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19704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详细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展表达和沟通。 2、在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维方法。 3、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在合作学习及相互沟通中,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探究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教学预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很快乐能有时机和我们_小学_班的同学一起上这节数学课,请大家看大屏幕,教师为了给大家上好

2、这节课,(课件)我用了a天时间备课,b个小时做课件,看到张教师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字母 师: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字母表示数(板书:字母表示数)。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既擅长观看,又爱动脑筋,我很喜爱你们,很想和你们交朋友,谁情愿告知教师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生说,对其中一个。) 活动(一)“猜年龄” 在加法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 (1)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 我把你的名字和年龄写在黑板上好吗?(师板书) 去年他几岁呢?前年几岁呢?最小的时候几岁啊?明年_同学几岁?再过一年呢? 观看黑板上的数字你发觉了什么?(一个比一个大;没有一样的)这是一些变化的

3、数。 师:还有谁能连续往下说?这么多同学想发言,那张教师就在黑板始终写下去,怎么样?(黑板写不下、麻烦) 既然说不完,又麻烦,谁能想出一个最简洁的方法来表示_同学的年龄呢?、 生:用字母表示。 师:用什么字母呢? 师:你想的方法可真好!用一个小小的字母就把这么多数都概括进去了,他的威力可真大, 师:除了用字母a来表示_同学的年龄,还可以用其他的吗?(b.c.d)全部的字母都可以。 师:n可以是哪些数呢?(生:2、6、9、21、56)那么这儿的n可以是哪些数呢?(生: n不行能是200,由于人一般活不到200 岁。学生产生争议) 师生总结: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但用字母表示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

4、的数要符合生活实际。 小练习 师:谁还能用字母表示我们身边的数量呢?(生举例) 师:你觉得用字母怎么样?(便利、简洁) 师:这种方法这么好?想知道是谁创造的吗?(课件) 法国的数学家韦达 他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是他确定了符号代数的原理与方法。在欧洲他被称为“代数学之父”。 (2) 体会含有字母的式子 刚刚有几个同学介绍了自己,我也和大家做一下介绍,我叫张丹,来自辽阳市,叫我张教师就可以了,年龄吗?你们猜猜(25、26、28) 究竟谁猜得最接近呢?告知大家,张教师比_大17岁,你知道我今年多大年龄吗?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当_同学10岁时,张教师多大,用式子表示。当_同学1

5、2岁时呢? _的年龄 张教师的年龄 1 1+17 10 10+17 11 11+17 12 12+17 13 13+17 师:你还能连续往下写吗?好,拿出练习本开头写吧。(全班学生写) 师:有的同学已经不再写了,为什么?是不是发觉了什么?把你的发觉和你的小组同学沟通一下。(小组沟通) 师:说说你们组同学的发觉。(同学汇报,师板书) (学生汇报时,1、指导学生边写,边说当_同学几岁时,教师多大。 2、当学生说出当_同学n岁时,张教师n+17岁时,师追问,为什么? 3、学生说出,由于学生的年龄在变化,教师的年龄也是变化的,但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是永久不变的,当_同学n岁时,张教师的年龄就是n+17岁

6、。还谁说一说n+17表示什么?为什么?(强化)n+17既可以表示张教师的年龄,也可以看出教师比同学大17岁。 4、指出在这里,你们把变化的量用字母来表示,不变的量不变。 5、这里的n是同一个数吗?同一道题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小练习 我们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数,张教师n岁时,_同学的年龄就是(n-_),那么上一道题中的n和这一道题中的n表示的是同一个数吗?(总结出不是同一道题,同一个字母表示的不是同一个数。)你也能用我们身边的数量,说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吗?(鼓舞学生用加减乘除) 活动(二)填表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间续消失三根小棒,组成三角形)同学们观察了什么?(三根小棒

7、组成了三角形)一个小小的三角形里也隐蔽着有关字母的隐秘,想知道吗?下面请同学完成表格。(课件出示表格)看看你有什么发觉 1、汇报 师:谁情愿和大家说说你的发觉?(生汇报:我们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个数在不断的变化,小棒的根数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摆一个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数始终不变。我们小组用_表示三角形的个数,用_3表示要用小棒的根数。) 2、简写方法 师小结:n3还有更简便的写法,谁见过? 在乘法算式中,当字母与数字相乘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乘号简化为一个小圆点,也可以省略不写。当省略乘号时,数字应写在字母的前边。例如:n3写作3.n或3n。 小练习:8x简写成 67y简写成 是不是全部的含有字母的式子

8、都能简写呢?(生总结出:加号、减号和除号不能省略。) 三、实践运用,稳固新知。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到欢乐广场去轻松一下(课件) 1、同学们能看懂线路图中的x米和y米,分别表示什么吗?你想去哪?从人口动身,要走的路程是多少米? 2、生活馆 (1)一件上衣a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廉价12元,一条裤子 元。 (2)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一个作业本要1元,笑笑买了a本,要用( )元。 (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15人,到新街车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4)有m个苹果,每盘6个,可以装在( )个盘子里。 3、音乐吧 随音乐说儿歌。 生: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

9、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吗? 4、图形馆 用字母a表示我的长,用字母b表示我的宽,用字母c表示我的周长,用字母s表示我的面积,你能试着写出我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C=2(a+b) s=ab 用字母a表示我的边长,用字母c表示我的周长,用字母s表示我的面积,你能试着写出我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C=4a s=aa=a2 5、才智屋 用小正方形摆图形,并查找所摆图形的个数与所需小正方形数的规律。 同学们你们在欢乐广场里玩的快乐吗?(快乐) 四、总结 完毕语:那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怎么样?假如用a表示特别满足;用b比拟满足;用c表示

10、有点圆满。请你对自己今日这堂课的表现的满足程度做个选择,说说满足在哪里,圆满在哪里,有什么盼望。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1、22页做一做及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受观看、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熟悉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展测量,并能把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展简洁的换算。 2、借助详细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进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乐观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精确的“1毫米”的概

11、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课件、米尺;学生预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醒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量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沟通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提醒课题“毫米的熟悉”。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学问?(学生思索、沟通) 在学生沟通的根底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

12、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沟通。 提醒:为了看得更清晰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思索: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预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供应一些资料) 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应。 2、画线段。(3厘米7毫

13、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留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察引导,留意线段从“0”刻度开头画和不从“0”刻度开头画的画法区分。 三、实践应用,稳固新知 1、学生依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依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便利。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长。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米不是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假如你们有兴趣,盼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