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水大桥钻机挖空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191467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渠水大桥钻机挖空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渠水大桥钻机挖空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渠水大桥钻机挖空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渠水大桥钻机挖空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渠水大桥钻机挖空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渠水大桥钻机挖空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渠水大桥钻机挖空施工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托口新镇至螺丝塘复建公路及渠水大桥工程合同编号:TK201107020机械钻孔桩施工方案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托口项目部二一一年五月批准:审核: 校核: 编制: 目录编制依据11、概 述21.1 工程概况.21.2 地质条件.21.4 工程主要施工特点62、钻孔桩施工.62.1 施工工艺流程.63、主要施工方法.83.1 施工准备.83.1.1 施工机具准备.83.1.2 钻孔平台.83.2 测量控制.83.3 钻孔平台施工.83.4护筒施工.93.5 成孔施工.93.5.1冲击钻成孔工93.6泥浆制备153.6.1 泥浆制备153.6.2泥浆检测163.7 成桩施工173.7.1 钢

2、筋工程173.7.2 水下混凝土灌注.193.7.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224、人力资源及进度计划.235、主要设备、材料计划.246、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46.1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46.1.1钢护筒垂直度控制措施.246.1.2防止出现斜孔、扩孔、塌孔措施256.1.3防止孔缩径的措施.256.1.4防止渗、漏浆措施266.1.5防止掉钻措施266.1.6防止声测管孔底堵塞、超声波检测不到位的措施.266.1.7防止钻孔桩混凝土浇注时出现堵管、断桩现象的措施.266.1.8防止钻孔桩出现接桩的措施.276.2 C30水下混凝土施工控制276.2.1 原材料控制276.2.2 混凝土拌制2

3、76.2.3 混凝土运输286.2.4 混凝土抽检287、安全保证措施287.1 常规安全措施.287.2 工序安全措施287.2.1 钻孔平台搭设287.2.2 钻孔施工297.2.3 钢筋及其他工序29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298.1 文明施工措施298.2环境保护措施30编制依据1)(JTJ041-2000)2) (JTJ071-04)3) (JTJ076-95)4)(GB502052001)5)(JTG F102006)6)(JTJ034-2000)7) (JTJ/T019-98)8) (JTGE402007)9) (JTGE412005)10)(JG/T 30571999)11)

4、(GB502042002)12)(JTJ25498)13 ) (JTJ/T066-98)14) (GB5002693)1、概 述1.1 工程概况渠水大桥起始里程桩号为K0+499.851K0+906.431,桥长406.58m。全桥有两个桥台,共有30个桩基。其中2#、3#、4#、5#为机械钻孔桩。 机械挖孔桩孔径、孔深和数量一览表 表1-1墩号桩径(m)设计孔深数量2#1.823.543#1.85044#1.82045#1.82141.2 地质条件1.2.1地理位置及交通托口渠水大桥位于托口集镇新址边缘,左岸为阳荆村,右岸为托口集镇新址。桥位距渠水口约1.5km,行政区属洪江市托口镇,桥位距

5、洪江市约28km,距怀化市约43km。水陆交通方便。1.2.2地形、地貌托口渠水大桥处于托口盆地边缘地带,地貌形态主要表现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沟梁相间,显零乱,地表断续分布第四系残坡积物,大多开垦为果园,油茶地等。桥址上游约1.5km处建有螺丝塘水电站,渠水自南向北汇入沅水,场区内渠水河谷为“U”形谷,河床高程192m200m,常水位受螺丝塘水电站影响,一般在202m附近变动,河床平缓部位分布第四系河流冲积物;左岸坡顶为一近东西向单薄的条形山脊,脊顶高程270290m,上游侧五早冲转向横切桥址区后与下游侧大木溪汇合并入渠水,两冲沟切割深度不一,最大高差近70m,近山脊部位地形较

6、为平缓,坡度615度,周边地形坡度2550度;右岸坡顶为一顺河向马鞍形山脊,山顶高程270m273m,鞍部高程264m,近山脊部位地形较为平缓,坡度620度,周边地形坡度3055度,坡脚建有公路与外界相通,其开挖坡度一般为75度左右。桥址东侧为托口集镇新址,新址至渠水大桥之间的拟建公路沿线附近冲沟发育,切割深度不一,沟底高程244m255m,周边山脊高程270m294m,最大高差近40m,坡度为2530,总体呈下陡上缓趋势。1.2.3气象水文(1)气象 工程区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温多雨,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7,最冷月(每年1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每年7月)平均气温25

7、.5,极端最高气温为39.1,极端最低气温为13.1;区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85mm,一般每年4月进入雨季,8月以后雨量逐渐减少,4月8月雨量较集中,其中5月7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4.7%,多年平均降雨日184d;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50mm;多年平均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介于0.9m/s2.6m/s之间,历年实测最大风速为28.6m/s,相应风向为北风。(2)水文工程区紧邻洞庭湖水系沅水,河流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属雨源性河流。沅水及其支流(沟)径流由降水形成,径流特性与降雨特性一致,每年4月8月为汛期,其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9.1%,其中5月7月占49.6%,平枯水期(9月次年

8、3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30.9%。沅水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暴雨一般出现在4月10月,大暴雨集中在5月7月,占总次数的86.5%90.5%,其中5月7月出现次数最多,约占76.6%82.5%,洪水以单峰型居多,一次洪水过程一般为3d7d。(3)地表水工程区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湿多雨,降雨集中。场区分布的渠水是地表径流主干,其水位及流量主要受上游洪水(螺丝塘水电站库水)及大气降水的控制和影响,补给源主要为上游洪水、大气降水和山坡地表水。场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溪沟向渠水排泄,地表水排泄条件好。除渠水两岸分布的大木溪、恶蛇冲常年有地表径流,五早冲有地下水渗出外(水井),其余冲沟除雨季有短暂地表径流外,

9、为干沟。(4)地下水工程区下伏的层为基岩,属相对不透水的碎屑岩类。场区地层结构较简单,沟谷中有常年地表径流,水文地质条件亦较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潜水,赋存于岩体上部的风化裂隙中,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向沟谷等低洼处排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主要为上层滞水,贫乏。经钻孔揭露,地下水埋深一般为5m39m,坡脚埋藏较浅。(5)岩体的透水性岩体的透水性与地层岩性、节理发育程度及贯通性密切相关。勘察期间,在渠水大桥址区布置了15个钻孔,因桥址两岸岩体内节理较发育,钻进过程中失水,往往难于实施压水试验,坡脚及渠水河床部位岩体较完整,整,在钻孔 LZKl、LZK2、LZK6孔深分别为1

10、0.4m15.4m、9.5m14.5m、8.2m13.8m孔段进行压水试验,其透水率分别为q=460Lu、q=5.70Lu、q=6.79Lu。参考借鉴枢纽区可研阶段的压水试验成果认为,中风化(3)岩体透水性弱,其透水率一般小于5 Lu。1.2.4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桥址地层岩性较为简单,渠水右岸坡脚现公路沿线一带分布第四系人工堆积物(Qs),渠水河床平缓部位分布第四系河流冲积物(Q4al),渠水左岸桥址上游坡脚分布第四系级阶地堆积物(Q4pal),两岸山间冲沟、溪沟部位第四系坡积与河流冲积物(Q4dl+al)混杂。此外,地表断续分布第四系残坡积物(Q4edl),坡脚及陡坡部位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Zane)冰碛岩。场区内揭露地层由新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