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22366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一文体知识1. 记叙文1 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 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 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中心;2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情况下,六要素 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3 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猫;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紫藤萝瀑布;4 方法 叙述:对事物原委、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是基本的表达方式;

2、 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a.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 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c. 细节描写:具体生动 夹叙夹议:记叙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书法和表达;a. 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b. 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5 叙述方式 顺序记叙:a. 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b. 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 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倒叙a. 先写结局,再追述事情的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b. 把后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写;c.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

3、重点,增强表现力; 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件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2. 说明文1 定义: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 用简明、准确的语言 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2 特点 内容上的知识性、科学性 结构上的条序性 语言上的简明性3 分类 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事理说明文阐述事理 平实性说明文丨文艺性说明文按照表现手法的不同4 说明对象5 说明顺序事物事物说明文事理事理说明文6说明方法:举说例明子事物、的下发定生义、发列展数过据、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引资料作诠释、摹状貌等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工艺事物的内部结构说明语嚳

4、用.建筑平的方位、布局从现象到本从整体到部定逻辑议论文从原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从概括到具从特点到用 广由浅到 认识顺序由近到内容具体到理论I结构具有到抽政治论:语义的有概括政治论论点:是作者立议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J按论证方符合客立观实际,表意正确 举例论b.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体裁;4.特点分类要特点论证c.的结构驳论具有邂明地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式解决问题结式式准确、中肯、鲜、实二:=f应用语言其丿应用文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契据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 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

5、、交流感情的工具, 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 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二体裁常识1. 小说1 小说的概念及三个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 ,塑造多 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深刻地反映 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简称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 ,小说所刻画的人物 被称为“典型形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

6、有:心理描 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起着展示人物性格、 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 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 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2 小说的分类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古代小说题材: 志怪小说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 传说,如搜神记; 轶事小说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淡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的一 种小说; 传奇小说是

7、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其源出于六朝“志怪”,一般 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吸取 题材的宝库; 话本小说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内容 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用于传授他人;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它 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 划分为若干回 ,并多用对偶句式做回目,揭示本回内容;每回开头常有诗词;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 而止,留下悬念; 谴

8、责小说以揭露社会弊病,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 的一类小说的总称;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演义小说是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 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概括史书、传说, 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3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 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 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2. 散文1 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 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能够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2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 见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 ,即以抒

9、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 胸臆法;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这种说理常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 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3 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意境深邃;“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文章所借助的某种形象; 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散文的主题 深刻; 语言凝练;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又简明而生动、言近而旨 远 , 往往带有哲理; 表现手法灵活, 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10、也可以 夹叙夹议, 状物写景;3. 戏剧1 戏剧和戏剧文学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 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揭示社会矛盾 ,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立 的艺术样式;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成,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 指话剧;话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 文学体裁的一种;2 戏剧文学的内容 我们在初中阶段所讲的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体指的就是剧本 ; 它分为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 舞台提示;这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 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及人物、心理情绪、动

11、作、上下场 等, 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等多种作用; 人物语言; 即台词, 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3 戏剧的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戏剧和正剧;4 戏剧的特点 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事件高度集中的原则; 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剧本主要运用人物语言来塑造形象 ,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人物语言具有 口语化、动作化;5 元杂剧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代“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 展成长起来的,分小

12、令、套数二种,小令是一只单调的曲,简短精炼,在格律上 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 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连缀起来的组曲 , 又叫“散套”“套曲”;全套 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叙夹议;杂剧 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 分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曲词由 散曲中的套曲组成 , 供演员歌唱之用 ;每折由一人独唱, 其他演员只有对白; 科介是动作、表情;结构上是“四折一楔子”, “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 联系情节的;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4. 诗歌1 诗歌的概念诗歌是我国最早是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13、, 源于原始人民的劳动呼声, 是一种 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 用凝练的语言、充 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 一般 以“行”为单位 , 分行排列 ;2 诗歌的基本特点 高度的概括性,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饱含着浓烈的感情, 诗歌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形象性, 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 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 感情;诗歌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3 诗歌的分类I田园诗4诗歌意按题材山水诗讽喻诗月亮古诗中的月亮叙事乡白通过对具体人往往画面的思亲,,引发离愁别绪和思想之愁,如诗歌明 歌月清宵立,忆

14、弟看云白明月,低头思故发诗人的思想感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格眠軒按表达方I自由诗思人就更多了,如张九龄的诗思君如满月借助夜物描辉“海上生明月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是借白云明月 ,寄托对友人的怀念;至于对月,天涯共此时”,J水 在中按古代诗歌里水和绳绵的愁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民歌民“自是四生言长古恨诗水:长出东现”最用早东诗流经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汉子代如古“诗浮十云九游首子意,落日故人情” 歌杜甫行官军收河南 古诗中以折柳表惜别;由于五言绝句王之涣登登鹳雀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 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 r五言律诗杜甫春望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 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代指游子、漂泊,古体浮 送友人 体柳树相送;这一习俗于汉而中之情; 国丿 古情; A诗:成熟标言题诗有:成的于五言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黒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余r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小的繁华已荡子无存新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 衣巷已失去又称的词余堂”皇散夕阳映天着破败秋凄凉的巷口 ;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