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206169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衰草(shui) 诞生(dn) 遗骸(hi)B农谚(yn)哺乳(b) 潮汐(x)C萌发(mng) 繁衍(yn) 褶皱(zh) D蟾蜍(ch)频率( png) 劫难(ji)2下面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患,但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B马路上急弛而过的汽车声 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C从声舌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D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妖亡了。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A

2、风雪载途(满,填满) 铛声匿迹(隐藏)B充耳不闻(听,听到) 年年如是(这,这样)C无动于衷(折衷,调窜) 足不出户(门)D视而不见(看 ) 激动不已(止、止住)4依次填人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英国自然杂志一了爱丁堡罗斯栋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棕树蛇繁衍的天敌。A宣告 支持 控制 B公布 支持 扼制 C宣告 支援 扼制 D公布 支援 控制5、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

3、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6、商品的标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多用“元”作单位。请用这种方法写出“肆佰柒拾壹元零陆分”标价。(3分)7、修改下面的病句。

4、(4分)(1)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2)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8、仿照例句,以我国古今的发明创造或杰出人物为对象,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写三句连贯的话。(2分) 例句:我们有雄伟的万里长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宫,有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仿句:9.填空。(4分)(1)竺可桢,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学的。(2)谈家桢在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二、阅读与探究(42分)(一)(18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

5、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

6、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0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保持了一致。(2分)11 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2分)文中黑体字部分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和_的说明方法。(2分)12.第2自然段对物候知识、物候学的介绍 。(2分)13.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_(答案不超过12个字)。(2分)14、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个加一分(2分)15.请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

7、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2分)16.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4分)(二)(13分)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

8、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17.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分)18.文段中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19.为什么叫这种鱼为“克隆鱼”? (2分)20.简述“克隆鲫鱼”的过程。(3分)21.举例说明本段语言的准确性。(3分) (三)被妖魔化的沙尘暴(11分)李栓科刚刚掠过我

9、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

10、,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

11、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

12、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本文有删改)2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

13、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23.第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分)24.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4分)三、创新写作(50 分)25根据要求作文。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

14、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 2C 3c 4B 5、B 6、47106元 7、(1)在句号前加“的需要”(2)去掉“从”“中” 8、我们有气势宏伟的秦始皇兵马俑,有精美绚丽的敦煌壁画,有五千年不倒的民族精神.9.(1)气象学 物候 (2)奇妙的克隆 克隆二、阅读与探究(一) 10.“大自然的语言”或“语言”。11.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举例子作比较12.古代近代13. A、紧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B、前两种是植物后一个是动物C、按季节顺序举例14、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15.如“月晕午时风”“山雨欲来风满楼”“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等。16.略(能扣住保护动物、森林等生态环境来写,且不胜枚举表述清楚即可得满分)(二)17.克隆鲫鱼18.具体地向人们介绍克隆鲫鱼的过程。19.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