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收敛性.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19970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增长收敛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增长收敛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增长收敛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增长收敛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增长收敛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收敛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增长收敛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经济增长收敛性关键词:经济增长收敛 面板数据 研究综述问题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索罗和斯旺(1956)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稳定均衡的概念,在经济增长的稳定路径上,由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使得不同的经济单位(国家或者地区),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其初始静态指标条件(人均收入,人均gdp)是负相关的。即,初始的人均gdp越低,其向均衡点收敛的越快,经济增长的速度要快于其他条件类似而初始人均gdp更高的经济单位。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的收敛现象。与此相反,如果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初始静态指标正相关,即经济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的速度依然高于初始条件不及自己的经济单位,那么就称这种经济增长是发散

2、的(不收敛的)。最终会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更贫”的马太效应。同样,对于我国而言,近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全国范围内自新中国成立(或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人均收入(产出)是否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现象。其次,在全国范围不收敛的情况下,东中西三大地带,是否存在各地之间内部的收敛、彼此之间的发散(即俱乐部收敛);如果存在俱乐部收敛,那么三大地带间的差异有多大,如何度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更可能是什么;有何种方法实现“共同富裕”。有关地区经济的收敛问题的研究,是一国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工作。同时,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机制,可以有比对和参照的可能。因此,对经济增长收敛理论的再次研究,尤其是统

3、一以往研究的近似口径,不仅能够建立可参照的平台,更能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从而提出新的方法。我国省际面板模型建立及实证检验(一)数据来源本文根据新中国五十年统计年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2001)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对所需数据进行整理汇编。(二)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率的收敛检验如图1所示,在1978-1990年期间,各省之间的差异是不断减少的;从1990年开始,我国省际间经济增长收敛现象消失。这和以往的研究是类似的。(三)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率的面板数据模型1.模型设定。依据林毅夫(2003)的理论,我国改

4、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因为政府(中央和地方)逐渐放弃了赶超型的发展策略,而是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战略型政策选择。在其文章中主要是以技术选择指数这一指标作为政府的发展战略违背比较优势程度的度量,模型为。首先,假定人均实际gdp是围绕稳态变换的,增长路径为对数线性近似倒数增长方程(见(1)式)。与一般新古典模型不同,该方法明显考虑了经济增长中多个均衡的可能性(林毅夫,2003)。(1)其中,yi,t是i国在t年的人均gdp, x是解释变量向量(本文中包括7个解释变量),常数项c可以分解为特定国家效应和特定时间效应,即c=收敛率itt,不是常数。将itt 的动态调整归因于发展战略的选择,

5、并将其设定为:(2)这里将t取值为t时,最优技术选择指数是既定的,是一个正的常数。将1看作是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下的自然条件。这样,任何由于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引致的对tci*的偏离将因为资本积累率和技术进步率被压低和技术模仿成本上升而降低收敛率。将上述两个合并,简化为如下方程:其中2.回归结果。第一,1981-2000年回归模型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1981-2000年期间人均对数实际gdp的滞后一期值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显著存在条件收敛。政府消费支出系数为负,说明政府的平均规模及其对市场的干预,并不利于区际经济增长收敛的实现;城市化程度和人口密度在非双固定模型中显著为正,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初级

6、阶段,市场规模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是显著的;技术选择指数(当期或者滞后三期的平均值)和滞后一期人均实际gdp的交叉乘积项显著为正,说明,当发展战略偏离最优的水平时,会在边际上降低经济增长收敛的速度。第二,2000-2008年模型回归。2000-2008年条件收敛情况,不仅有自相关情况下的不显著,更有双固定模型中的改变系数符号的问题。说明,在2000-2008年间某处,可能存在着经济增长从条件收敛向条件发散的突变点,还需进一步的细分。此外,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在该阶段的经济增长收敛中发挥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见表2)。3.经验分析结果。首先,因为面板模型分析的重点是横截面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最终模型

7、重点对比个体固定和个体时间双固定模型。从表1和表2的回归结果来看,在1981-2000时间段,六个模型的滞后一期的人均实际gdp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条件收敛。而在2000-2008年时间段,各省际之间条件发散。并且1981-2008年总体回归,显示在双固定模型中,各省际经济增长是条件收敛的。这不同于胡鞍钢(2000)的结论,还需进一步的分析。综上所述,本文对各省固定资产存量的最新科学估算值进行整理,其中对不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政府支出等解释变量进行了详细的搜集和整理。本文将以往代表性的模型基于同样的数据进行建模,最终列表分析优劣。本文只是对条件收敛

8、进行了模型检验,对于俱乐部收敛的实证检验和其他经济增长收敛检验问题没能展开。尤其是基于空间动态面板的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基于半参数空间动态面板经济增长收敛问题都没有涉及,有待进一步深化。参考文献:1.蔡等.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顾六宝.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速度的模拟基于拉姆齐模型的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05(1)3.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4.蔡,王德文,都阳.中国经济增长条件趋同中的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2)5.范剑勇,张涛.结构转型与地区收敛:美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2004(4)6.洪华喜,崔焕金.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同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11)7.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1)8.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j.经济研究,2003(3)9.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