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测试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187100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测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12题。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C水稻和甜菜 D谷子和大豆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

2、,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读有关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B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修筑梯田C该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该地区只能发展林牧业4该地区河流45月也会出现汛期的原因是 ()A雨带推移到此处 B气温升高,积雪融化C冬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雨水 D冰川在春天开始融化5图中代表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6-8题。6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农牧活动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A B C D7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草原 水能 石油 森林A B C D8

3、有关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米、大豆和水稻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下图回答9-10题。东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例(1978-2003年)9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比重逐年增加,增长幅度最大,潜力巨大的是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粮食10上题正确选项的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 B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D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

4、变化图,回答11-12题。1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1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

5、2”。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316题。13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A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C发展鱼塘台田立体生产模式 D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14当地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的分散15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A民工短缺B水源缺乏C能源供应紧张 D交通运输落后16构建“9+2”泛珠三角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9+2”各省区的地理环境相同 B“9+2”各省区之间都有铁路联系C政治协作的需要 D经济

6、互补合作的需要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1718题。17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18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20

7、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1921题。19.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市场广阔 资源丰富 海运便利 技术先进A. B. C. D.20.广东将建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降低产品销售费用A. B. C. D.21.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采取清洁生产技术 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 建

8、立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A. B. C. D.台北“中央社” 2008年11月6日报道,中国千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据此回答22-23题。22.下列工业部门受这次危机影响最明显的是( )A.钢铁、机械、石化等大型工业 B.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C.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等工业 D.服装、制鞋、玩具等中小型工业部门23.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有( )国家政策的支持 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A. B. C. D.广东产业高成

9、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过去原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回答2425题。24.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要素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趋紧 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 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被迫下降A. B C. D.25.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

10、,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 B. C. D.二、综合题(共3小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1: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2008年,我国夏粮生产已实现连续5年增产,单产也创历史新高,切实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其中,商品粮基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材料2: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1)甲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乙基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4分)(2)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3分)(3)简述甲基地农业

11、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5分)(4)面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转变农业增长方式?(4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1:工业发展阶段判别标准。指标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DP(美元)7281 4561 4565 4605 46013 10413 104以上2009年广东省各地带人均GDP指标山区东翼西翼珠江三角洲全省平均人均GDP(美元)2 4412 4422 7549 855.25 965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印刷企业成为我国精品印刷的重要基地之一。第十八届华南国际印刷工业展览会于2011年3月9日 11日在广州举行,

12、这是华南地区以至国内在印刷、印包、印标设备及相关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展会。材料3: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1)根据材料1分析,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_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_阶段,东西两翼及山区处于工业化_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_。(4分)(2)结合材料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4分)(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造纸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分)(4)你认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8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材料一 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概念(即知名的 “9+2”经济地区概念)是2003年7月在国内正式提出来。泛珠江三角地区由闽、粤、桂、黔、琼、湘、赣、川、滇九省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概念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将有效促进泛珠江三角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营造互补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多赢”格局。 材料二 “泛珠三角”地区数据一览表 (1)泛珠三角内部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材料二可知,在泛珠三角区域中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