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232013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doc(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资料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王杜小学目录一年级-3二年级-14三年级-29四年级-33五年级-45六年级-57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5)及课后“做一做”。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

2、列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1设情引课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欢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2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3汇报结果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生3: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它的

3、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顺序。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欢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4引入生活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随着教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5揭示课题师:看来规律的用处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

4、书:找规律)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1观察主题图师:其实小博士班的同学也比较喜欢小青蛙呱呱布置的教室,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书上主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找出不同的规律。3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学生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如:学生答出灯笼的排列有规律)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生:是一紫一黄、一紫一黄、一紫一黄的排列的。再指名学生回答,在第二名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这些

5、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师:对,这组灯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重复出现的。(在教师讲解的同时,电脑上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逐个闪动。)4同桌说说四组规律同时在电脑上出现,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他们的排列规律。三、连闯三关,应用规律师:小博士班的同学要带大家一起来这间漂亮的教室里参加一场智力竞赛。1涂一涂由四人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分配一道,共同完成,实物投影订正。2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学生独立表演。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3(1)找一找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不同的声音表演出了不同的规律,看来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那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生1:我身上

6、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也是有规律的。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2)帮帮他师:老豆博士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买了一块花布想做窗帘,但买回来之后又觉得这块布缺花边,所以他想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规律帮他设计一种花边,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用彩笔画的,还有拿各种形状的纸片贴的。(用实物投影展示一部分作品,学生互相评价。)四、全课结束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

7、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教学准备:准备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准备10个1分硬币,10张一角纸币、硬币。教学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导人新课。说: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2认一认。(1)说:每个小组都发给了你们一个盛钱的小箱子,我们称它为小小银行,请你们到小小银行里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下面请小朋友相互介绍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钱。(

8、适时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2)小结:我们已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其中1角、2角、5角这些都是几角的钱,1分、2分、5分这些都是几分的钱。平时小朋友讲的1块或几毛,是地方话,1块应该说成1元,几毛应该说成几角。 一年级数学下小小商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学器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民币。教师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这节课的准备工作。

9、1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学游戏,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商店。 2同学们有的要扮演售货员,有的要扮演顾客,有的要扮演废品回收员。 3商店里的商品需要我们自己准备,请大家把平时经常使用的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带来一些作为商品。 4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要自己制作。价格你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到,例如,可以到商店去调查一下,可以问问你们的家人,还可以查一查书本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 1今天的教室布置的漂亮吗?(教师参考教科书上的样子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商店的样子。把学生座位绕教室三面摆放,一方是玩具柜台,左右两边分别是学习用品柜台、废品回收站和生活用品柜台) 2这些物品中哪些是玩具,哪些是学习用品,

10、哪些是生活用品?我们给它们分分类。(请四名学生分别选出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可回收的物品,摆放在相应的柜台上) 二、新授活动准备 1请读一读物品标签上的价格,看看你喜欢的商品是多少钱? 2你要买什么商品? 3应该去哪个柜台购买?活动示范 1谁来扮演顾客,谁又来扮演售货员呢?(选出购物示范学生两名) 2教师问顾客:你喜欢什么商品?准备去哪个柜台购买?(买什么) 3你喜欢的商品标价是多少钱?(读价格) 4你手里有多少钱?怎样付款?(算付款) 5教师问售货员:顾客拿出了多少钱?他要买的商品是多少钱?(读价格) 6你要找多少零钱给他?(算找零)教师请其他学生观察这两名学生如何进行商品买卖,在买卖过

11、程中有什么步骤。 三、开始活动 1活动要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 2卖易拉罐和矿泉水瓶的同学要检查废品回收员有没有算错一共应该付多少钱。 3售货员要看清顾客付款对不对。 4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合伙购买。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买商品及开展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四、活动汇报活动结束后,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汇报。 1你在活动中碰到了

12、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2大家讨论一下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呢? 3抽取几名顾客进行汇报。 a你原来有多少钱? b买了哪些东西? c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d原来的钱数减去花去的钱数等于剩下的钱数吗? 4抽取几名售货员汇报结果。 a一共卖出多少东西? b收入多少钱? 5请废品回收员汇报。 a数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和多少个矿泉水瓶,付出多少钱。 b付出的钱等于所回收物品的价钱吗?教师要利用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活动讨论 1把你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互相听听大家的购物过程。 2购买相同价钱的商品有没有不一样的付款方法,分别是怎么解决的? 3售货员在一起讨论今天你卖的商品是怎么计算找零的? 六、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 2你有什么收获?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做简短小结:一方面我们复习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进一步熟练地运用百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活动,我们还可以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学习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