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精品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217575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精品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精品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精品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精品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精品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精品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精品 苏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精品 苏教版必修1一、基础知识(1-5题各2分,6、7题各4分)1、下列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沉溺(n)舟楫(j)句读(du)六艺经传(zhun)B.麻痹(b)阿谀(y)跬步(gu)木直中绳(zhng)C.戕(qing)默契(q)约槁暴(p)跂而望矣(q)D.符箓(l)骐骥(j)参省(xng)生非异也(xng)答案:B(跬,ku)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和现在的用法

2、相同C全都相同 D和现在的用法相同答案:A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取之于蓝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不同,不同。D.相同,相同。答案:于:从比;而:表并列表转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斗折蛇行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答案:C水,名词作动词,游泳。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5、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

3、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1)a. 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2)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 b. 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A(1)a (2)a B(1)b (2)b C(1)b (2)a D(1)a (2)b答案:C6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语文”为话题,运用“是字句”,再写五个句子。(4分)例:文化是汉字,是唐诗宋词,是滋润着中华山水神韵的国画,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第一书法,是名家梅兰芳先生的悠扬

4、的唱腔。语文是 , , , , 。答案:语文是沁园春,是水调歌头,是徐志摩笔下的那条水草,是枫桥夜泊、夜半钟声,是林黛玉葬花时的一袭凄婉。7、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选取两个作品,用里面的两个人物表达对“幸福”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4分)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答案(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二、阅读鉴赏(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5、,完成811题。(8-10题各2分,11题6分)韩 愈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

6、先生出道州,不果留。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注】选纪:计算。

7、司业阳先生城:太学司业阳城;司业,官职。阳城,人名。朱泚这乱:唐德宗建中四年,泾原军朱泚反叛唐朝。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 齿:争论。B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 撰次:编写。C于是太学阙祭酒 阙:通“缺”,空缺。D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 流:传布。答案:A(齿:并列。)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何蕃纯孝仁勇的一组是 ( )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 京师诸生以荐蕃名为文说者,不可选纪初入太学,岁率一归 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 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A B C D答案:A(表现何蕃学

8、成行尊,才学过人,受人推举表现何蕃纯考 表现何蕃仁 表现何蕃勇。)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卿大夫知道何蕃的很多,但是都没有在礼部官。在礼部的官吏又多与何藩不合,所以最终何蕃也没能在礼部任职。可见政治的腐败。B何藩因为双亲老迈,所以辞别诸生要想归家,众人请求国子太学的司业阳城挽留何蕃,却因为阳城出任道州,没有挽留得住。C有人并不认可何蕃是仁勇之人,欧阳詹生表示了反对,认为太学诸生想要跟从叛军作乱时,因为何蕃的叱责而止,所以认为何蕃是仁勇之人。D将要下雨,无论高低河川沼泽溪流的水气都会上升,即使处于低处的湖沼也会有施展抑负的一天。何蕃居于下位,他能替人作好事,

9、却不能广及众人。可见贫贱之士也是需要时机的啊。答案:C(由“斯其所谓仁欤”可见大家已经认可了何蕃之仁,只是质疑其勇,故“有人并不认可何蕃是仁勇之人”错误。)1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3分)译文: (2)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3分)译文 (1)(何蕃)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父母阻止了他;这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父母又阻止了他;没有回家已经五年了。何蕃,至孝之人,忧虑双亲年老而无法

10、克制心情(放心不下)。(率:大约;间:乃;才;闵:忧虑、担心;不自克:无法克制自己的心情(放心不下)。各1分。)(2)(何蕃)何蕃在太学,诸生不做不仁义的事,埋葬无家可归的死者,怜悯那些遗孤把他们养育起来,大小好事,一定努力而为,这大概就是所说的仁爱吧!(“不为非义”1分,“葬死者之无归”句式1分,“字”1分,“惠之大小,必以力复”1分,“其”1分)附:参考译文(唐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贤才不得重用而埋没,太学生何藩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实例。韩愈在这篇传记中,表达了沉痛的惋惜之意)太学生何蕃进入太学有二十多年了。年年应进士考(被推举参加礼部进士科考试,称为“举进士”,学问深厚品行尊贵,众多太学生尊

11、崇称誉他。不敢和他相比较(齿:并列),共同向助教、博士说起何蕃,助教、博士用文状向司业、祭酒(皆官名)陈述申报,司业、祭酒编写(撰次,编次)何蕃的众多品行照然(群:众,众多;焯焯:显著,昭然)的事件,多达几十件。何蕃因此晋级礼部(主管考试的部门),又因此被天子知道。京师众生因为荐举何蕃而写文章的人多到无法计算。知道何蕃的公卿大夫多得不得了(比肩:一个挨着一个,形容从多),但无人在礼部当官。在礼部为官的,大多与何蕃不合,因此无所作为。(政治腐败可见一斑)何蕃,淮南人,父母都健在。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父母阻止了他;这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父母又阻止了他;没有回家已经五年了。何蕃,

12、至孝之人,忧虑双亲年老而无法克制心情(放心不下)。一日,行礼离别诸生要返回和州供养父母,诸生不能劝阻,就将何蕃关在空房间中。在这种情况下太学六馆的士人一百多人,又将何蕃美好的品行向太学司业阳城先生陈述,请他发布命令挽留何蕃。在这个时候太学空缺了祭酒(的职位),适逢阳城任道州刺史,没有挽留得住。欧阳詹说:“何蕃,仁爱勇敢的人。”有人说:“何蕃在太学,诸不做不仁义的事,埋葬无家可归的死者,怜悯那些遗孤把他们养育起来,大小好事,一定努力而为,这大概就是所说的仁爱吧!何蕃看起来没有什么勇气。相貌平常,我不知道他的勇敢表现在哪里。”欧阳詹说:“朱疵作乱,太学诸生发动起来想要跟从他,来请何蕃出面,何蕃正色

13、叱责他们。太学六馆的士子不跟从作乱,这不是他的勇敢吗?”可惜了啊!何蕃居于下位,他能够替人做的好事不能广及众人。这就好象水成为了湖泽,没有成为河流!河流地势高,湖泽地势低,地势高的流动,地势低的停止,所以何蕃的仁义,布满了内心,施行于太学,善行积累得多,施行到的地方却不远啊。天将下雨,水气向上蒸腾,无论高低的河川沼泽溪流水气都会上升,这样那么即使处于低处的湖沼也会有施展抱负的一天!大约是需要等待那水气上升的时机吧!所以大凡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然后能有所成就,哪里只有何藩而已呢!我因此写这篇文章,不要让何藩的事迹被埋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共16分) 读书断想读书可以怡情悦性,解闷消愁;也可以探赜索隐,借以增长智能。打开书,那些啼叫着的文字,会扑棱棱地飞进我们的灵魂,教我们以种种美的飞翔方式读书是一种聆听。每本书都是一个寂静在那里的生命,每篇文字都是一人的倾诉和呐喊。面对先圣今贤娓娓道出的精致美文,聆听那些足以启人心智的教诲良言,参悟那些醍醐灌顶的人生哲理,会使无知、愚钝、猥琐而粗糙的我们羞愧自省。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学问、眼光、见地,更有作者人格的魅力、风骨的傲然和境界的高远,这些难以寻觅的稀有元素,在潜移默化中都有可能融入我们的血肉,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从而厚重我们有限的生命历程,茁壮我们浅薄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