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20858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姓名:栾威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史指导教师:谢景芳2012-04中文摘要中朝贡使制度是中朝宗藩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时期中朝贡使制度的建立要追溯到清朝入关以前,它源于1637年皇太极对朝鲜的军事征服,一直稳定运行到19世纪60年代,由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而逐渐走向解体。它是由贡物,贡道,朝贡礼仪等多个要素组成的复杂体系,丰要由一代代往来不绝的贡使执行和体现。他分为朝鲜来华贡使和清朝赴朝贡使,本文主要讨论前者。中朝贡使制度建立之初,由于朝鲜对清朝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而且清朝与明朝正进行

2、激烈的政治对抗和军事斗争。所以清朝对待朝鲜在贡物上具有经济掠夺性质,礼仪上强迫朝鲜遵循明之旧例。因为清的政治中心还在沈阳,贡道设置也比较简单。随着清朝定鼎中原,朝鲜反清情绪也渐渐弱化,贡使使命逐渐“复合化”,贡物逐渐减免,贡道设置也有所更改,贡使礼仪也渐渐繁琐,各方面逐渐制度化,完备化。到了乾隆年间,贡使制度已高度成熟,平稳运行。总而言之,贡物上逐渐减免,象征意义逐渐大于经济意义。贡道设置也依据经济和政治情况设置,进行相应的驿站维护,并配置相应的军事力量。贡使礼仪繁琐。贡使使命逐渐走向“复合化”,这一切标志着贡使制度逐渐走向规范化。1637?1840年的中朝贡使制度绵延百余年,密切了两国的政治

3、关系,便利了两国的经济文化往来。贡使是两国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它建立初期,由于制度初创,各方面还不完善,运行不太平稳。随着岁月的变迁和形势的变化,特别到了乾隆年间,中朝贡使制度以趋于成熟,运行平稳。作为制度化产物,它不能解决两国间的所有问题,而且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也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关键词:中朝贡使制度:贡使:宗藩关系AbstractJntributetOthesystemisanimportantpartofhevassalrelationsbetweenChinaandtheDPRKThetributarysystemwasestablishedduringtheQingDyna

4、stygoesbacktotheQingDynastyentrybeforeitisderivedfromthe1637Taiji KoreaSmilitaryconquest,hasbeenstableoperationothe1860s,duetotheinvasionofWesterncolonialpowersgraduallytowardsdisintegrationItisacomplexsystemcomposedofmultipleelementsofhetribute,andKungRoad,tributeetiquettemainlyfromgenerationtoge e

5、rationbetweentheincessantcontributionto heimplementationandreflectedHedividedintoNorthKoreatoChinaTributeandQingDynastywenttopaytributeto hearticlefocusesontheformerTributetomakethesystemwasestablishedduetoNorthKoreahaveastrongsenseofresentmentintheQingDynastyandtheQingDynastyandtheMingDynastyis hei

6、ntensepoliticalconfrontationandmilitarystruggleQingDynastytreatNorthKoreaconomicexploitationofnature,intributetoforceNorthKoreatofollowutoftheoldcasesonetiqueReClearofthepoliticalcenterisstillinShenyang,GongTaosettingsarealsorelativelysimpleWiththeanti?sentimentoftheQingDynastyDingdingCe tralPlains,

7、NorthKoreahasgraduallyweakened,Tributemissiongradually”composite”tributegradualrelief,GongTaosettingsarealsosubjecttochange,Tributeetiquettehasgraduallycomplicated,allaspectsofthegradualinstitutionalizationofCompletionTothereignofEmperorQianlong,theTributehasahighlysophisticatedsys emrunningsmoothly

8、Tributemissiongraduallymovingtowardsa”composite”AllthismarksthecontributionSOthathesystemhasgraduallybecomestandardized1637?1840yearsinthetributarySOthatthesystemstretchesmorethan100years,closerpoliticalrelationsbetweenthetwoCOuntries,facilitatetheconomicandculturalexchangesbetweenthetwocountriesTri

9、buteisalinkb tweenthetwocountriesandbridgeittoestablishtheinitialsystemstart?up,allisnotperfect,therunisnotverystableAstheyearschangeandchangesinthesituation,inparticulartotheQianlongperiod,intributetomakethesystemto ature,stableoperationAsaproductofinstitutionalized,itcanotsolvealltheproblemsbetwee

