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案例.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21479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沟通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校沟通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校沟通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校沟通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沟通案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家校沟通案例我带的第一个班级里,有一位瘦瘦小小的女生,比较沉默,不爱说话,尤其在大人面前。虽然看上去柔弱,但她若是和同学起冲突,就会用武力解决。虽然个子小,打起架来却不含糊,男生都怕她。这女孩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动作特别慢,还脏,总是把课桌及地板周围弄得脏兮兮的。上课的时候,坐不好不说,经常会摆弄自己的头发,一会给自己扎个小辫儿,一会儿又拆掉,一节课应硬是不闲着。这样的孩子,遭到了很多家长的投诉。自然而然的,我与女生的家长常常见面。她妈妈告诉我,小女孩从小在外婆家带大,直到上小学才接到身边,感觉她很叛逆,很“不听话”,在家里做作业“很烦”,做到好晚也做不完,真是“烦死她了”。女孩的妈妈常常皱着

2、眉头对我说这些,一边说着,一脸厌恶的表情就一边慢慢地涌上面庞。于是我认为,孩子的妈妈也深知自己孩子的问题在哪里。孩子妈妈每次来学校接孩子时,我就会把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和家长的投诉一股脑儿地和盘托出,妈妈的反映每次就是“真是烦死了,不知道怎么生出这样的孩子,姐姐哥哥他们都不会这样的”、“看到她就烦”我以为,妈妈一定会回家教育女儿,让她好好改正。事实上,回家也确实教训了女孩,因为接下来几天女孩会“老实”几天。我一直以为和女孩妈妈的沟通是完全合理和正确的,直到那天和孩子妈妈的一通电话,让我好好审视了自己的自以为是和愚蠢。那天,孩子的作业没完成,头两天,又有同学投诉她用铅笔戳人,我上完课,就给孩子的妈

3、妈打电话反映问题,这天女孩妈妈的心情相当不好,讲述完孩子的表现,提出让她在家多批评教育女孩过后,她没好气地说:“你要是觉得她这么多不好,没关系我让校长给她转班!”“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告诉你最近她的表现,同学说她”“你们班同学们都不和她玩!”她当即打断我的话,气愤地说道。“可能她的交友方式不太对,总是打同学”“就是你让你们班的同学不和她玩!”孩子妈妈的愤怒完全指向我。“你这样说话就不对了,我从没说过这种话”最后的电话在双方的怒气中挂断。等我冷静下来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母亲喜欢说孩子的缺点,但是却不能接受现实,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孩子的批评。打那以后,我换一种全新的方式,报喜不报忧,孩子

4、的一点点进步,放大了讲给孩子妈妈听,也提醒孩子母亲多鼓励孩子,多发些孩子的有点,不要在孩子面前数落她的缺点。慢慢地,孩子虽没什么大的变化,孩子的妈妈满意了!案例反思:刚踏入教育行业,对小孩的教育认识太浅,很多地方经验不足,所以在处理学生问题、与家长沟通方面都有所欠缺,本次案例就是很好的经验教训。孩子妈妈的角色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一直是缺失状态,直到小学时才接回身边,孩子严重缺乏母爱,所以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想争取妈妈的重视,而妈妈对于孩子的“捣蛋行为”一味排斥、厌烦,经常批评责骂孩子。我在与妈妈的沟通时,又恰恰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再丑都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的妈妈看到了孩子的问题,却不能正视现实,不能忍受别人的建议和提醒,可以说,她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孩子不好,“哥哥姐姐也是我生的,谁都不像她这样讨厌”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孩子的妈妈怕这个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丢了自己的面子。而我恰恰碰了她的“死穴”。后来经过自己的反思整理,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教育策略,报喜不报忧,不给自己太大压力,也不给家长太大压力,久而久之,家长就乐于接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