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172682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运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培养猜测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获取合作学习和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中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教学难点: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3、关键: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经验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等(2)学具:不同长度

2、的小棒若干、实验报告、直尺等。【总设计思想】本节课以“问题解决”的思想为基本理念设计课堂教学,以“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以“问题探索发现应用”为探究和发现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数形结合起来的思想和数学归纳思想为教学的灵魂,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基本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蕴含生活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完成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初步体验科学探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趣蕴思。1、谈话: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是需要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到底,希望你们今天能打破沙锅问到底。

3、将这节课内容学个透彻,你们有信心吗?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一个生活现象。2、课件出示:公园里有这样的一块四边形草坪,草坪的旁边有路,可是,经常有人从草坪上穿过?而不从旁边的路上走,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为什么行人要这样走?)3、想一想,大家都认为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旁的路和中间草坪上被行人踩出来的路,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的这条路,就好像走了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程,实质上是走了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你们的判断,走三角形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4、导入新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三边的

4、关系。(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引发问题。1、谈话:首先我们来玩个比赛摆三角形的游戏。2、质疑:课前老师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分别是3厘米、5厘米。想一想,两根小棒可以做什么呢?3、思考: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围成的图形,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围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呢?我们每人还差几根?如果我再任意给你一根小棒,你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猜测)4、学生动手操作:用三根小棒围三角形。(有的能围起来,有的围不起来)5、学生汇报,教师填写课件上的表格。(课件演示各种小棒搭建)6、讨论:任意给出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可能和三角形什么有关系?7、得出结论:

5、任意三根小棒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三角形的三条边有关系。7、猜一猜:怎样的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三角形三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三、小组合作,实验验证。1、谈话:下面我们细致的来做个实验。2、实验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列实验操作:(1)用准备好的4套小棒分别摆三角形。、6厘米、7厘米、8厘米;、4厘米、5厘米、9厘米;、3厘米、6厘米、10厘米;、3厘米、3厘米、5厘米;(2)边摆边填实验报告.(3)讨论完成我们的发现.分组三条边长度能否摆成任意两边的和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三条边的长度第一组678第二组459第三组3610第四组33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3、学生实验,

6、教师巡视。4、个别小组汇报。5、得出结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时,只要看三角形中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行了。四、巩固练习,促进内化。1、基本练习:见课本86页第4题。2、发展练习:王师傅要用一根10米长的钢管做一个三角形的支架,如果其中的一条边长3米,另外两边分别长多少米?(长度取整米数,接头忽略不计)五、回归生活,学以致用。1、解释导入的生活现象:回顾前面的草坪问题,在这个生活现象蕴含着我们今天学到的什么知识?这种行为好吗?你有没有解决的办法?2、解决小明问题:见课本82页例3。六、总结全课,升华主体。1、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新发现?谁在这节课中表现最出色?2、欣赏:一个不可能的三角形中的不可能性。七、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