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18157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桥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双桥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双桥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双桥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双桥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桥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桥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黔西县第一小学双桥校区“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黔西县第一小学双桥校区“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某市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为依据,紧紧围绕集团化办学工作目标,以黔西一小校训“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引领,践行“为人有格、行事有责、学习有方、生活有趣”的校风,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二、校区基本情况黔西一小双桥校区位于黔西县莲城街道办事处双桥社区四组,又名双桥小学,属于一所完全小学,创建于196

2、3年,学校创始人赵家林,建校之初占地约800平方米。后来历经几届校长及教师们的努力,学校由民办转成公办,不断发展。2015年5月纳入黔西县首批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由黔西一小领办。现校区占地面积6000m2,有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1435m2;现有7个教学班,学生261人,教职工14名,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8人,中师学历1人,中级职称教师10名,初级职称教师3名,教师平均年龄42.8岁。三、发展需求双桥校区地处黔西县南部新区中心,周边人口将逐渐增加,办学规模将不断扩大。按照黔西县“全面改薄”项目建设计划(20142018),至2020年,校区的办学类型将从现在的三类完全小学转变为一类完全小学,

3、开设一年级至六年级共24个班级。服务X围为双桥社区、八块社区八九组、莲城社区迎宾路至校区一带,服务X围内学龄人口3000人,在校学生达1080人。根据某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黔教规划发2015239号)的要求,校区还需增加占地面积15600m2,增加校舍3490m2(其中普通教室24间1257m2、功能室17间1475m2、生活用房2间316m2、行政办公用房10间442m2)、体育运动场5394m2(其中篮球场4块1680 m2、排球场4块608 m2、环形跑道200m2、小学生足球场3166m2),补充专任教师38人、工勤人员(安保、宿管、校医等)10人,科学

4、实验仪器2套、音体美器材2套、图书17350册,计算机61台、班班通17套。四、发展目标面对黔西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的的重大历史机遇,校区立足于全县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本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原则,建立公平的教育环境和体系,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普十五”工作,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办好更优质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一)总体目标。根据全国扶贫工作会精神,为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目标,校区根据发展历史及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挖掘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把阳光、自信、幸福作为人生成长航标,不断丰富师生精神生活,按照“一线二重”的思路,扎实抓好学校管理,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5、1. 办学理念:把儿童放在正中央,为学生发展创建优质教育,为教师发展搭台,为社会进步服务。2办学目标:融入总校文化,与总校并行发展,三年内教学质量基本达到总校水平,五年内形成品牌。把黔西一小双桥校区办成学生出彩、教师乐业、学校日新的名校。校训: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校风:为人有格,行事有责,学习有方,生活有趣。教风:博学的师长,善导的朋友。学风:思考的孩子,更好的自己。主题文化:朵朵花儿开,一花一世界。(二)重点规划项目及实施措施。1学校功能区规划布局。(1)整体目标:坚持以建设标准化学校为导向,努力实现学校功能区布局达到“科学、合理、规X、系统”的目的,实现学校校园整洁、美观、布局合理的目标。(

6、2) 具体措施:召开学校行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会议研究规划布局方案。抓住新城区开放的机遇,积极争取各种力量资金支持,聘请专业团队帮助设计规划。广泛征求社区、家长、教师、人大代表等人员的意见。按照高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从儿童的视觉和心理出发去布局校园环境。2学校管理。(1)管理目标:坚持以精细化为目标抓管理,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完善和健全学校制度和章程,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2)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严治党,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学习引领,践行主题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开展示X引领带头活动。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

7、,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应急机制,及时排除隐患,开展各种应急逃生演练,确保安全,创建平安校园。完善后勤服务管理。树立管理育人,管理服务的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好、用好现代化教学设施,发挥其最大效益。进一步规X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材料齐全、完整规X、数字准确。同时,推行电子化管理档案材料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效率。进一步完善营养餐管理,积极争取新建标准化学生食堂,确保营养餐工程在我校实施过程深入人心。积极推进体卫艺工作管理,丰富体育课、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内容,把传统文化和强生健体有机结合,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加强音体美课堂教学管理,结合教育局“1+7”具体

8、方案和要求,完善音体美教学成绩评价和教师考评。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 推进有效备课,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规X作业要求,实施作业改革,狠抓学困生辅导,创造条件激励学困生,培养学困生读书兴趣。完善各类管理制度。重点完善绩效工作实施方案、师德师风评价考核办法、教师考勤管理制度、教师年度考核方案、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等教师评价与管理制度。3教师专业化发展。(1)发展目标: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综合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2)具体措施:加强师

9、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推进名师工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名师、骨干教师培养机制。为教师外出学习,上公开课、示X课、优质课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发表教学论文。被确定为县级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要制定成长计划,争取通过两年努力实现目标。同时,每个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要有进步,让更多的教师成为镇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形成更加合理的人才梯队,使更多的教师快速成长。以集团化总校办学为引领

10、,实施一对一帮扶。根据双桥校区实际,所有中层干部、班主任、学科教师均与总校对应的优秀干部、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结对交流,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引领教师品读教育专著,领略中外教育的精髓,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所读内容在第二学期开学前进行交流。倡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加强交流与互动,使读书卓有成效。实施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以某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帮扶为契机,力争专家引领教师成长。注重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集团总校教研模式促进教师成长,要求年轻教师上好过关课。以研究“以学代教的参与式分层教学”为抓手,以

11、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营造师生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4德育工作。(1)德育目标:以“立德树人”的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提高中小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为抓手,开展校本德育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 具体措施:加强学生德育管理人才

12、队伍建设。以少先队和班主任为学生管理主体,定期开展少先队活动,组织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立足工作创新,开展班级工作创新评选,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情感关怀。积极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完善学校、家长、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增强整体育人合力。 建设校园道德文化。多渠道为师生创造一个优化的环境,让大家时时处处接受熏陶,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认真践行校区学生养成教育细则和中小学生守则。把养成教育和德育主题活动贯穿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细节,把经典诵读、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内化学生品格,提高养成教育效果。组建学生活动组织,通过丰

13、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5教育教学工作。(1)工作目标: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以学代教的参与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经过五年的努力,教学质量达到全县优秀学校水平。(2) 具体措施:努力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革新教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考如何以学代教、学教结合、课堂活动人人参与,充分彰显个性教学特色,全面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深化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规X教师从教行为。真实备课,目标全面落

14、实;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分层指导,达成教学目标。完善教师考评,坚持每月对教师业务进行考评,加大课堂教学的督查力度,深入推行随堂听课,强化各学科教学质量监控。努力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方法,提倡激活思维的“参与式”、“探究式”学习,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开展人人上好一堂课活动。打造专业的示X课,以示X课引领来实施课堂大练兵,调动教

15、师积极参与。把集体备课、研讨课等有机整合,充分发挥集体优势,让每个教师贡献智慧力量,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以总校引领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总校教务处指导,引领全体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每个教师必须结合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找准问题,结合实际开展小课题实验研究。校区结合实际,努力争取承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课题实验研究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落到实处。根据县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育质量提升规划方案。6后勤服务工作。(1)工作目标:树立全心全意的后勤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努力实现及时、到位、优质。(2)具体措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心设计,协助完成校园整体外显文化,体现个性、关心细节、注重实效。继续抓好校产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后勤工作的档次。加强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财物管理制度。7学校办学特色创建。(1)具体目标:提高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发展学生特长,培植读书文化,创建特色课程。通过五年努力,形成一批有个性特长的教师和学生,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2) 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