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神经系统-周围神经.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24196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神经系统-周围神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神经系统-周围神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神经系统-周围神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9神经系统-周围神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9神经系统-周围神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神经系统-周围神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神经系统-周围神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围神经系统第一节 脊神经脊神经共31对,自上而下依次是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每一脊神经均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前根属运动性,由位于脊髓灰质前角和侧角及骶髓副交感核的运动神经元轴突组成;后根属感觉性,由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脊神经节是后根在椎间孔处的膨大部,为感觉性神经节,主要由假单极神经元胞体组成。脊神经含有4种神经纤维,即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脊神经后支一般都较细小,节段性分布于项、背、腰、骶部的深

2、层肌肉及皮肤。脊神经前支粗大,多树脊神经的前支先交织成神经丛,然后再分支分布。脊神经前支形成的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一、颈丛 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发出皮支和肌支。 皮支 主要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肌支 主要有膈神经、颈神经降支和颈袢。膈神经在前斜角肌的表面下降,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腔,走在纵隔的两侧,经肺根的前方下降至膈。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及膈中心腱下的腹膜,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于肝、胆囊和肝外胆道。二、臂丛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穿斜角肌间隙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组成

3、臂丛的神经纤维反复编织,在颈部先后形成根、干、股;进入腋窝后形成三个束,即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分别位于腋动脉外侧、内侧和后方。臂丛的分支:胸长神经、胸内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一)肌皮神经 自外侧束发出,穿过喙肱肌。肌皮神经支配臂前群肌。(二)正中神经 由内侧束和外侧束各发出一根合成,在肱二头肌的内侧下降至肘窝,行于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部,经腕管入手掌。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前臂的分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前臂前群肌,在手部分支支配手鱼际肌(除拇收肌),第1、

4、2蚓状肌;正中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于手掌的桡侧2/3及掌侧面桡侧三个半指的皮肤。(三)尺神经 由内侧束发出,支配前臂前群的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小鱼际肌和拇收肌、骨间肌和第3、4蚓状肌,感觉纤维分布于手掌的尺侧1/3、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指和手背面尺侧二个半指的皮肤。(四)桡神经 发自后束,经桡神经沟下降。桡神经支配臂后群肌、前臂后群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臂及前臂背侧面皮肤和手背面桡侧二个半指的皮肤。(五)腋神经 由后束发出,绕过外科颈,支配三角肌等,感觉纤维分布于三角肌区和臂外侧面的皮肤。三、胸神经前支胸神经前支共12对,除第1胸神经的大部分前支参与组成臂丛、第12胸神经的部分前支参与组成腰

5、丛外,其余均不成丛,保留着节段性分布。第1-11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相应的肋间隙中,称肋间神经;第12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第12肋的下缘,叫肋下神经。四、腰丛 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的深面,主要分支有股神经、闭孔神经、股外侧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等。(一)股神经 经腹股沟韧带深面下行至股部,支配股前群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大腿前部、小腿内侧部和足内侧缘的皮肤。(二)闭孔神经 穿闭膜管至股内侧部,支配股内收肌群及,感觉纤维分布于股内侧面的皮肤。五、骶丛 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与第 5 腰神经前支合成的腰骶干以及骶、尾神经的前

6、支组成,位于骶骨和梨状肌前面,其主要分布有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等。坐骨神经 自梨状肌下孔出盆腔,经臀大肌深面至股后区,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沿途发出肌支支配股后群肌。胫神经 下行至小腿后区,分支支配小腿后群肌、足底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小腿的后面和足底的皮肤。腓总神经 绕过腓骨颈向前下,分为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分别支配小腿外侧群肌、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小腿的前外侧面和足背的皮肤。第二节 脑神经一、脑神经的一些基本情况1、脑神经的顺序、名称、性质等 顺序名称性质与脑相连的部位进出颅腔的部位嗅神经感觉性端脑筛孔视神经感觉性间脑视神经管动眼神经运动性

7、中脑眶上裂滑车神经运动性中脑眶上裂眶上裂(眼神经)三叉神经混合性脑桥圆孔(上颌神经)卵圆孔(下颌神经)展神经运动性脑桥眶上裂面神经混合性脑桥内耳门茎乳孔前庭蜗神经感觉性脑桥内耳门舌咽神经混合性延髓颈静脉孔迷走神经混合性延髓颈静脉孔副神经运动性延髓颈静脉孔舌下神经运动性延髓舌下神经管2、脑神经的纤维成份 根据其分布情况及功能,可分为4种神经纤维。即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见于、)。三、脑神经的分布 1、嗅神经 嗅细胞(在鼻腔嗅粘膜)的中枢突 嗅神经 嗅球(端脑)。 2、视神经 视杆、视锥细胞双极细胞视网膜节细胞的中枢突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间脑。3、动眼神经 (中脑)动

