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考试时代光华.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20636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考试时代光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考试时代光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考试时代光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考试时代光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考试时代光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考试时代光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考试时代光华.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大家好,我们今天这个题目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改革创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2007年10月,我们党召开了第十七届党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完整而系统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那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到了加速发展、特别是全面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而根据新的历史现实和改革面临的任务,由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专辟了一章来论述科学发展观,这就是十七大报告的第四部分。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探索的新阶段,全面贯彻

2、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需要在理论上、认识上对它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只有准确地把握住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根本的目标,才能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我们党政领导部门的政策实践中,在我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实践中,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下来,也从而把党的十七大精神真正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的行动中。 我们下面就从这么几个层次来谈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形成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重要时期的必然的理论产物 至今为止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在过去的3

3、0年,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当然也曾经处理过以及现在正在面临很多矛盾,中国的道路怎么发展,这个发展模式是什么样的模式?是学习别人、模仿照搬他人,还是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在过去的30年中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最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从而也就在发展的模式、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目标、步骤、实现手段上有了一个完整的答案,给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对30年改革开放的总结,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理论武器和认识工具 它来源于什么

4、呢?科学发展的理论和科学发展的观念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本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如何对待发展、如何实现发展上的一个具体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正是利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对我们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做了回答,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非常激烈和深入的批判,比如说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剥削的社会,劳动者没有尊严的社会,是资本家压榨工人、获取剩余价值的一个不公正、不道德、没有公义的社会,这样

5、的社会根源在哪里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来是它的发展模式有问题,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资产阶级价值的获取,是以剥夺工人、劳动者为代价的,这就是一个极其不正确或者是不道德的一个社会发展模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才力图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建设一个合理的、理性的、公正的、有正义的、使劳动者有尊严的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它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人吃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缺陷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这个社会的发展模式,就从这点来讲,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制度模式,本来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不合理的、不道德的发展模式的否定,那我们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呢?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全面

6、发展、给劳动者以公平报酬、人尊重人的、是一个充满了公正、正义和有尊严的一个社会,这叫什么模式呢?这叫理性的有正义的一个发展模式。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怎样发展本来就已经是奠定了从理论上有完整的表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历史论方法论上是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2、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是进一步继承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论述和管理,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来源。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第一代领导核心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我们新中国建立后对于怎样建设这个国家,怎样走一条保护劳动者、实现财富人人共享的这样一条道路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系列

7、怎样发展的观点,特别是在50年代他对于中国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最著名的比如说名著论十大关系,就非常全面论述了我们的社会怎样发展问题,怎样处理利益,怎样处理群体关系,怎样处理地域关系,怎样处理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应当说一直到今天,主席运用的方法论和立场,对于我们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到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是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对于怎样推进中国的发展做了全面的论述。很多同志都记得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百事待举,怎样发展?小平同志就已经提出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理论,比如说最著名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曾经提过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

8、,他也曾提过一手抓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进步,一手还要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思想突出地反映了它关于改革开放一定应该是一个协调的、均衡的而不是单一的这样一个状况。我们今天讲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协调发展,所以这是继承了小平同志。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特别是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模式、步骤也有一系列的论述,比如说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曾经详细地全面地论述过怎样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们知道发展的动力是改革,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但是改革必然要触及到现有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必然引发一定程度的振动和不稳定,这就必然发生改革、发展、稳定讲什么关系。在这些问题

9、上,江泽民同志都曾经做过非常详细的、具体的、全面的论述,这些论述都充满了辩证的、全面的、均衡发展的思想,所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立场、观点和分析方法,客观上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这是一个方面。 (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当今的世界不是哪个国家可以孤立存在、孤立发展的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全球化,全球化的一个特点是在经济、贸易、文化等等方面冲破了传统的国界,使得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影响、彼此作用、难以分离这样一个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国家的发展都要借鉴和参考别的国家的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别人的教训中,获取对我们自己的警示,从别国的经验

