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190783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一、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办学特色之路。 训练科学是训练教学进展的第一生产力,训练科学讨论是一所学校训练进展的助推器。训练事业要进展,训练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治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训练科研工作。 为 谋求学校自身进展,探究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进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实践讨论”的课题讨论,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训练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育成行为标准、品德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进展学生的共性特长”

2、 (简称“双多教学法”)的课题讨论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讨论,围绕训练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绽开课题讨论,加强课题的过程治理。“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根底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进展学生共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共性、素养得到了全面、充分的进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仅XX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学生探究与应用力量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

3、赛50杰;苏州市中小学口琴、竖笛竞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苏州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由于训练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亮”“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教师成为讨论者。高素养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进展的基石。建立一支素养优良、构造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布满活力,能在将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训练教学改革和进展的百年大计,是培育高素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需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训练科研的水平。良好的训练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

4、的力气,鼓励教师开展各种训练讨论。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实行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讨论的宽松气氛,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舞教师在自身的训练教学实践中开展讨论,去调查试验。为鼓舞教师参加训练科研,我乐观主动供应良好的外部条件,如供应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供应给教师以拓宽讨论的视野,提高讨论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仔细学习现代训练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训练科研沟通的平台,为训练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供应展现个人才华的时机,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为进一步深厚学校科

5、研气氛,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进展战略,我努力做到训练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训练科研全员参加、全方位引入、全过程治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训练科学进教学、进教师训练、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仔细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讨论与日常教研相结合,训练科研与培育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进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让训练布满讨论,让讨论布满思想,让思想布满才智。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讨论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转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地,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苦恼与欢乐、

6、腐朽与奇妙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布满无限的生气,训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训练科研、提高自身素养供应了宽阔的天地。几年来,由于我校教师成为了“讨论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训练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根底训练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训练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训练科研的习惯。1、用讨论的眼睛观看身边的训练现象。任何宏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讨论。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训练教学实际,进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讨论。训练教学活动中并不缺少讨论的对象,而是缺少发觉它们的眼睛。在训练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治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训练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讨论的眼光去观看、发觉、解决问题,用提高训练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索、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开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为难。论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