8、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支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动眼神经副核(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下斜肌支睫状神经节(换元)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4、滑车神经 (中脑)滑车神经核(背侧出脑)滑车神经上斜肌。5、三叉神经 分三支。 眼神经,为感觉性。泪腺神经(含来自面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于泪腺、上睑等处;额神经眶上神经,分布于额顶部皮肤;鼻睫神经分布于硬脑膜、眼眶、眼球、结膜、部分鼻腔粘膜、鼻背部的皮肤。上颌神经,为感觉性。眶下神经分布于下睑、鼻翼、上唇的皮肤;颧神经分布于颧颞部皮肤(含来自面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在翼腭神经节内换元);翼腭神经分布于腭、鼻腔粘膜、腭扁桃体;

9、上牙槽神经分布于上颌牙齿、牙龈。下颌神经:耳颞神经分布于颞部皮肤、腮腺;颊神经分布于颊粘膜、口角皮肤;舌神经分布于口腔底、舌前2/3的粘膜;下牙槽神经分布于下颌牙齿、牙龈、颏部、下唇的皮肤和粘膜;咀嚼肌神经支配咀嚼肌(属运动性,包括咬肌神经、颞深神经)。 6、展神经 (脑桥)展神经核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7、面神经 舌后1/3味觉经舌神经入脑,至孤束核。 上泌涎核发出的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神经纤维),经鼓索(面神经的分支)至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上泌涎核发出的另一部分内脏运动纤维经岩大神经,至翼腭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泪腺、腭和鼻腔粘膜上腺

10、体的分泌。面神经核发出的躯体运动纤维在腮腺的前缘形成5组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支配表情肌。此外还有一部分躯体运动纤维经蹬骨肌神经支配蹬骨肌。 8、前庭蜗神经 包括前庭神经、蜗神经:前庭神经节是由双极神经元胞体组成,其周围突分布至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中枢突形成了前庭神经入脑。蜗神经节也是由双极神经元胞体组成,其周围突分布至螺旋器,中枢突形成了蜗神经入脑。 9、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的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咽、鼓室、咽鼓管、软腭、舌后1/3粘膜、颈动脉窦、颈动脉球;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后皮肤。内脏运动纤维来自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腮腺。躯体运动纤维来自疑核,支配

11、茎突咽肌。10、迷走神经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腔脏器(至横结肠)的粘膜;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硬脑膜、耳廓、外耳道皮肤。躯体运动纤维来自疑核,支配咽喉肌。内脏运动纤维来自迷走神经背核,在器官内和旁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支配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的运动和分泌。11、副神经 来自疑核神经纤维支配咽喉肌。来自脊髓颈部神经纤维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12、舌下神经 支配舌内肌和舌外肌,舌下神经的神经纤维来自舌下神经核。第三节 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是指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处的周围神经部分;分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部分。一、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不受主观意志的控制,又称自主神经或植

12、物神经。植物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特点有:内脏运动神经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及腺体等;内脏运动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有两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发出节前纤维)和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植物性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以神经丛的形式分布;无髓细神经纤维;效应器不受意识控制。(一)交感神经1、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颈8或胸1至腰3节段的脊髓灰质侧角,神经元的轴突形成节前纤维,随脊髓前根和脊神经、白交通支至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节 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可分为椎旁节和椎前节。椎旁节纵行排列于脊柱两侧,有22-25

13、个节,节与节之间借节间支相连,形成交感干。交感干在颈段有三个节,即颈上节、颈中节和颈下节,颈下节常与胸1交感节合并成星状神经节;交感干在胸段有11-12个节;腰段常有4个节;骶段有4-5个节;在尾骨前方左、右交感干相遇形成一个共同的尾交感节或称奇节。椎前节位于脊柱前方,有腹腔节(位于腹腔干根部的两则)、主动脉肾节(位于肾动脉根部)、肠系膜上节和肠系膜下节(均位于同名动脉的起始部)。交通支 连接在交感干神经节与脊神经之间,可分为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节前纤维发自脊髓C8-L3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有三种去向: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在交感干内先上升或下降后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

14、旁节;穿过椎旁节,组成内脏大、小神经至椎前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也有三种去向: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并随之分布到相应的区域;伴血管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分布所支配的器官;直接到所支配的器官。2、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 有三个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有三个去向:经灰交通支伴颈神经分布至头颈部及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至邻近的血管形成血管丛,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丛、椎动脉丛等;直接形成神经,心上、中、下神经等。(2)胸部 胸交感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有三个去向。经灰交通支伴12对胸神经分布至胸腹壁血管、汗毛腺、竖肌等;上5对胸节发出分支形成丛,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心丛等。(3)腰部和盆部 同颈部和胸部,也有三个去向。(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核)和脊髓骶24节段的副交感核,由此发出的节前纤维,随有关的脑神经(、)和第24骶神经(经盆内脏神经),至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神经元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主要区别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周围部的神经节的位置不同;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长短和分布比例不同;分布范围不同;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四)内脏神经丛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性神经互相交织形成内脏神经丛,有心丛、肺丛、腹腔丛、盆丛等。二、内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