2(1)有 避免

8、顶芽产生生长素的影响(2)有不当 应选用A作研究对象,如选C还有AB叶片产生的生长素的影响(3)甲:A叶柄脱落 乙:A叶柄不脱落(4)另设第三组丙 去掉A叶片,在叶柄断口敷上含生长素的羊毛脂 A叶柄不脱落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选择题12345678910BACCDDBAAA二、非选择题1生长素 荷兰的温特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2(一)(1)乙烯 促进果实的成熟(2)细胞的伸长 细胞的分裂(二)(1)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的所需时间(2)取同种植物,同样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 在相同时间、相同的大小和相同位置涂上蒸馏水 记录两叶片失绿变黄所需时间(3)实验预测:

9、甲叶片未涂抹细胞分裂素的部位失绿变黄时间与乙片叶失绿变黄的时间相同,而涂抹细胞分裂素的部位能较长时间保持鲜绿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第3章 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2345678910BABDBCCCCB11121314151617181920CABBDCDBAC二、非选择题1(1)2、4、5、8(缺一不给分) (2)1和5 1 (3)6和8 6(4)2 用锡箔包住胚芽鞘的尖端,露出尖端以下部位,观察胚芽鞘是否向光弯曲生长(5) 3、4(或3、5) 胚芽鞘停止生长2(1)向光弯曲 不生长 直立生长 向光弯曲 (2)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3)胚芽鞘的尖端 吲哚乙酸3(1)0.05 mg/L

10、、0.1 mg/L赤霉素 0.05 mg/L和0.1 mg/L细胞分裂素、0.05 mg/L和0.1 mg/L吲哚丁酸、0.05 mg/L和0.1 mg/L吲哚乙酸 0.05 mg/L吲哚丁酸(2)浓度不同,对植物作用也不一样,浓度高会使促进作用减弱 两重性 应不断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最佳浓度4(1)B(2)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而分离出的赤霉素是由赤霉菌产生的(3)实验步骤: 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相似)的玉米幼苗 等量的蒸馏水 高度 平均值 实验结果: 甲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乙组 实验结论: 玉米矮化病毒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一、选择题1.D 2.C

11、3.C 4.B 5.D 6.C 7.A 8.B二、非选择题(1)N=Mnm (2)144 高 (3)89(或3236) (4)2.5 :1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选择题1C 2A 3B 4.B 5.B 6.D 7.D 8.B 9. A二、非选择题1.(1)“S” (2)受空间的限制 (3)减少 由于撤掉屏障,不再给予水蚤食物,水蚤只能捕食草履虫 (4)如图所示h时间0草履虫水蚤k2. (1)d (2)b (3)b第3节 群落的结构一、选择题1A 2B 3A 4B 5.D 6.C 7.B 8.C 9.D 10. C 二、非选择题1. (1)氧气 养料 (2)在暗处较长时间培养,培养液中要有丰富的细菌和真菌作为草履虫的食物 (3)无机盐 有光2. (1)种类增多 温度 (2)减少第4节 群落的演替一、选择题1.D 2.A 3.B 4.C 5.B 6.A 7.A 8.C二、非选择题(1)竞争(2)当地养料,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或环境条件理想)(3)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4)用除草剂消灭水葫芦,费用大,有污染,且水葫芦很快适应,效果不佳。海牛以水葫芦为食,能有效控制水葫芦,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