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试验教程(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21488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0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试验教程(1)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微生物学试验教程(1)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微生物学试验教程(1)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微生物学试验教程(1)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微生物学试验教程(1)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试验教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试验教程(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内容提要微生物学实验是配合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编的微生物学一书的实验教材。第二版做了较大修改,增添了许多新技术和方法,实验由原来的40个增至63个,并按类规纳成15个部分。每一部分冠以综合性说明,简单介绍该部分内容及其在微生物学工作中的作用。第二版仍着重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为方便教学,每一实验基本上仍按照目的要求、基本原理、器材、操作步骤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和思考题)五部分。书后附有染色液、培养基、试剂和溶液的配制方法、本书使用的菌种名称,微生物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及主要参考书目。第二版实验内容较多,

2、各校可根据具体条件酌情选做。第一版前言微生物学实验一书是根据1977年10月成都综合性大学生物类教材会议制定的大纲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为配合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编的微生物学教材,在内容上有所增加和修改。本书共有实验40个,内容较多,其中包括与微生物学相配合、印证理论以及进行微生物实验所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两大部分。各校可根据具体条件酌情选做。本书为方便教学,每一实验基本上都按目的要求、基本原理、器材、操作步骤及结果与思考题等五个部分来编写的,各实验所用染料、培养基、溶液与悬液等的配制均列在附录内。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在取材、实验方法和编排等方面肯定有不少缺点与错误,希望读者批评指正。在编写过

3、程中承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基础微生物学教学小组的大力支持,武汉大学生物系陈宝联同志绘制插图,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范秀容 沈萍第二版前言微生物学实验第一版自1980年出版以来已有七八年了,在此期间,经过多次印刷,印数已达十余万册。它在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稳定教学秩序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缺点,加上近年来微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因此我们进行了出版第二版的修订工作。修订内容和特点如下:1将繁多的实验按类归纳成15个部分,以求条理清楚,概念分明。每一部分冠以综合性说明,主要简单介绍该部分的内容,阐述其在整个微生物学工作中的作用等。再在每一部分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列出实验,进行操作。2继续着重

4、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3实验内容做如下调整:(1)为了加强学生对微生物及其应用和无菌概念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实验工具的质量要求和洗涤方法的了解,增加了“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器皿”、“环境中的微生物”和“食品微生物学”等部分。(2)使一些领域的内容更加全面,例如在“显微镜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部分增加了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微生物的纯培养”部分增加了厌氧培养;微生物的遗传方面增加了药物抗性菌的分离和细菌的接合作用等实验。(3)适当增加新技术的介绍,例如生化反应中的微量简易诊检系统;菌种保藏中的液氮冷冻保藏法;水的微生物学检查中增加了滤膜法等。(4)此外,在基本操作训练方面集中

5、介绍了动物的几种不同途径的注射方法。(5)由于“环境中的微生物”包括了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查,故没有再单独设实验,此外还删去了“巴斯德效应”实验。第二版的实验内容较多,有些内容由于实验条件和学时的限制,可作为学生日后进一步工作的参考。因此各校可根据具体条件酌情选做。4第二版将实验报告分为实验结果与思考题两部分。实验结果尽量采用绘图和表格形式,并要求在表格内用简单符号和数字填写,以使作业规范化,便于学生记录与教师批改。5增加了部分插图。第二版主要由范秀容、李广武、沈萍同志编写,彭珍荣同志参加编写了部分实验。插图除沿用第一版由陈宝联同志绘制的以外,其余大部分插图由熊定荣同志绘制,个别插图由刘启融同志绘

6、制,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本版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尚请各位同仁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编者19886实验须知普通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某些微生物学理论。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为了上好微生物学实验课,并保证安全,特提出如下注意事项:1每次实验前必须对实验内容进行充分预习,以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楚。2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当时不能得到结果而需要连续观察的实验,则需记下每次观察

7、的现象和结果,以便分析。3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勿高声谈话和随便走动,保持室内安静。4实验时小心仔细,全部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万一遇有盛菌试管或瓶不慎打破、皮肤破伤或菌液吸入口中等意外情况发生时,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及时处理,切勿隐瞒。5实验过程中,切勿使酒精、乙醚、丙酮等易燃药品接近火焰。如遇火险,应先关掉火源,再用湿布或沙土掩盖灭火。必要时用灭火机。6使用显微镜或其他贵重仪器时,要求细心操作,特别爱护。对消耗材料和药品等要力求节约,用毕后仍放回原处。7每次实验完毕后,必须把所用仪器抹净放妥,将实验室收拾整齐,擦净桌面,如有菌液污染桌面或其他地方时,可用3来苏尔液或5石炭酸液覆盖其上半小

8、时后擦去,如系芽孢杆菌,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凡带菌之工具(如吸管、玻璃刮棒等)在洗涤前须浸泡在3来苏尔液中进行消毒。8每次实验需进行培养的材料,应标明自己的组别及处理方法,放于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培养。实验室中的菌种和物品等,未经教师许可,不得携出室外。9每次实验的结果,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填入报告表格中,力求简明准确,并连同思考题及时汇交教师批阅。10离实验室前应将手洗净,注意关闭门窗、灯、火、煤气等。、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器皿微生物学实验室所用的玻璃器皿,大多要进行消毒、灭菌和用来培养微生物,因此对其质量、洗涤和包装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玻璃器皿的质量要求硬质玻璃,才能承受高温和短暂烧

