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180220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 如果考究2号人物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群落有三种来源:从1号人物外围一步一步做起,最后获得1号人物的垂青,如伊利时期的牛根生,从洗牛工做到副总裁;一种是外部空降,老板请来的重要幕僚或者辅佐人物;另外一种就是1号人物身边才华出众的人。 在这几种情况里,第一和第三种最多,而美的集团副总裁、制冷事业部总经理方洪波,则集中了这两个最重要的形式,从老板身边的“近臣”到“外藩”,方洪波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完成了2号人物的完美演绎。 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美的内部,方洪波为称为“坐飞机升上来的老总”,可谓青云直上,而借给他这朵云的,正是美的总裁何享健。 1992年,方洪波从东风

2、汽车辞职后来到广东顺德,凭借其扎实的文字功底,进入美的总裁办。方洪波那时的工作,是出版美的企业报。从组稿到写作、编辑,是方洪波的主业。给领导们写讲话稿、写各种总结、报告,是不能少的副业。在这个过程中,方洪波了解了美的,也分析了美的。并渐渐开始参与公司的宣传、推广工作。 现在散见于各种媒介的说法是,在这个过程中,何享健发现了他的才干,于是提拔他为公关科副科长,成为方在美的发迹之始。后来,方洪波从公关科副科长到科长,再到广告部经理,市场部经理,直到1997年后出任“外藩”,任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方在1号人物何享健的身边,度过了其5年的“近臣”生涯。 关于方洪波的崛起之始,在美的早期员工中

3、有所流传,据说当他还是美的总裁办最基层的编辑时,某次随同何享健出差,方洪波将其观察到的市场情况进行了整理总结,并在见到何享健时适时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据说方洪波的胆略与见识,给何享健留下很深的印象,回来后不久,何享健便提拔了方,并自此以后视其为亲信。方也得以有机会展示才干,一步步崛起。当然,这只是一个美的内部部分员工中流传的故事,有点小道消息的意味,但是,方洪波因为走近何享健并展示才华而被注意和提拔,则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在企业中还是政治领域,“近臣”总是容易得到更多的机会,这是一种近乎潜规则的常态,也符合社会学中基本的人际交往规律。因为近,所以分享1号人物的注意力多,机会也更多,同时起点更高

4、。 在历史上,卫青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留名青史,一个很大的原因,也在于他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从这个意义上说,方洪波从总裁办开始自己美的职业生涯之旅,无疑是一种幸运。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切都被放大,如果被赏识,也许就会获得超常规的发展;如果不幸是后者,缺点被过早放大的话,也许会过早打入冷宫,就此夭折。处于近水楼台的“近臣”,虽有机会优先的幸运,但是这种幸运也需要才智支撑,机遇从来就是光顾有准备的大脑。 以今日的眼光看,何享健确实有识人之能,方洪波在其“近臣”生涯中,颇有得意之作,其中最为瞩目的是1995年,方洪波操纵了一个轰动全国的大广告。当时巩俐正是青云直上,她的热度和神秘感,让方洪波把美

5、的的形象代言人锁定巩俐。通过一系列运作,“美的生活美的享受”,就在巩俐的眼波流转中,成了当时流行的广告语。而当年,美的家电产品销量便开始大增,令何享健大为赏识,也为方洪波日后出为“外藩”,独立掌控一方埋下伏笔。美的最大的“外藩” 1997年,美的遭遇严重危机,空调业务陷入谷底,到底任用谁来挽狂澜于既倒,在美的最高决策层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何享键力排众议,起用而立之年的方洪波,使其主管美的空调国内销售业务。 方洪波上任之时,可谓美的危难之秋,当时空调市场排名第一的是春兰,第二位是华宝,第三为格力。春兰一直是传统的老大,遥遥领先;华宝投入比较大,发展比较快;而格力在上升,科龙、海尔刚刚进入不久。但美

6、的空调销售却在下滑,排在全国第6位左右,很有可能会让对手给吃掉,据说当时顺德市政府还有意让科龙兼并美的。美的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方洪波上任之始,大胆提出“让销售向营销转变,让生产制造向顾客需求转变”。“两个转变”虽说简单,但对美的这家一上市就被外界讥讽为“一架三轮车,驶上了高速公路”的乡镇企业来说,却是脱胎换骨。为了筹建营销体系,方洪波亲自到人才市场选拔人才,本来学的是历史,此时却像老中医,望闻问切,把人琢磨得“底儿透”。每批招收的人不超过15名,在全国各地整整招了19批,培训了一批年轻的“小虎队”。 1998年,全国空调大战拉开序幕,方洪波组建的营销军团,做到了只要有空调的地方就有美的