10、nthetwocountries,andthesystemitselftherearesolIleflaws,whichiswhywecanotignoreKeywords:thetributesystem;Gongmakes;vassalrel tionshipbetweenII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口一 垦言中朝贡使制度是作为联系两国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的一项重要制度,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并随历史条件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对理解当代的现实问题,考察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此专门研究的相关著作和论文较少,欧美学界研究中国问题的大师费

11、正清,在他的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条约口岸的开放1842?1954里,他指出:“无论由中国人还是由夷狄统治这个帝国,朝贡一直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方式。他又说:“朝贡制度既像一个处理贸易、外交关系的机构在起作用,又像一种断言儒教秩序之普遍性的宗教仪式在起作用。这个制度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与中华帝国的各种制度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表明了它既稳定又脆弱删他的核心论点在于体现在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里,他认为:“中国人与其周围地区,以及与一般非中国人的关系,都带有中国中心主义和中国优越的色彩。中国人往往认为,外交关系就是将中国国内体现于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同一原则向外示范。因此,中国的外交

12、关系也像中国社会一样,是等级制的和不平等的。久而久之,便在东亚形成一个大致相当于欧洲国际秩序的中外关系网。”此观点在欧美学界风靡一时。 韩日学者,我以为应首推滨下武志,因为他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亚洲经济圈”理论,影响深远。港台学者,我认为不能不提到黄枝连教授,他的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三卷本著作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有开创之功,视角颇具新意。他的主要观点是:礼治主义体系是“汉族文明”及由此组成的中华传统的主要精神与内容。这样一种礼治主义文明向外扩展影响的作用,即在于推动民族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等层面的秩序的建立。根据礼治主义来探索并建立国际社会和自然世界以及宇宙等层面的秩序;而这

13、一秩序的维持和发展,交由中国的封建王朝来推进,即是天朝礼治体系。这种论点内涵丰富,立意层层铺垫且有高度,值得后人关注和学习。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版,第87页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版,第166页条约口岸的开放1842?1954,哈佛大学出版社1964年条约口岸的开放1842?1954,哈佛大学出版社1964年费正清: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108页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笔者在查阅史料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努力还原其本来面目,希望能对当代的两国关系走向和朝鲜半岛的总体战略格局的形成提供一些历史借鉴。本文分八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此选题

14、的相关学术背景和简要的学术史概括,为后文的研究展开提供铺垫。第二章介绍1637-1722年间中朝两国贡使制度的确立情况以及怎样演变的,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揭示可以明确两国贡使制度的产生,完善,和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第三章重点介绍1723-1840年两国贡使制度的最后完善和成熟,以及由此产生的历史影响。四五六章属于贡使制度的各个组成要素剖析,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和两国国内情况的变化,贡使礼仪的内容和贡使制度的意义也随之改变。贡使制度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鸦片战争以后的内容由于自身学识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不能进行论述。因此,本文的重点还是在于揭示1840年以前两国贡使制度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脉络。贡使制度作为

15、历史的产物,自身理念原则的彰显和有效运行,已经为我们呈现出那一历史时期的独特画卷。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对其进行研究都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一清朝时期中朝贡使制度追溯所谓“贡使”,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朝贡使者的简称。首先,应该回顾一下清朝时期中朝贡使制度的缘起:这就要追溯到清朝入关以前,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皇太极敕谕朝鲜国王:“朕览来奏,和而欲保全宗社,朕诏己出,宁肯食言,将尽释前罪永定规则,以为子子孙孙君臣世守之信义。而若悔过自新,不忘恩德,则当去明国之年号,绝明国之交往,献纳明国所与之诰命册印,躬来朝谒。以尔长子并再令一子为质,诸大臣亦以子弟为质,尔有不讳,则朕立尔质子嗣位。从此一应文移奉大清为正朔。并且对朝贡的进献的礼物都有明确的规定:“每年进贡一次,其方物数目: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豹皮一百张,鹿皮一百张,茶一千包,水獭皮四百张,青鼠皮三百张,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把,顺刀二十把,苏木二百斤,大纸一千卷,小纸一千五百卷,五爪龙席四领,各样花席四十领,白苎布二百匹,各色棉铀两千匹,各色细麻四百匹。各色细布一万一千四百,米一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