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23938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天山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背景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单位11.2项目概况31.2.1建设项目31.2.2建设规模与目标31.2.3主要建设条件41.2.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4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62.1概述62.2云计算的概念及特点62.2.1云计算对新媒体时期广电资源配置前瞻62.2.2云计算在广电与互联网、通信领域的差异82.2.3新媒体时期广电资源特点92.2.4云计算对广电资源配置的应用前瞻102.3 建设背景162.4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162.5建设目标与任务17第三章

2、市场分析183.1云计算的核心理念193.2云计算的目标同样是广电网络的战略目标193.3云计算的工作原理也是广电网络履行使命的有效途径193.4云计算的应用场合203.5云计算的主要实现形式:SaaS、PaaS和LaaS203.6分布式云备份可以整合广电网络的计算资源、实现异地双活灾备213.7“哑管道”问题和“端管云”22第四章云计算平台中心设计方案234.1设计原则234.2设计方案254.2.1云计算平台254.2.2新媒体时代播控平台284.3总体架构324.3.1内容平台(多媒体资产管理平台)334.3.2服务平台344.3.3内容分发(CDN)网络404.3.4家庭网络434.4

3、.业务系统444.4.1运营支撑系统444.4.2 计收费与对账系统454.4.3 合作伙伴管理系统464.4.4 用户管理系统464.4.5 用户行为统计分析系统464.4.6 广告投放系统524.4.7 中心客户服务系统544.4.8 数据挖掘和推荐554.5天山云平台建设584.7服务器系统设计624.7.1设计原则624.7.2服务器系统选择的依据634.7.3需求分析644.7.4性能测算654.8存储系统设计664.8.1设计原则664.8.2主流存储技术比较及建议664.8.3 Raid类型配置建议694.9备份策略704.10网络系统设计714.10.1设计原则714.10.2

4、安全保障体系72第五章运营及保障机制765.1运营机制765.1.1运行管理机制765.1.2信息资源管理机制765.2运行管理制度77第六章项目预算经费786.1总投资概算786.2投资概算明细796.2.1服务器分类796.2.2分类明细80第七章风险分析及控制82第八章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858.1经济效益858.2社会效益85第一章 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天山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1.1.2项目单位1.1.2.1项目单位简介项目承办单位: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原新疆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国资委委托自治区广电局监管的国有文化企业。新疆

5、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新疆有线电视台、乌鲁木齐市有线电视台和各地州有线电视台,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30日,自2003年起通过全疆广电网络整合,各地州有线电视台经转企改制、整合、重组为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公司许可经营项目:有线电视工程网络传输的设计、安装及经营管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业务;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住宿;卷烟的零售;定型包装食品、饮料的销售(上述经营项目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一般经营项目:广告的制作、发布及代理,网络软件的开发及技术服务;广播电视及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及咨询;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研制、生产与销售;机顶盒的销售。在国内同行业达到先进地位。1.1.2.2项目单位技术基础和优势

6、公司员工1500人左右,平均年龄35岁;77.7%拥有本科及大中专学历;33.4%具备各类专业技术职称;十多名Cisco认证的网络工程师、网络维护工程师和网络设计工程师。拥有全疆唯一一名获得CCIE双认证的互联网络专家。自2007年起,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全疆范围推进网络双向化改造和数字化转换。公司按照国家制定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技术规划要求,采取“先双向改造,后整体转换”的方针,在2010年年底前先后完成了乌鲁木齐、昌吉、哈密、阿克苏、阿勒泰、吐鲁番等10多个城市的网络双向化改造和数字化转换,这些城市的网络双向化覆盖率达到100%,超过了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

7、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广发200957号)中“到2010年底,全国大中城市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的要求。到2011年底,全疆其余城市网络双向化改造和数字化转换工作也全面完成,新疆广电网络公司已经实现全网双向数字化,具备“三网融合”全业务运营条件,成为自治区“三网融合”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9月公司顺利通过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乌鲁木齐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的验收。2012年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新疆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文化企业。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1、对企业的基本特点和发

