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525519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 概念工程地质学: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并保证这种制约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科学。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址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形式。工程地质分析:是工程地质学一个重要分支,是分析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地质条件、力学机制及其发展演化规律,以使正确评价和有效防治其不良影响的一门学科。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2、 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主要部分):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 影

2、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 工程造价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次要部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3、 工程地质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区域稳定性问题 岩体稳定问题 与地下渗流相关的问题 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问题第二章(重点)1、 活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约10万年)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情况可称为潜在活断层。2、 断层的作用表现: 它对岩体的稳定性和渗透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有重大的影响。它可能是地下水运动的良好通道和汇聚的场所,在规模较大的断层附近或断层发育地区常久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石油。3、 板块构造理论? 4、断层要素:断层面

3、 断层线 断层带 断盘 断距5、断层的野外识别方法:地貌上的特征 地层特征 断层的伴生构造 水系 6、 请简述断层的工程评价:降低了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 隧洞工程,通过断裂破碎带时易发生坍塌 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7、活断层的活动方式:粘滑型 蠕滑型8、 活断层的鉴别标志: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 历史地震及历史期地震错段标志 微地震测量及地形变检测标志 地球物理标志9、 活断层的调查研究方法:现有资料查阅 航卫片解读 区域地质调查 现场勘察 年龄测量 监测10、 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建筑物场地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 线路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尽量使其大角度

4、相交,并尽量避开主断层 必须在活断层地区兴建的建筑物,应尽可能的选择相对稳定地块,尽量将重大建筑布置在断层的下盘 在活断层区兴建工程,应采用抗震强的建筑结构形式第三章1、 概念地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震中距:地面上方地点到震中的距离震级:是用来说明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一种标度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简称为烈度,目前我国使用的地震烈度分为十二度2、 简述地震体波和面波,以及其传播方式和发生的前后顺序?接受顺序:杂波,纵波,横波,面波3、 简述减轻地震灾害途径地震预报 地震工程途径,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

5、不倒”的原则4、 简述地震场地破坏效应 地面破坏效应 地基失效 斜坡破坏效应5、 场地条件对震害和地震动的影响基岩上地震动幅值小,持续短,震害轻,地基刚度越大,震幅值小,持续短。深厚覆盖层上地震动周期长,土层厚度越大,房屋震害越大。6、 对抗震有利的场地条件有哪些? 地形开阔平坦基岩地区岩性均一坚硬或上有较薄的覆盖层岩上有较厚的覆盖层,则应较密实地下水埋藏较深崩塌和滑坡泥石流等不发育的区域7、 简述在地震区建筑物合理布置和结构选型工民建a 选择有利抗震的平面和立面;b.减轻重量,降低重心,加强整体性,增加刚度和强度。水工建筑物a.选择块型;b.工程措施8、 地震区划抗震设计原则有哪些?选择场地

6、和地基a. 尽可能避开产生强烈地基失效及其他加重震害地面效应的场地或地基。b. 考虑到地基岩土层的年越周期和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尽可能避免建筑物与地基岩土层之间产生共振。c. 岩溶地区地下不深处有大溶洞,不应作为场地。d. 孤立突出地形不宜作为建筑物场地。选择适宜的持力层和基础方案a. 在松散层上建筑,宜采用端承桩基b. 高层建筑物宜采用圆柱型薄壳基础c. 在不均匀沉降的地基上,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或筏形基础建筑物合理布置和结构选型工民建a. 选择有利抗震的平面和立面;b.减轻重量,降低重心,加强整体性,增加刚度和强度。水工建筑物a.选择块型;b.工程措施9、 我国强震发生的地质条件?我国地

7、震的主要分布地区?强震与活动断裂带的关系强震与断陷盆地的关系强震产生与深部构造有关我国地震带主要分为5个地区和23条地震带5个地区: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 东南沿海第四章1、砂土液化? 饱水的疏松粉、细砂土的振动作用下突然破坏而呈现液态的现象2、简述砂土液化的机制,并用图说明。4、 砂土液化引起的破坏主要形式?涌砂 地基失效 滑坡 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5、 砂土地震液化的形成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砂土本身a.粒度b.饱和砂土的埋藏条件影响覆盖土层越厚,液化可能性越小;砂层越厚越易液化;地下水位埋深越大,越不易液化。地震强度与持续时间地震烈度越高,可液化的砂土的平均粒径范

8、围越大6、为防护砂土液化,人工改良地基的哪些方法?增加盖重 换土 改善饱水砂层的密实程度 消散剩余孔隙水压 围封法7、 论述砂土地震液化的防护措施。合理选择场地采用取振冲、夯实、爆炸、挤密桩等措施,提高砂土密度排水降低砂土孔隙水压力换土、板状围封,以及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筏形基础、深桩基础等方法第五章1、概念风化: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RQD:岩石质量指标,要反映岩石完整程度,即裂隙在该地段地层中的发育程度2、简述风化类型?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3、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哪些? 气候因素 岩性因素 地质构造 地形 其他因素4、风化岩分带的原则 充分反映各风化带岩

9、石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各风化带岩石所具备的不同特征分带的标志应有代表性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四分法: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5、在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中,就风化岩的防治措施?如果风化厚度较小,施工条件简单时,可全部挖除;如果较厚,则:一般工民建可选择足够强度的风化层做地基,设置合理的基础埋置深度重大工程,需挖除对工程构成危险的风化岩石第六章1. 斜坡应力分布的基本特征。 主应力迹线偏转坡脚部位压应力集中,坡顶出现张应力带剪应力迹线从直线转化为似圆弧线坡面由三向转化为两向应力状态2. 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与特征。 斜坡变形:卸荷回弹 拉裂 蠕滑 弯曲倾斜斜坡破坏:崩塌 滑坡 表层流动

10、落石3 滑坡与崩塌的基本区别。运动方式 破坏形式是否脱离母体,存在滑动面 规模和速度4. 崩塌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5. 滑坡的识别标志有哪些?地形地貌方面 变形破裂方面 水文地质方面 植被方面6. 主要的滑坡分类方案有哪些?按岩土类型分类 按滑坡的动力学特征分类 按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分类 按滑动面深度分类 按滑坡时代划分7.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内在因素:岩土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地形;水文地质外部因素:振动作用;降水;人类活动;风化剥蚀作用8. 分析水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软化作用 冲刷作用 静水压力作用 水动压力作用 浮托力作用9. 斜坡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成因历史分析方法 工程地质类比法 图解法 数学力学计算法10. 斜坡:指地表一切具有侧向空面的地质坡体,是一类广泛的地貌类型11. 斜坡变形破坏预测的主要内容与途径?12. 滑坡防治的主要措施与原则?总的原则:四个字“避”“削”“排”“固”防预措施:绕避(避)拦截(固)排水(排)削:降低斜坡的坡度和高度 监测预警治理措施:排水措施 削方,堆 支挡工程 坡面防护 其他第七章1、 岩溶: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的改造和破坏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貌及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2、 岩溶作用:以化学溶蚀为主,同时还包括机械破碎、沉积、坍塌、搬运等作用,是一个化学物理相结合的综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