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气球飞起来》.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24666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气球飞起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气球飞起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气球飞起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气球飞起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气球飞起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气球飞起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气球飞起来》.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科学区活动气球飞起来 年龄班:小班游戏来源 本学期,我园新师成长教研活动的内容是“科学区材料的投放以及幼儿与之互动行为的探究与指导”。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探索能力与活动经验都较为薄弱,提供什么样的活动材料能激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呢?此时,正值国庆节来临之际,班级正在用气球装饰节日环境,一些散落的气球被风吹落,翻滚、升起又落下。很快,这一现象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于是,我从适龄性、趣味性、挑战性等方面入手,设计了小班科学区活动气球飞起来,旨在让孩子们与材料的互动中,尝试探索用多种吹气方法让气球、羽毛等物体飞起来,以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

2、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预期目标 1.探索用扇子煽、嘴巴吹和电吹风等方式让气球、羽毛等物体飞起来。 2.乐意选择材料进行探索活动,能仔细观察、发现相关现象。 3.对观察到的现象感兴趣,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图片材料投放经验准备:知道扇子、电吹风的使用方法及安全事宜。 材料准备:大、小风箱、电吹风各一个,扇子一把,气球、乒乓球、积木、羽毛等材料若干,记录表一份,贴纸一张。游戏玩法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放入风箱中。 2.用电吹风吹、扇子煽、嘴巴吹等多种方法让物体飞起来。 3.仔细观察活动现象,分享自己的活动发现。l 游戏推进 一 :观察分析 观察: 今天是初次投放游戏材料,大部分幼儿对此活动产生了

3、极大的兴趣。易航小朋友通过“黑白配”获得了游戏权利。易航先将风箱放在桌子上,取出托盘放在风箱的旁边,放入气球之后他坐了下来,拿出扇子上下煽动着,气球在风力的作用下,在风箱里跳动了起来。看到气球有点往上升,他露出了笑脸,一边煽,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哦哦哦”似乎是在给自己打气。可是气球总是无法往高处飞,他站了起来,一手扶着风箱,一手使劲儿地煽动着扇子,可是气球依旧只在风箱里轻轻地跳动。易航有些气馁,正想收拾材料放回原处,我走上前去引导他将积木垫在风箱底下,让进风口位置上升后再试试。随后,易航又重复了刚才的动作,气球慢慢地飞了起来!于是,他加大了煽的力气,气球越飞越高,快升到顶端的时候,他开心地冲我

4、喊:“老师,快看!快看!气球飞起来啦!” 分析: 在活动中,易航小朋友很专注。遇到困难气球飞不起来时,他没有马上放弃,而是积极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虽没能成功,但还是能看出他积极的态度和大胆尝试的学习品质。而我最初的设想投放没有固定的两块积木,目的是让孩子们探索发现,自主解决进风口太低,影响气球飞起来的问题。但是,由于我班上的幼儿没有相关的经验,对于幼儿自主探索运用垫高积木的方法解决问题来说有难度,反而干扰了他们活动的探索兴趣。在持续地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对于单一材料气球的探索持续时间较短。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除了气球可以飞起来,还有什么也可以飞起来呢?调整推进(附图) 活动目标调整: *尝试

5、探索多元材料,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 材料投放调整: 1.将积木固定于风箱底部,减少了游戏材料的干扰,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探索发现活动。 2.增加羽毛、积木、乒乓球等操作材料,拓展幼儿的探索空间。 指导策略调整: 1.增加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以“我想飞起来”的游戏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持续多元探索的愿望。 2.组织幼儿讨论:哪些材料可以放入风箱中进行尝试?引导幼儿尝试自主选择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探索。 将积木固定 增加探索材料 l 游戏推进 二 :观察分析 观察: 卓唯小朋友取出羽毛将其放入风箱中,用力地煽动着扇子,羽毛从透明的风管中飞了起来,她笑眯眯地看着我,不说话。接着她尝试将积

6、木、乒乓球等物品放入风箱中,煽动扇子试图让它们飞起来,可是都没有成功。她开始左顾右盼,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你可以试试其它的材料!”我提议道,在我的提醒下,她慢慢地朝益智区走去,环顾四周又停了下来,看着我迟疑着。 “去拿你自己喜欢的材料。”我鼓励她说。卓唯想了想,慢慢拿出一份平时经常玩的拼图,拿起一片拼图放入风箱中,煽呀煽,发现没动静,又用力地煽呀煽,拼图还是一动不动。于是,卓唯伸手从洞口将其取出,可是洞口太小,任凭她怎么旋转,拼图都取不出来,只得将风箱拿起尝试将拼图倒出,可是拼图卡住了,她左敲敲、右捣捣,又使劲地晃动着箱子,终于拼图掉在了盘子里,她也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之后,卓唯又取来了好