9、灼而不致破损;器皿的游离碱含量要少,否则会影响培养基的酸碱度;对玻璃器皿的形状和包装方法的要求,以能防止污染杂菌为准;洗涤方法不恰当也会影响实验结果。本节将对这几方面作详细介绍。一、器皿的种类、要求与应用1试管(test tube)微生物学实验室所用玻璃试管,其管壁必须比化学实验室用的厚些,这样在塞棉花塞时,管口才不会破损。试管的形状要求没有翻口(图-1,A),不然,微生物容易从棉塞与管口的缝隙间进入试管(图-1,B)而造成污染。此外,现在有不用棉塞而用铝制或塑料制的试管帽(图-1,C),若用翻口试管也不便于盖试管帽。有的实验要求尽量减低蒸发试管内的水分,则需使用螺口试管(图-1,D),盖以螺

10、口胶木或塑料帽。试管的大小可根据用途的不同,准备下列三种型号。(1)大试管(约18180mm)可盛倒培养皿用的培养基;亦可作制备琼脂斜面用(需要大量菌体时用)。(2)中试管(约1315100150mm)盛液体培养基或做琼脂斜面用,亦可用于病毒等的稀释和血清学试验。(3)小试管(1012100mm)一般用于糖发酵试验或血清学试验,和其他需要节省材料的试验2德汉氏试管(Durham tube) 观察细菌在糖发酵培养基内产气情况时,一般在小试管内再套一倒置的小套管(约636mm)(图I-2),此小套管即为德汉氏试管,又称发酵小套管。3吸管(又称移液管,pipette)(1)玻璃吸管(glass pi

11、pette)微生物学实验室一般要准备1、5、10ml的刻度玻璃吸管(图I-3,A)。与化学实验室所用的不同,其刻度指示的容量往往包括管尖的液体体积,亦即使用时要注意将所吸液体吹尽,故有时称为“吹出”吸管。市售细菌学用吸管,有的在吸管上端刻有“吹”字。除有刻度的吸管外,有时需用不计量的毛细吸管,又称滴管(图-3,B),来吸取动物体液和离心上清液以及滴加少量抗原、抗体等。(2)活塞吸管(piston pipette)主要用来吸取微量液体,故又称微量吸液器或微量加样器。其外形和结构如图-4,除塑料外壳外,主要部件有按钮、弹簧、活塞和可装卸的吸嘴。按动按钮,通过弹簧使活塞上下活动,从而吸进和放出液体。

12、其特点是容量固定,使用时不用观察刻度,操作方便、迅速。国内产品一般每个活塞吸管固定一种容量,分别有5、10、20、25、50、100、200、500、1000l等不同容量。而精制的活塞吸管每个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节几个容积,例如在525l的范围内,可调节5、10、15、20、25l五个不同的量,使用时按需要调节,但当调节固定后,每吸一次,容量仍是固定的。用毕只需调换吸嘴或将吸嘴洗净,消毒后再行使用。活塞吸管是国外70年代后半期才开始生产与应用的,近年来国内亦日益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和使用同位素等的科学实验中。4培养皿(petridish)常用的培养皿(图-5),皿底直径90mm,高15mm。培养皿一

13、般均为玻璃皿盖,但有特殊需要时,可使用陶器皿盖,因其能吸收水分,使培养基表面干燥,例如测定抗生素生物效价时,培养皿不能倒置培养,则用陶器皿盖为好。在培养皿内倒入适量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用于分离、纯化、鉴定菌种、微生物计数以及测定抗生素、噬菌体的效价等。5三角烧瓶(Erlenmeyerflask)与烧杯(beaker)三角烧瓶有100、250、500、1000ml等不同的大小,常用来盛无菌水、培养基和摇瓶发酵等。常用的烧杯有50、100、250、500、1000ml等,用来配制培养基与药品。6注射器(injector)一般有1、2、5、10、20、50ml等不同容量的注射器。注射抗原于动物体内可

14、根据需要使用1、2和5ml的;抽取动物心脏血或绵羊静脉血可采用10、20、50ml的。微量注射器有10、20、50、100l等不同的大小。一般在免疫学或纸层析等实验中滴加微量样品时应用。7载玻片(slide)与盖玻片(cover slip)普通载玻片大小为7525mm,用于微生物涂片、染色,作形态观察等。盖玻片为1818mm。凹玻片是在一块厚玻片的当中有一圆形凹窝(图-6),作悬滴观察活细菌以及微室培养用。8双层瓶(double bottle)由内外两个玻璃瓶组成(图-7),内层小锥形瓶盛放香柏油,供油镜头观察微生物时使用,外层瓶盛放二甲苯,用以擦净油镜头。9滴瓶(dropper bottle

15、)用来装各种染料、生理盐水等(图-8)。10接种工具接种工具有接种环(inoculating loop)、接种针(inocula-ting needle)、接种钩(inoculating hook)、接种铲(inocula-ting shovel)、玻璃涂布器(glass spreader)等(图-9)。制造环、针、钩、铲的金属可用铂或镍,原则是软硬适度,能经受火焰反复烧灼,又易冷却。接种细菌和酵母菌用接种环和接种针,其铂丝或镍丝的直径以05mm为适当,环的内径约2mm,环面应平整。接种某些不易和培养基分离的放线菌和真菌,有时用接种钩或接种铲,其丝的直径要求粗一些,约1mm。用涂布法在琼脂平板上分离单个菌落时需用玻璃涂布器,是将玻棒弯曲或将玻棒一端烧红后压扁而成。二、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清洁的玻璃器皿是实验得到正确结果的先决条件,因此,玻璃器皿的清洗是实验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清洗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器皿的种类、所盛放的物品、洗涤剂的类别和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