8、展规划进行说明和总体研究; 2、对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项目规模;3、对产品方案和产品技术进行论证,确定产品水平;4、进行项目的总投资估算、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财务及经济评价;5、提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结论。1.2项目概况1.2.1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天山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建设时间:2012年1月-2013年12月项目建设单位: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1.2.2建设规模与目标天山媒体云开发与应用平台项目建设通过高效整合包含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在内四大传统媒体,缔造全新媒体形态。开展基于广电网络的数据和语音业务,为数字电视用户提供

9、宽带和通信服务。在提供视频点播、互联网和可视通话服务基础上,吸纳社会力。以简单、快捷为目的,使客户得到更好的业务享受和体验。针对IPTV、OTT、互联网等视频服务竞争内容提供方,稳固广电行业其所固有的媒体传播特性,结合新型技术,建设基于云服务的综合性媒体、信息、应用平台。采购各类服务器、存储、负载均衡设备构建云计算虚拟化平台,依托“天山”媒体云组建视频云数据仓库形成200T以上的媒体存储容量,开发内容生产管理、智能终端跨屏等软件形成大数据管理云平台。1.2.3主要建设条件该项目建设地点分为两个区。核心技术区建设地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哈密路330号。实验体验区建设地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民路

10、15号。该项目基本的核心设备都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哈密路330号,作为后台支持核心技术区;实验体验区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民路15号,实验体验区实验室主要是一些节目的展示及展示所需的物品。核心技术区作为后台支持,实验体验区负责前端呈现,届时项目建成,实验体验区实验室可让参观的领导及客户群体验不一般的感受及效果。1.2.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该项目投资天山媒体云开发平台主要为应用系统提供平台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持服务,需构建强大的计算及存储中心。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其中包括:设备投入:1570万元;应用平台建设:2565万元;电视支付二期:80万元;电视商城:80万元;增值云应用550万元;智能

11、EPG及新媒体广告形态355万元。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480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400万元。目前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负债率低,流动资金充足,项目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无经济压力和困难,无经济方面的风险。国家经济长期增长,信息化收入逐年提高,对云计算平台运用的要求也在增加。目标市场经济环境势必向好的方面发展,经济环境风险较低。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名称数量备注总投资5200万元其中:1、设备投资1570万元 2、应用平台建设2565万元 3、电视支付二期80万元 4、电视商城80万元 5、增值云应用550万元 6、智能EPG及新媒体广告355万元103第二章 项目背

12、景及建设必要性2.1概述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云计算正一步步走进人们的视线,成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新技术。在互联网领域,云计算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最早提出云计算概念的主流公司纷纷开发出了不同的云计算产品线,例如Amazon的弹性计算云、谷歌的App Engine、IBM的“蓝云计划”等;而电信运营商也较早认识到云计算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如何应用云计算解决现存问题、支撑未来业务发展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思考与探索,如美国电信巨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推出Synaptic Hosting网络托管云计算业务,已成功为美国奥委会网站提供了奥运会期间所需的计算和存储服务;我国的中国

13、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也分别启动了自己的“大云1.0系统”、“e 云计划”、“互联云计划”,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电信业务。近年来,随着我国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在NGB建设全面展开的新形势下,广电也已开始着手应对云计算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毋庸置疑,云计算能够使广电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但如何“化云为雨”,仍是我们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2.2云计算的概念及特点2.2.1云计算对新媒体时期广电资源配置前瞻对于云计算的概念源起普遍认为始于2007年IBM和Google的并行计算项目,而在云计算的概念界定上,学界缺乏统一的说法。目前较为通用的说法认为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

14、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一种理念。它的核心实质是通过网络将大量成本相对较低的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整系统,并借助IaaS(基础设施服务)、PaaS(平台服务)、SaaS( 软件服务)等先进的商业模式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中心。这个中心的结构体系随着终端用户的应用需求不断变化而随时调整,并把中心的这种强大的计算能力发送到所需要的终端用户手中。基于上述定义的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1.超强的计算能力和高可靠性“云”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

15、万台服务器,Amazon、IBM、微软、Yahoo等的“云”也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由超大规模服务器搭建的“云”不仅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也使计算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云计算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加精确。2.虚拟化和高扩展性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也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并且,“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以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云计算也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