7、几种材料都放进去尝试,发现还有许多东西也可以飞起来,如:纸屑、小塑料袋、羽毛等。 活动后,我请卓唯介绍她的活动情况,“我忘记了”她说。我引导道:“认真想想,你刚才都让哪些东西飞起来了?”。卓唯犹豫了许久,她只说出了羽毛。 分析: 卓唯的操作时间坚持了半个多小时,对于一个小班刚入园才两个月的幼儿来说,是难能可贵的。遇到困难拼图取不出来,她没有放弃或是寻求帮助,而是努力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交流分享环节,我邀请她与同伴说说她今天都让哪些玩具飞起来了?可是她只说出了最容易飞起来的羽毛,其它都没说出来。 幼儿自主选择各种材料进行探索调整推进(附图) 活动目标调整: *尝试用贴贴纸的方式进行简单

8、记录,并说出记录结果。 材料投放调整: *投放简单的记录表和贴贴纸。 指导策略调整: 1.教师以“你选择了哪些玩具?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才能让同伴一目了然看懂?你试试看?”等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 2.活动中、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分享探究过程及结果,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简单记录,敢想敢问、大胆表达。 增设记录表和贴纸 l 游戏推进 三 :观察分析 观察: 白杨拿到工作后,积极地尝试着各种材料,探索着空气流动对物体产生的影响。沉浸于探索过程的她,根本就没有想起要记录的事儿。持续探索了二十分钟左右,她停下了手中的活儿四处寻找可以放入风箱中的物品。突然,她盯着我手中的

9、笔说:“老师,你的笔可以借我一下吗?” “可以呀。”说着我把笔递给了她。 白杨立即将笔放入风箱中,使劲儿地煽动着扇子,笔躺在风箱里一动不动。于是她取出笔还给我说:“谢谢!这个飞不起来。” “那你刚才都让哪些东西飞起来了呢?”我问。 “嗯嗯嗯”她想了许久说:“气球。” “还有吗?”看到刚才还让纸屑和羽毛飞起来的我不禁追问道。 “嗯嗯嗯”她思索着。 “如果你给能飞起来的东西贴上贴贴纸,那你一下子就会想起来了。”我建议。 于是白杨马上给气球贴上了一颗星星,然后她又放入羽毛煽了煽,发现羽毛也飞起来啦。随即撕了一颗星星贴在了记录表上,转身告诉我说:“老师,他们两个不用贴,因为飞不起来。” 这时,胡然跑了

10、过来,看着记录表说:“我用嘴巴吹的方法也可以使气球和羽毛飞起来。”说着便对着风口呼呼地吹起气来。 “飞起来啦!羽毛飞起来啦!”白杨高兴地拍起手来:“你真了不起。” 两个小伙伴开心地对着风口用力地吹着气 分析: 虽然在小班科学领域的目标中并没有要求发展记录能力,但是基于活动需要产生的简单记录方式,尊重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运用简单的记录表和贴纸的记录方式,直观形象,重在让幼儿了解科学的记录方法在探索活动中的运用。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白杨已经明白了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尝试做简单的记录。 两个小伙伴对着风口使劲吹的举动给了我新的启发,产生风的工具除了扇子能否再多样些呢?不同型号的风箱

11、,使用的风力一样吗?于是,我又做出了新的调整。调整推进(附图) 活动目标调整: *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让物体飞起来。 材料投放调整: 1.增设小型电吹风、大小不同的管子、卡纸等材料,鼓励幼儿用嘴巴吹、扇子煽、电吹风吹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索。 2.投放一个大型风箱,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指导策略调整: 1.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操作比较物品在风箱中的不同现象。 2.请幼儿根据记录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探索发现,共享游戏经验。 增设的大号风箱和探索材料l 游戏推进 四 :观察分析 观察: 思宸是我们班个子最小的孩子,在今天的工作中,他选择了大型号的风箱,思宸搬来了小椅子站在上面,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双

12、手用力一顶,气球掉进了风箱里。从椅子上下来后,他站在了风口的前面使劲地煽动扇子,大气球一下子从风箱顶部飞了出来。他开心极了,大叫着宣告他的成功。 “你的力气好大啊。”我不禁夸奖道:“到底是你的力气大还是电吹风的风力大呢?”站在一边的我问。 “肯定是电吹风。”思宸回答。 “为什么?” “因为它有电啊。”他坚定地说。 “是这样的吗?试试看吧。” 于是思宸取出了电吹风,按了一下按钮,将电吹风的出风口对着风箱的风口,抬头观察着气球在风箱中的表现。可是没有预想中的迅速,气球从透明的风箱中缓缓地飞起来。他有点着急:“怎么这么慢?”说着思宸将电吹风伸进去一些,可气球还是慢慢的在风箱中上升。不明白原因的他一会儿将电吹风的风口对着自己吹吹,一会儿拿着扇子对着自己煽煽,积极地探索着新的发现 分析: 游戏中,提供的大号风箱对于个子小的孩子来说是个挑战。思宸搬来小椅子、踮起脚尖,解决了问题。在判断电吹风和扇子哪个风力更大时,他带着自己的猜测做实验,并根据验证结果调整了自己的猜测,正是在这种新的探索发现与原有认识的不断冲突与碰撞中,才使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行为得以发生。调整推进 活动目标调整: *大胆寻找并在生活中发现材料进行探索。 材料投放调整: 1.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可以飞起来的材料和产生风的操作工具,带到班级与同伴交流、分享。 2.尝试增加记录表的难度,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