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作秀事迹.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193277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光标作秀事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陈光标作秀事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陈光标作秀事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光标作秀事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光标作秀事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光标作秀事迹他是江苏人、南京人的骄傲,和他比起来,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在今天,在无数的人议论谁捐得多谁捐得少的时候,在无数的人议论、争论谁该捐多少谁还捐得不够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今天的“泡博”摘录“中国首善”陈光标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到处传颂他博大的博爱胸怀! 老沙和他素不相识,虽同在一座城市,还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但我拜托您,今天,你要把他的事迹起码讲给三个人听 中国首支自发抗震救灾队伍由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抢险突击队14日抵达绵阳、北川一带,全面展开大规模救灾行动。率领这支队伍的是刚刚被评为“中国首善”、并被授予“中国红十字勋章” 的江苏黄埔

2、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陈光标以1.8亿的慈善捐款在上月揭晓的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上名列榜首。这位抵达灾区的“老板”带着120人和60台工程机械,从江苏、安徽日夜兼程,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了灾区,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这支大型机械队伍如此迅速的开拔,在灾后不到36小时的时间,就从中国沿海的江苏开进到四川山区的地震灾区,令军事专家都大为赞叹。60台挖掘机从哪里弄来的?陈光标说:我的资源利用公司有200多台大型机械,这60台都是从江苏、安徽的工地上调集的。他们是用60台大型平板车装上这些工程机械,每台车两个司机,日夜兼程赶到灾区。目前,这支大型工程机械队伍已分别在都江堰、茂

3、县、绵阳、北川等地投入抢险。陈光标说:目前,汶川进不去。如果能进入,他们也将尽快赶去。陈光标此次到灾区,还带去20万元现金,200万支票。此前,他还委托中国扶贫基金会为灾区捐款650万。 “我在北川老县城,这里的房子全倒了。是一片大坟地。”陈光标说,“我背出来四个人,全都死了 。” 陈光标出生于江苏一个贫困的农家,靠着自身努力打拼成为一个成功商人。 仅2007年一年,他捐出的善款便超过1亿元。他没有向银行借贷一分钱,也从不在受赠地区进行投资。 刚及不惑之年的陈光标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4.75亿元,被资助人数20万多万人。2007年度捐赠总额为1.81亿元。 陈光标出身于苏北农村的贫苦

4、农家,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困,从1968年出生到1978年,他几乎没吃过肉,甚至没有吃过一片完整的馍、一块完整的饼。饥饿夺走了他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的年轻生命。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块多钱的书本费也是东家两毛、西家三毛钱凑起来的。父母亲借了钱之后就常念叨,等鸡下蛋后卖掉还债。”他现在虽然身家百亿,但至今仍然无法释怀。从那时起,他便立志“靠自己改变命运”。 1978年,懵懵懂懂的陈光标看到了一个商机,开始了人生的第一笔生意。当时年仅10岁的他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个5公斤重的桶从三四十米深的井中提出水,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5公里的小集镇上卖,一分钱随便喝,每天能赚个两三毛钱。开学的时候要交书本费,也就1.8元,但他听说邻居家的孩子还没有钱交书本费,就去学校帮他把书本费交了。 这是陈光标第一次拿自己赚的钱去帮助别人,心里的那种快乐真是比吃了蜜还甜。 在陈光标看来,慈善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捐助行为,而是以道德和爱心为基础,源自社会需要而发自内心的捐赠。同时,慈善也是一种分配机制,能够有效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陈光标毫不犹豫地将慈善公益变成了他人生中的又一项事业。 个人语录: 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