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187475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识字词、读美文,精读示例,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品读课文的方法。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到过大山,走进过山林吗?)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向往着山,迷恋着山,寄情于山。今天,让我们跟随着现代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起走进他心中的山。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板书:题目、作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正音: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2、(课件)(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幽径(jng)唱和(h)玄(xun)奥栀(zh)子津津(jn)乐道清澈(ch)树冠(gun)湛(zhn)蓝凝(nng)静犬吠(fi)吟(yn)咏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3、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后,思考问题,或提出自己的问题。3、交流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归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

3、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1、精读第三段,教给学习方法: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生齐读第3自然段。)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文插图),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默读画句,读后交流。)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

4、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2.自读第四段:男女生比较朗读,看哪一组读得有情味。“树”一段:你从“这片树林”体会到什么?

5、(是“我”常来的这片树林,是我的知己。)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与树林的感情?再读课文第4段,强化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自由品读,运用实践,积累美文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一、复习巩固:1.听写字词。2.读出感情。3.归纳学法。二、品读美文,自学实践。1.自由阅读第57段,运用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写下自己的阅读收获。学习提示: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2.交流心得感悟。交流后有感情地朗读几句你最喜欢的语句。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3、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6、?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讨论后归纳: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三、提升阅读,积累美句1、积累一组有深刻含义,激发人的生活联想的句子。(哪些朋友给作者以生活的启示?)2、积累一组表达有特点,给人以美感的句子。示例: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比喻,

7、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拟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排比,同

8、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3、诵读课文,美读课文,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他丰富的联想、精美的语言印在脑海里。4、教师小结: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5、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探究后教师小结: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四、拓展对话,发展语言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习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