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18490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报 答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全 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2) 验证欧姆定律。(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U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R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I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

2、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数据处理测量次数U1/VI1/mAR1/ 测量次数U2/VI2/mAR2/ 15.42.00270012.0838.054.726.92.60265422.2242.052.938.53.2026563

3、2.5047.053.2U = Umax 1.5% ,得到 U1=0.15V ,UV(1) 由(2) 由I = Imax 1.5% ,得到 I1= 0.075mA,2= 0.075;I2= 0.75mA ;U2I2u=1,u=(3) 再由 uRR(3V+)(3I)3,求得R1910 R21;(4) 结果表示R1= (2.92 0.09), R102=(441)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按照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a +

4、 b) sin k=dsin k=k如果人射光不是单色,则由上式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 k =0、 =0 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形成中央明条纹。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着k=1,2,3,级光谱 ,各级光谱线都按波长大小的顺序依次 排列成一组彩色谱线,这样就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如果已知光栅常数,用分光计测出 k级光谱中某一明条纹的衍射角,即可算出该明条纹所对应的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步骤(1) 调整分光计的工作状态,使其满足测量条件。(2) 利用光栅衍射 测量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谱线的波长。 由于衍射光谱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为了提高测

5、量的准确度,测量第k级光谱时 ,应测出 +k级和-k级光谱线的位置,两位置的差值之 半即为实验时 k取1 。 为了减少分光计刻度盘的偏心误差,测量每条光谱线时 ,刻度盘上的两个游标都要读数,然后取其平均值 (角游标的读数方法与游 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基本一致)。 为了使十字丝对准光谱线,可以使用望远镜微调螺钉12来对准。 测量时,可将望远镜置最右端,从-l 级到 +1 级依次测量,以免漏测数据。数据处理谱线游标左1级(k=-1)右1级(k=+1)nm0nmE黄l(明) 左右黄2(明) 左右绿(明)左右紫(明)左右10245 621328248 2421810240 622028242 242241

6、0131 632928134 243309735 672327737 2472820.258 577.120.158 574.419.025 543.315.092 433.9579.0577.9546.1435.80.330.450.510.44(1) 与公认值比较计算出各条谱线的相对误0为公认值。(2) 计算 出紫色谱线波长 的不确定度() +(ab)sin 2差 E =0x 0其中u=a +u() =1()(b) | cos | u()=600.cos15 09260180=0.467nm ; U =2u() =0.9 nm1.2.最后结果为:=(433.90.9) nm当用钠光(波长=

7、589.0nm)垂直入射到 1mm 内有 500 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上时,试问最多能看到第几级光谱?并请说明理由。答:由(a+b)sin=k得 k=(a+b)/sin最大为 90所以 sin=1又a+b=1/500mm=2*10-6m,=589.0nm=589.0*10-9mk=2*10-6/589.0*10-9=3.4最多只能看到三级光谱。当狭缝太宽、太窄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狭缝太宽,则分辨本领将下降,如两条黄色光谱线分不开。狭缝太窄,透光太少,光线太弱,视场太暗不利于测量。3. 为什么采用左右两个游标读数?左右游标在安装位置上有何要求?答:采用左右游标读数是为了消除偏心差,

8、安装时左右应差 180u12290X光电效应实验目的(1) 观察光电效现象,测定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光照度与光电流关系曲线;测定截止电压,并通过现象了解其物理意义。(2) 练习电路的连接方法及仪器的使用 ; 学习用图像总结物理律。实验方法原理(1) 光子打到阴极上 ,若电子获得 的能量 大于 逸出 功时则会 逸出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 运动而形成正向电流 。在 没达到饱和前 ,光电流与电压成线性关系,接近饱和时呈非线性关系,饱和后电流不再增加 。(2) 电光源发光后 ,其照度随距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 (r2)反比即光电管得到的光子数与 r2成反比,因此打出的电子数也与 r2成反比,形成的饱

9、和光电流 也与 r2成反比,即 I r-2。(3) 若给 光电管接反向电压 u 反,在 eU反 mvmax/ 2=eUS时(vmax为具有最大速度的电子的速度) 仍会有电子移动到阳极而形成光电流 ,当继续增大 电压 U反,由于电场力做负功使 电子减速 ,当使其到达 阳极前速度刚好为零 时 U反=US,此时所 观察 到的 光电流为零 ,由此 可测 得此光电管在当前光源下的截止电压US。实验步骤(1) 按讲义中的电路原理图连接好实物电路图;(2) 测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先使正向电压加至30伏以上,同时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 将电压从0开始按要求依次加大做好记录;(3) 测照度与光电流的关

10、系: 先使光电管距光源20cm处,适当选择光源亮度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 逐渐远离光源按要求做好记录;实验步骤(4) 测光电管的截止电压: 将双向开关换向; 使光电管距光源20cm处,将电压调至“0”, 适当选择光源亮度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记录此时的光电流I0,然后加反向电压使光电流刚好为“0”,记下电压值US; 使光电管远离光源(光源亮度不变)重复上述步骤作好记录。数据处理(1) 伏安特性曲线-0.6U /V401.02.04.06.08.010.020.030.040.0I /mA02.965.6810.316.818.719.919.919.919.919.9(2) 照度与

11、光电流的关系45802457L /cm20.025.030.035.040.050.060.070.080.01/L20.00250.00160.00110.00080.00060.00040.00030.00020.00015I /A19.9712.546.854.272.881.510.870.530.322520151050-1001020304050流曲线(3) 零电压下的光电流及截止电压与照度的关系伏安特性曲线照度与光电L /cm20.0I0/A1.9625.01.8530.01.0635.00.8540.00.6450.00.6160.00.5870.00.55US/V0.640.

12、630.650.660.620.640.650.631. 临界截止电压与照度有什么关系?从实验中所得的结论是否同理论一致?如何解 释光的波粒二象性?答:临界截止电压与照度无关,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光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说明光具有拨动性。从光电效应现象上分析,光又具有粒子性,由爱因斯坦方程来描述:h=(1/2)mv2max+A。2. 可否由 Us 曲线求出阴极材料的逸出功?答:可以。由爱因斯坦方程 h=e|us|+ho可求出斜率us/=h/e和普朗克常数,还可以求出截距(h/e)o,再由截距求出光电管阴极材料的红限o,从而求出逸出功 A=ho。光的干涉牛顿环实验目的(1) 观察等厚干涉现象及其特点。(2) 学会用干涉法 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与微小厚度。实验方法原理利用透明薄膜 (空气层 )上下表面对人射光的 依次反射,人射光的振幅将分成振幅不同且有一定光程差的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