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_最新版(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213089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_最新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_最新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_最新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_最新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_最新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_最新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_最新版(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2012年11月第1版)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一、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1.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因为它能够产生精子(没有周期性)、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因为它能够产生卵子(具有周期性)、分泌雌性激素。 3.第一性征指男子的睾丸、阴茎和女子的卵巢、阴道等;第二性征指男子的胡须生长、声音变粗等和女子的乳房增大、声音变细等。 4.卵子肉眼可见,呈球形,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精子肉眼不可见,呈蝌蚪状,具有一长长的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新生命诞生的起点)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受精部位:输卵管。 5.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开

2、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最初的胚胎,子宫是胚胎继续发育的场所,所以说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二、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1.男生从10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女生性发育比男生早两年。 2.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第一性征的发育) 性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与性激素有关) 形态功能发育: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器官的功能发育很显著等 3.青春期卫生既要注意生理卫生,也要关注心理卫生。三、人体概述 1.人体具有八大系统,其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2. 骨膜:内有成骨细胞,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粗。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集中在骨干

3、部分。 骨的基本结构 骨质: 骨松质:疏松呈蜂窝状,在长骨的两端。 长骨两端的软骨层(成年后会骨化)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长。 骨髓:具有造血功能。经常参加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青少年身高的增长。 3.骨的特性与骨的成分之间的关系骨内无机物含量骨内有机物含量特性儿童和青少年不足2/3超过1/3柔韧,弹性大,不易骨折成年人约2/3约1/3坚固,有弹性老年人超过2/3不足1/3脆硬,弹性小,容易骨折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这两种成分使得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4.骨的煅烧实验现象:鱼肋骨由白变黑,直至变成灰白色;煅烧

4、后的鱼肋骨轻敲即碎。结论:骨中含有无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物,显得脆硬) 5.骨的脱钙实验现象:10%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鱼肋骨变软,可以打结。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剩下的是有机物,显得柔韧)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膳食纤维。 2.既是组成物质,又是供能物质:蛋白质、糖类(最主要供能物质)、脂肪(贮存能量的物质)。 3.营养素缺乏症:维生素食物来源营养素缺乏症无机盐食物来源营养素缺乏症维生素A胡萝卜等夜盲症钙奶蛋豆类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维生素B谷物皮等脚气病铁肝肉蛋豆贫血症维生素C水果蔬菜坏血病碘海藻带

5、鱼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D肝蛋奶等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4.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现象:清水变浑浊(分析:淀粉溶于水) 揉挤后的面团呈黄白色,胶状物质(分析:这是蛋白质) 白纸上有明显的油斑(分析:这是脂肪,说明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较多) 5.食物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现象:种子燃烧后产生灰(分析:灰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二、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1. 口腔只有消化作用:物理性消化(咀嚼和搅拌)、化学性消化(淀粉酶) 咽既是食物通道,又是空气通道;既无消化作用,又无吸收作用。 食道既无消化作用,又无吸收作用。 消化道 胃最膨大的器官,既有物理性消化(蠕动和搅拌),又有化学性消化。消 小肠最长的器官

6、,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化 大肠只有吸收作用。系 肛门统 唾液腺分泌唾液,可将淀粉初步消化 胃腺分泌胃液,可将蛋白质初步消化 消化腺 肠腺分泌肠液,可将有机物彻底消化 胰腺分泌胰液,可将有机物彻底消化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无消化作用) 2.食物的消化(1)消化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它的作用像“剪刀”一样。(2)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模拟实验中保持水浴37的目的:使唾液淀粉酶发挥高效的催化作用。(3)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化学性消化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酶淀粉(起始部位:口腔)麦芽糖葡萄糖(最终部位:小肠) 胃蛋白酶 酶蛋白质(起始部位:胃)初步消化氨基

7、酸(最终部位:小肠)胆汁 酶脂肪(起始部位:小肠)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最终部位:小肠)3.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许多小肠绒毛密布在皱襞上,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4.营养物质的吸收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称为吸收 (2)蛋白质、糖类、脂肪需要经过彻底消化分解成小分子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3)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吸收,膳食纤维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被吸收 (4)大部分的甘油、脂肪酸被毛

8、细淋巴管吸收,其余各种营养物质都被毛细血管吸收 (5)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胃能吸收水和酒精三、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1.青少年饮食:足够的糖类(提供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适量的蛋白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 2.早中晚三餐热能:30%、40%、30%。 3.注重从健康有益、食品安全、营养均衡、促进发育等方面选择适合青少年的营养合理的食谱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一、血液和血型 1.血液的分层现象:加入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上层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层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红色,不透明,红细胞。2.血

9、液的组成和功能 成分水、蛋白质及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约占血液总量的55%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等 血液 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时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结缔组织) 血细胞 白细胞:体型最大,数量最少,有细胞核,吞噬病菌 血小板: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后可见的少量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清,它与血浆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血小板数量偏少异常出血,不易止血红细胞数量偏少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偏少缺铁性贫血白细胞数量偏多有炎症 4.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少量输血可以考虑异型血(万

10、能输血者:O型;万能受血者:AB型);大量输血只能考虑同型血。二、人体的血液循环 1.三种血管:动脉心脏身体各部分出血呈喷射状管壁较厚富有弹性分布在较深的部位静脉身体各部分心脏血流速度较慢管壁较薄弹性较小分布位置有深有浅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血流速度缓慢管壁很薄弹性很小分布广,遍布全身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左心房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心壁最厚的腔:左心室瓣膜的作用: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血管中的血液不回流)心脏的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3.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是75次/分。 4.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它们是同时进行、不分先后的。体

11、循环:左心室(动脉血)主动脉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全身的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动脉血)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路径一般认为属于肺循环。 5.观察实验: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用低倍镜观察、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6.高血压: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斜线前表示收缩压、斜线后表示舒张压。三、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细支气管的末端形成许多肺泡(肺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肺泡的外面都缠绕

12、着许多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3.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有关。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吸气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呼气肋间肌舒张肋骨下降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缩小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4.肺活量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并非肺容纳气体的最大量(肺总容量)。测量时应遵循重复性原则,取几次测量所得的最大值。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活量。四、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探究实验: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使用75%酒精的目的

13、:消毒杀菌、防止感染)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经过肺泡与血液里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经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五、人体能量的供给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2.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可用体温计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36.8)、口腔(37.2)、直肠(37.5)三处。3.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43)。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一、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肾(主要器官)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