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19854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白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白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白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白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晰 伞 抚 绍 疆 陷),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课前准备】1、 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新疆建设者的有关资料、文艺作品,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2、 欣赏、学唱歌曲小白杨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发

2、情感1、出示课件,戈壁滩上的白杨树2、音乐小白杨“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3、师:亲爱的同学们,在我国的西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一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今天我们就和现代作家袁鹰一起来欣赏戈壁滩上的白杨。(板书:白杨 作者袁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画记号。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生字:晰 伞 抚 绍 疆 陷新词:清

3、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陷入、浑黄一体区别“分辩”与“分辨” 。齐读课文中的注释 戈壁: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3、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了课文,并学会了生字新词,能谈谈你的印象吗?生:1、白杨能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大戈壁上顽强的生长,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生:2、无论遇到自动样的艰难险阻,白杨树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生:3、老师,我还发现作家袁鹰表面上是在写白杨,其实他是在写人,就像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课文落花生一样生44、师:听了同学们的交流,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从大家的交流中我看到同学的学习是多么的专心

4、啊! 三、再读课文,深化认知1、出示课件:大戈壁2、师: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谁能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来?生“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线并不那么清晰,都浑黄一体。”3、 齐读这段话。师:在读这段话时,你读出了什么味儿?生1、这段话形象的写出了大戈壁环境十分恶劣。生2、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结合课件重点理解:浑黄一体4、出示课件5、师,看着窗外不时闪过一棵高大清秀的白杨,兄妹俩发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辩。他们是在争论什么?6、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重点理解“高大挺秀”和比喻句“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四、重点品读,体会情感1、师:

5、孩子们小小的争论引起了爸爸沉思,“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那么,爸爸是怎样评价白杨树的呢?2、重点朗读第12节爸爸对白杨的评价。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也不动摇。”指名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3、师:从爸爸的这段话中,你们又体会到了白杨的什么特点?生1、我看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它从来就这么直”。生2、白杨树它很坚强,不怕任何自然灾害。生3、白杨树生长的范围很广,“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生4、老师,我想爸爸的这段话表面上似乎是在写白杨,实际上他是在告诫孩子们要做像白杨那样的人。4、师:同学说的都不错,特别是刚才的这位同学体会真是太深刻了。下

6、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3节:“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设问句。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那段话。五、激情阅读,升华情感1、指导朗读:【男女生轮读】片断一:“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片断二:“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的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2、教师激情简介“新疆建设兵团”。3、指导学生感悟“许许多多的白杨树”,那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千千万万

7、的劳动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4、师:爸爸“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你们明白了爸爸要表白的是什么心迹?生1:看到白杨树,爸爸更坚定了他扎根边疆的决心。生2:爸爸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老一辈的建设者一样,将来为建设祖国的边疆做出自己的贡献。生3:孩子的爸爸可以是在呼吁更多的人像白杨树一样,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成为栋梁之才!5、师:课文中写道,“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你能说说孩子们多了一点什么知识,你又从中懂得了什么?生1:做人,就应该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生2:做人,就应该不怕困难,无论遇到任何艰难

8、险阻,都要“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生3:做人,就应该不计名利,脚踏实地,努力工作。6、欣赏品味1、出示重点句:“突然,他的嘴上又浮出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品味:“爸爸的微笑消失了。”“他的嘴上又浮出了一丝微笑。”爸爸的嘴上为什么又浮出了一丝微笑?(“现在呢,孩子们又多了些知识。”“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理解:“高大的白杨树”和“几棵小树”分别比喻什么?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师: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错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像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这句话反映了老一辈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2、指导情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六、回顾总结,拓展延伸1、小练笔。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2、情感朗读、背诵爸爸赞扬白杨的那段话。3、音乐小白杨。 附:板书设计 借物喻人-爸爸 高大挺秀(大戈壁 卫士) 扎根边疆5、 白杨 生命力强(哪儿哪儿) 建设边疆 (袁鹰 坚强不屈(不软弱,也不动摇) 无私奉献 小白杨 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