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234893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与前瞻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开展。本文以第一届至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所收论文为依托,从重大的进展、明显的缺乏、乐观的前景三个方面进展讨论。一、重大的进展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根底,是因为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论上探究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历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假设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如今世界上

2、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朱德熙,1989如今,“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根底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根底理论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那么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考虑,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胡明扬是其代表。然而,框架虽然

3、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非常深化。真正称得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假设说,一个理论研究非常薄弱的学科,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面世。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殊对象的深化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细科学开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底,是后备力量,分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

4、学经历的问题。四年之后,盛炎、沙砾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盛炎、沙砾,1993到了1995年,我们对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研究的内容那么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的角度,要研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从“教的角度要研究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醒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内在规律,以便指导教学理论。?纪要?,1995只有研究对象明确,才能产生具有指导意

5、义的详细的研究成果。我们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别开展学科理论研究、汉语本体研究和方法论研究。3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点。既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汉语的学习和教学问题,那首先要把“学什么和“教什么研究清楚。所以,第一位是汉语本体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上不同于一般的汉语研究。在汉语本体研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进展汉外语的比较,从而找出学习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起来困难的地方。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汉语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就是难点。王力,1985研究语法构造,研究语音规律,对本国人来说,一般规律也就够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只掌握一

6、般规律是学不会汉语的,常常一用就错,这种错误往往启发研究者去注意中国人自己不容易想到的问题,于是促使我们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这种从教学中开掘的研究课题,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研究的独特视角。其研究,不仅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也对现代汉语研究起了促进作用。在汉语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李英哲、柯彼德、陆俭明、邓守信、王还、刘月华、赵淑华、佟秉正、舆水优等。至于研究“教和“学,与其他语言作为外语教学是有共性的。这也就是在创始阶段,我们不断引进、介绍各种外语教学法的原因。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已经很多。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无疑应该借鉴

7、国外先进的教学法,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但在研究汉语教学法时,正如张清常先生所指出的:“一不能忘记汉语本身的特点,二不能忽略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千百年经历的合理成分,三不能无视国外某些教学法它们一方面显示其优越性另一方面却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的这种缺陷。张清常,1990这是非常中肯的话。下面我们对教学法研究略事回忆:1985年第一届国际汉语讨论会上,汉语教学法研究与国际上交际法原那么盛行一时一样步,并开始探究构造与功能相结合、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子。1987年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教学法研究不断创新,预计有可能形成“构造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法新路子,并向综合教学与分课型教学相结合的新形式

8、拓展。1990年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人们对教学法又有了新的考虑,以历史的态度对以往的教学法进展冷静的分析和科学的总结,从而发现如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完好的唯一可行的,而且可以普遍适用的。应该更加充分地考虑到不同的语言教学目的和不同的教学阶段对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普遍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存在的,?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各有千秋?美杨觉勇一文代表了这种思想。到了1993年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吕必松总结到:“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才能,已成了各种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共同目的,这也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不可逆转的一种开展趋势。吕必松,1993没有一

9、种教学法是全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法是毫缺乏取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今后,我们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历,兼采众长,摒弃其短,探究汉语教学的新路子。在详细的研究方法上,近年来在研究中比较注重教和学的调查研究,注意统计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创造条件搞各种教学试验等科学的方法。4研究领域正在拓宽。语言教学的研究,是受语言理论研究制约的。8090年代,国外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乔姆斯基的理论已经不似7080年代那样风行一时,代之而起的是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潮流所及,社会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的研究

10、,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开始是关注汉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的介绍,继而进入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开始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领域。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民族形式,深化研究并在语言教学中引入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才能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胡裕树等,1989不同的语言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文化差异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障碍之一。近年来,关于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排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讨论,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之一。研究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文化比照,主要是以汉语为背景的中国文化和以英语为背

11、景的欧美文化、以日语为背景的日本文化的比较;另一个是在汉语教学中注入文化内容的研究。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都与语言学习和教学直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1995讨论了终究哪些文化因素最有可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文章认为,在语言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把语言课上成文化课。这篇文章廓清了在汉语教学中注入文化内容的一些不够明晰的认识,有助于大家形成共识。总的看来,语言和文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讨论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比较多,讨论汉民族文化对汉语学习影响的文章还比较少。领域虽已打通,深化下去还值得讨论。5研究成果非常可观。

1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本体研究成绩尤为突出,这是汉语研究专家与对外汉语教师亲密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对外汉语教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开拓了汉语研究点,它受到汉语专家热情的关注,从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提供帮助;而对外汉语教师,掌握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与难点,从那些中国人习焉不察的问题中,小处人手,大处着眼,开掘带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表达了学科的特色,为汉语研究做出了特殊的奉献。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篇章、汉外语比照以及与汉语教学有关的文化因素的研究中,语法研究又占更大的比重,在前四届讨论会的论文选中,有关汉语本体研究的论文共160篇

13、,占全部论文总数363篇的44,而其中仅语法研究的就有90篇,又占总数160篇的56。这些论文涉及以下三类内容:一是从宏观上研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路子,讨论浯法教学的改革。二是针对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深化分析语言事实,开掘语言规律。三是在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与描写等方面进展了有益的探究。这种研究的势头,与8090年代中国语言学界的语法研究不无关系。近年来,中国的语法研究异常活泼,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硕果累累,新人辈出,成为语言学科各个部门中开展最快的一个。龚千炎,1996影响所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语法研究,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研究特色:一是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涉及到传统语法、构造主义语法、功能语法

14、等。二是表达了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特别是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形式与意义亲密配合,交互验证的研究方法,深深地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三是结合汉语与外语的比较,深化开掘汉语的特点,浸透着理论的考虑。在教学研究方面,对汉语诸要素教学的研究更深化、更详细,有不少新的教学设想,得出不少有教学参考价值的结论。通观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可以说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都不断有新的进展。首先,对“构造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路子,根本上形成了共识;其次,进一步明确丁以总体设汁为主导的教学过程的四大环节。对各个语言教学环节和各种浯言技能训练的研究,更有理论的深度,对教学也更具指导作用。对于各种语言技能从设课

15、到训练,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标准。最后,建立并在不断地完善有效的汉语程度考试系统等等。自1987年中国对外汉语教材规划会以来,对外汉语教材建立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几年来编出了上百种不同类型、不同课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色的汉语教材,可谓洋洋大观。在这些教材中,大都能较好地表达汉语内部的构造规那么,并带有不同的教学法理论倾向,应该说各具特色和优势。杨庆华,1995对外汉语教材的建立与开展,实际上反映了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理论的探究。今天,更新教材的呼声日高,我们期待着新一代教材的尽快问世。学会成立以来,研究的重点开始由“教转向“学。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直接影

16、响着教学程度。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对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分析,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的描写,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偏误分析及中介语研究,外国人学习汉语行为过程的调查与实验,以及对课堂上师生之间互相作用的观察研究,等等。学习规律研究中提出的假设干理论、形式和假设,对促进汉语教学研究由“经历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总的说来,研究成果应该重视,值得提及。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一条全面表达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教学路子,世界各国的同行们都处于探究过程中,力求逐渐加深认识,不断地改进处理方法,争取良好的教学质量。吕必松,1993这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二、明显的缺乏1关于学术方向。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指出:“由于近年来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