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二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24316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二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现象有三个规定性: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的存在 物;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 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研究等;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不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活动便不能 称之为教育活动,与之相应,也就不能称其为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表现和表面特征。虽然 这种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的产物;但是,它只有被人们关

2、注、讨论、评说, 被看作是“教育问题”时,才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 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 系或关系。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规律和反映教育规 律要求的教育理论,不是教育经验的汇编;教育的实践经验乃是发展教育学的源离开了 实践活动、实际的经验,教育学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即:研究教育事实基础上的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1.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公元前f世纪一16世纪)2. 教育学独立形态的形成阶段16世

3、纪一19世纪)3.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9世纪末一20世纪50年代)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仅依附于其他思想而存在,理论水平较低。虽未形成独立科学但积累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孔子的教育思想收录于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育理论的专著是我国战国末期的学记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6年)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论著。韩愈的师说是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一篇教师专论。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与其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 载。如“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 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

4、学行结合,哄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 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以及因材施教等。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1. 启发诱导2. 因材施教3. 诲人不倦。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笃实,不耻下问,;学习态 度要端正,学行结合,学行并重,。学记.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

5、儒家 思孟学派撰写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虽只有9个字, 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 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 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哦学相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 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在西方,教育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式的教育作为一种古典的教 育方式,对欧美教育的影响很大。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使文化教育出现了繁荣景 象。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长期以教育为业。他的教育方式十分独特,经常用 启发、辩

6、论的方法进行教学。他是古希腊道德哲学的创始人,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 去寻找普遍道德,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指朦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 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的教育方式被称为产婆术”。“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 法在西方的渊源。【产婆术】又叫苏格拉底法,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用语,指帮助他人 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问答揭露对方的矛盾,使之逐步达到所谓普遍性的认识。 它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为讽刺,使人自知其无知;第二步为定义,即通过反复诘难与归 纳,得出明确的定义与概念;第三步为助产术,即引导学生思考,

7、自己得出结论,如同产 婆一样能催生出新生命。-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 尔。他创办了“吕克昂,哲学学校。他首次提出了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即教育 目的内容手段与学生发展相应;他最早从理论上论证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他也 关心幼儿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政治学伦理学两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 育的思想家。古罗马著名演说家、教育理论家昆体良Mcs Folios Quintilianus约3595)被 公认为是西方教育

8、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家。他的雄辩术原理也成为西方第一部系统阐 述教育理论的著作。他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应是鼓励的,能激发他们兴趣的。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教育学的学科水平有所提高。/英T培根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捷克废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德潜学家康德首先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德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扬阿姆斯夸美纽斯Q592767。)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 者,他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 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

9、核心。他主张学习广泛的 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等。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 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 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强调了 教师的作用,还提出启发诱导性、直观性、循序渐进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这些教育教学 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16

10、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完备的教育学专著。它 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 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 丝等。爱弥尔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该书 于1762年发表,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其副标题就叫论教育 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 免受社会偏见和

11、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 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爱弥尔出版后轰动了整个欧洲,影响 巨大。爱弥儿,是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在教育史上引 起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该书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他在该书中把教育分为自然 的教育”校“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三个方面。并把教育过程分为自然教育过程,和“社 会教育过程,二个阶段。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 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

12、1初6)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 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于1776年在 德国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最早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种类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德)梅伊曼、拉伊文化教育学(德)狄尔泰、斯普朗格实用主义教育学(美)杜威、克伯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苏联)凯洛夫、苏霍姆林斯基、 马卡连柯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杜威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 儿童的

13、个性发展。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一“教 育无目的论”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 知识。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 导者。一一“儿童中心论”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著作: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杨贤江(7895-7937)字英父,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教育家。他以马克思主义的观 点

14、分析教育现象,提出了教育既受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的制约,又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 变革起促进作用,同时,还批判了教育万能论”,教育救国论,等。著作:新教育大纲教育史沥c美国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中国教育学家陶行知教育学的学科分类教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教育学结构上分为教育学基础理论科学、教育应 用科学和教育技术科学三大分支。7.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肩负着为国家造就人才的光荣任务,他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未来一代的成长。他 既可以为国家、社会大力开发智力资源、创造精神财富,但也可能会扼杀人才,造成巨大 的智力资源浪费。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教

15、育素养有关,看他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和 教师的品格,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而要想形成正确的教 育信念、观点和方法,就必须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的训练。作为教育行政干部,也必须学习教育理论,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这样才能制订正确 的教育规划,正确而有效地领导和检查教育工作,改进教育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家长也应该学习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仅是社会的事情,也是父母的 天职。在我国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过之说,父母不仅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教 师,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教子也必须有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和法则,讲究一定的艺术。所以,父母(或未来的父母)也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素 养。2.学习教育学的要求首先,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学习教育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各门学科都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尤其是人文学科更 要这样,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研究教育问题。同时也不应排斥运用其他各种 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但这些都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灵活掌握、具体运 用。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是一门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