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操作流程目录.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221185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操作流程目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操作流程目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操作流程目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操作流程目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操作流程目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操作流程目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操作流程目录.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护理操作流程十项目 录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2耳针法操作流程图4二、水针法5水针法操作流程图7三、艾条灸8艾条灸操作流程图10四、拔罐法11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13五、穴位按摩法14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图16六、刮痧法17刮痧法操作流程图19七、熏洗法20熏洗法操作流程图22八、湿敷法23湿敷法湿敷法操作流程图25九、涂药法26涂药法操作流程图28十、中药保留灌肠法1-曲阜市中医院 护理部 Nursing care department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

2、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3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4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5 .心理状况.二、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三、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四、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

3、定.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5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7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8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3.使用耳针法

4、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曲阜市中医院 护理部 Nursing care department耳针法操作流程图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耳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评估 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胶布、探棒、弯盘等 物品准备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患者准备 遵医嘱核对穴位,手持探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敏感点 定 穴 消毒局部皮肤 选针后,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针对准穴位刺入,深度以刺入软骨而又不穿透为度。留针,或用菜籽小方块胶布固定在

5、耳穴部位,酌情留置数日消毒皮肤 进针行针 患者是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 观 察 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消毒,防止感染起 针 安排舒适体位,告知患者留针后应注意的事项,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整 理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耳针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记 录 曲阜市中医院 护理部 Nursing care department二、水针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穴位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3.对疼

6、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二、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三、禁忌证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2 .局部皮肤有感染、瘢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四、告知注射部位出现疼痛、酸胀的感觉,避免着水,以免感染.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无菌注射器及针头、砂轮、皮肤消毒液、镊子、棉签等.六、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 .取合理体位,协助松解衣着,暴露局部皮肤,注意保暖.3 .遵医嘱确定注射穴位,测试患者局部感觉及反应,消毒局部皮肤.4 .术

7、者手持注射器(排除空气),另一手绷紧皮肤,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用针刺手法将针身刺至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得气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液缓慢注入。如所用药量较多,可于推入部分药液后,将针头稍微提起后再注入余药.5 .药液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轻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注意观察用药反映.6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2.按医嘱处方进行操作,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和注射的深度。注射药量遵医嘱而定.3.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

8、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4.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操作前检查注射器情况。注射器的处理按消毒隔离规范要求执行.曲阜市中医院 护理部 Nursing care department水针法操作流程图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评估 治疗盘、针盒(皮内针)、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胶布、弯盘等 物品准备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皮内针注射部位,保暖.患者准备 遵医嘱,选择穴位 定 穴 消毒局部皮肤 图钉型:用镊子夹住针圈,将针尖对准穴位,沿着皮肤刺入,针柄留在皮肤表面麦粒型:用镊子夹住针身,对准穴位横刺入皮内,针身埋入皮内消毒皮肤 进针 将留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