7、营销人员,其空调销量剑指三强,达90万台,增长速度是200%,美的借此不仅解除了危机,还一举奠定其空调行业一线品牌的地位。 开山之举便出手不凡,使何享健更对其刮目相看。在此过程中,方洪波也展现出了其过人的在战略眼光。方洪波当年提出的两个转变和后来的渠道扁平化,当时只有TCL实行,在家电行业尚为先锋。其后几年,渠道扁平化才逐渐成为家电行业的主流。以学历史出身,并且没有一线操作经验和经济类科班功底的方洪波,能够预见到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并且抢占先机,不得不承认其过人的战略思维天才。方洪波提出的“以变应变”,挑战者定位等理念,也一直奠定了美的制冷业务的发展策略。 2000年,因其在空调业务中的出

8、众业绩和声望,方洪波出任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当时美的有6大事业部,以空调事业部最大,销售额几占整个集团的60%,方洪波也正式成为美的最大的“外藩”。其后美的虽经历多次业务调整和事业部整合,方洪波作为美的最大“外藩”的地位一直没有变。 作为美的最大“外藩”,方洪波也确实不负众望。2001年,美的空调内销220万台,出口30万台,据说销量其时已跃居全国第一。其后美的与东芝、开利合作,乃至2017年兼并华凌,均为业界侧目。在此过程中,方洪波的身份也一直在变,从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副总裁,再到制冷事业部总经理,华凌集团董事长,基本上是一路升迁,被美的视为肱股。 双面人 在方洪波的身上,有很多互相矛

9、盾的气质,也许是其兼具“近臣”与“外藩”的经历所致。也许情况相反,正是他隐秘的双重人格,使他天然就适应“近臣”与“外藩”的双重角色。 在早期的媒体眼中,学历史出身的方洪波崇拜英雄,以英雄为向导,以伟人为榜样。方洪波对中国历史的感悟是:“中国历史都是伟人英雄的历史,读完后感觉非常沉重。”如果你不是英雄伟人,在历史长河中将默默无闻一文不值。 方洪波1987年毕业,进入东风汽车工作5年,在那里,他认为自己“20岁就可以看到自己50岁的样子,而英雄是不可以没有传奇的”。于是,就来到广东,到美的发展,后来才有了在美的的传奇故事。 洋溢着英雄情怀的方洪波,在美的高歌猛进,从总裁办最基层的内刊编辑做起,到成

10、长为知名职业经理人,其中必然有一种强烈的出人头地,成为英雄豪杰的情怀在驱使他不断努力。 另外一个截然相反的方洪波,则是内敛而恭谦自抑的。在1号人物何享健面前,方一直非常谦虚,方称自己是美的的保姆。方曾经对某媒体说过,相对于“老板”这个概念,老板是天生的,是天才;而职业经理人是严密的机器标准件,是打工仔,*的是职业的素质和能力。 一个有强烈英雄情结的人,都甘愿做保姆式人物,似乎很难让人理解。而在媒介面前,方洪波非常低调,一般不接受媒介采访。在后期关于“英雄”的解释时,方洪波也改变了口吻,近几年来,一直提倡“团队英雄主义”,似乎很忌讳别人谈到自己早年曾有过要成为英雄的志向。 而当外界猜测美的到底是走“禅让”制还是“父传子”制接班人路线时候,据美的内部人士透露,那段时间方洪波不接受任何采访,表现得非常谨慎。 一面是激情澎湃,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出人头地的动机,一面却谦恭自抑,两种矛盾的性格特质则在方洪波身上得到统一。也许,不仅仅是方洪波,一切活得长久的企业2号人物,都是兼备两重特质。才华与勇气,使其得以不断进步的动力,而谦恭自抑,则使企业1号人物觉得放心。 功高而不震主,在中国这个人治传统色彩浓厚、企业家威权思想普遍留存的商业社会中,绝对是一种明智。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