10、中得到对我们有益的启发,这就是全球化时代。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科学发展观也是总结了大量国际发展、各个国家在发展历程中矛盾问题处理上的经验和教训而提出来的。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现代化建设它是对传统社会的一个逐步地摆脱和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的是探索和创新,但是各个国家国情不同,自然条件不同,社会利益结构不同,历史传统也多有差异,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在发展的模式上,有各种各样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对于别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各样的特点和特色,我们需不需要研究和借鉴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当我们的发展过程,碰到了跟别的国家当年遇到的情况同样的情况时,我们更要研

11、究别人是用了哪些方法、采用了哪些手段来解决这个难题的,这就给我们启发,这叫吸取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他人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很多难题没有解决好,甚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动荡、不安和挫折,这对于我们来讲就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教训。分析了很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别人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汲取,别人的教训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比如说现代化建设社会应当是一个全面发展、相互协调的社会,但是很多国家生产力在一段时间内大踏步的发展,经济增长幅度惊人,但是一个社会关于发展经济或者说关于重视经济,短期内问题还不大,而长期之后就会发现简单地孤立地来看待经济发展而忽视一个社会的社会建设、民主

12、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就会形成经济发展与其他领域建设的巨大落差,久而久之由于这种落差和很大的不配套,就会形成一种畸形的、不协调的发展状况。很多国家在这种不协调的、畸形的状况下,曾经爆发了很多社会事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从而也付出了代价。比如说由于法制不完善,短期内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最有利的保障是要有一整套法律规范和法律轨道来规范它,法制不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生的问题纠纷和利益关系怎么公平地去处理? 另外关于经济发展、民主政治不能有效地前进和推进,必然造成权利监督的缺失。权利没有制约和监督,它就会形成极大的一些部门和官员滥用权利的空间,一方面经济蓬勃发展,而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和官员又由于有偌

13、大的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利,就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会发生腐败。所以很多国家由于腐败的发生,极大地蚕食和瓦解了经济活动的活力,而且腐败又反过来恶化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甚至如果一旦发生什么突发事件和外在的不利因素的话,就会发生社会的极大动荡不安。诸如此类,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在改革过程中没有突出、协调、全面的理念,似乎经济发展了一切都能够搞上去,现在我们看得很清楚,这是一个误区。经济发展了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并不一定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想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建立一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彼此关联的这样一种模式,才能防范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有的国家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就

14、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纠纷,甚至冲突和动乱,甚至经济危机。比如说97年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说,固然有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和外汇外贸的监管体制的缺失,但是我们很多邻国在金融危机中,一时之间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打击,而且经济建设过程中常年形成的矛盾没有解决,也都暴露无遗。追根溯源这和当时和在那之前的不正确的发展观,起码说不全面的发展观难道没有关系吗? 有的国家发生社会动乱,巨大的社会暴乱,像印度尼西亚,为什么?经济危机引发人们的不信任,而腐败又催发危机的恶化,最后就是社会暴乱。类似这样一些问题,或者说别的国家发生这些现象,这都是我们要汲取和警惕的教训,都从社会稳定和建设顺利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我们走什么样

15、的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地解决和防范那些不利的因素,这个问题提出来了。所以总结了国外的经验和教训以后,十七大在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上,就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以从这点来看,科学发展观确确实实在一定意义上是总结了现代化建设很多国家的经验、教训和规律而提出来的,尽管很多国家跟我们国家情况不同,但是它能碰到的问题,它遇到的难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今天的问题和今天的难题。如果我们面临同样的难题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别人的经验当然值得我们学习,别人触及不到、应对失措的教训也当然值得我们汲取。所以党的十七大说得很清楚,科学发展观也是在总结和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6、,这是我们认识科学发展观来源的第二个方面。 (三)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我们国家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适应我们国家哪些新的发展要求呢?这就要在我们改革开放推进的进程中到底我们面临哪些问题,或者说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难题来认识。因为如果我们不分析我们现实的处境,不分析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难题,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在2007年我们党的十七大上特别重视也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自身的发展改革进程中必然要求的一个新的理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而提出来的。我们当前面临哪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呢?在这个方面党的十七大对于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了非常系统和全面的说明,从我们面临要解决的矛盾这个角度来剖析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而且科学发展观针对的社会难题是哪些?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学习和认识十七大是怎么说的。党的十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