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说课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157825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迁发愤写》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司马迁发愤写》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司马迁发愤写》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司马迁发愤写》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司马迁发愤写》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马迁发愤写》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迁发愤写》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马迁发愤写?说课稿教学内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的是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 ,不忘父亲的嘱托 ,忍辱负重 ,消耗18年时间写成辉煌的巨著?史记?的事 ,赞扬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整篇文章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 ,可分为三局部。特别是本文人物感情色彩鲜明 ,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析人物品质 ,而且更是不可多得的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材料。同时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所在的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均是描写历史人物 ,其教学目的明显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人物的品质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学 ,从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

2、。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 ,能运用多种手段理解生词及局部语句的意思 ,从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本资料的收集、教学中的理解 ,感受出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矢志不渝的精神 ,并能通过读、议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在现在的课堂上 ,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及独特感受。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作出个性化的理解。教育家薛婷就指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作为老师 ,要善于引导 ,要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出发 ,把课内与课外、书内和书外巧妙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而?司马迁发

3、愤写史记?一文 ,学生对它的背景资料知之甚少 ,很有必要对文本知识作一些必要的补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答复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两千多年过去了 ,司马迁伟大而不屈的灵魂依然熠熠生辉 ,让我们穿越时空 ,走进司马迁 ,去了解司马迁真实的内心 , ,了解他为什么要写史记 ,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写的?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二、精读课文 ,品文赏析导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交流这三个问题 ,出示思考题 ,强调合作学习的要求:1、自读课文 ,边读边想 ,可以用笔在书上圈圈画画 ,也可以加上批注。2、有不

4、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3、还有不懂的我们一起讨论。讨论第一个问题司马迁写?史记?有三方面原因:第一 ,家乡文化环境的熏陶;第二 ,受父亲的影响;第三 ,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根据学生答复练习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体会。1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司马迁 ,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司马迁 ,家乡的文化环境熏陶着司马迁 ,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必要时范读2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论的根底 ,课文的哪里写了他受父亲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话。重点练读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文字1出示A、父亲是怎样吩咐的?谁来读一读。注意司马谈当时的状态、神情。B、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朗读时语速比较慢 ,

5、从中我仿佛能体会到父亲临终前奄奄一息的样子。C、指导朗读:父亲泪痕满面的嘱咐 ,是遗憾 ,是愧恨 ,是鞭策和鼓励 ,父亲那深情的嘱托 ,你们能读好它吗?谁再来读一读D、让我们一起读。导正是由于自己从小就喜爱这一行 ,再加上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使他义无反顾地扎入这编写史书之中。可就是在这时 ,却来了一场飞来横祸。讨论第二个问题1遭“飞来横祸师:谁来介绍一下“飞来横祸 ,你知道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呢?学生介绍师:司马迁所受的酷刑叫“宫刑、“腐刑 ,在当时被视为奇耻大辱 ,他在一篇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 ,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父母坟前尽孝 ,再也没有勇气走在街头 ,我夜不能寐 ,经常从恶梦中惊醒 ,我简

6、直生不如死。课文中有句话写到了司马迁的痛苦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 ,我充分体会到了司马迁当时是多么绝望。过渡:然而 ,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在如此巨大的打击面前 ,作出了异于常人的选择 ,看课文 ,他为何最终消除了这个念头?2立功立业 ,实现人生的价值。A、出示文字2B、指导朗读 ,大声读 ,教师评点:你们的朗读使我看到了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把屈辱埋在心里 ,暗下决心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司马迁。C、这段话集中表达了司马迁人生观 ,这样精辟的语句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接下来关于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我设计了这样一个

7、说话训练:看 ,夜深人静 ,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出示图片对照插图 ,联系课文 ,展开想象 ,以“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开头说一段话为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刚刚文本的理解 ,内化为真正的自己内心的感悟 ,真正地走进司马迁的心灵 ,与司马迁对话。接着以三段文字的导读 ,小结刚刚的学习 ,也导入以下课文的学习。1、摇曳的灯火 ,好似父亲临终前的泪花 ,司马迁想起了父亲的千叮咛 ,万嘱咐 ,出示文字12、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一颗不屈的心灵,让我们读表达司马迁人生观的句子。出示文字23、那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残烛之年的象征,让我们读最后一节。出示文字3问:为什么说这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 ,是他用生命写

8、成的?引导学生从13年 ,52万字 ,是在身受酷刑之下完成的这几方面来体会。接着追问:“这用生命写成的书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引导学生着重体会“辉煌巨著、前无古人这二词接下来老师抛出“后人是如何评价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呢?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补充资料。本来这些资料应该放在课堂的一开始 ,但我想课堂刚开始时只能是干巴巴的介绍 ,学完全文以后再来理解是不是更能起到一个衬托的效果 ,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在课的最后 ,简单介绍?孟子?中的名句 ,加深理解 ,帮助积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讲解

9、之后 ,学生理解了句意 ,明白了道理 ,更感受到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 ,一个英雄形象就这样在他们心中站立起来;同时 ,在他们的心里 ,也播撒下了坚强、坚韧、百折不挠的种子。我相信 ,只要有阳光 ,有雨露 ,这些种子一定会发芽、开花 ,长成一棵棵挺拔的参天大树!为了让司马迁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更加高大饱满 ,也使?史记?这本“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在学生心中由神圣、神秘、遥不可及变得亲切可近起来。我设计了这样两道作业题:1、本册练习7中的熟记成语 ,编者以12个成语介绍了司马迁的一生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连词成句 ,概括司马迁光辉的一生。这道题既积累了成语 ,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司马迁伟大人格的认识:2、阅读?史记? ,搜集资料出一期手抄报。课文教完后的一点感悟学完这篇课文 ,我想学生一定会发出由衷的感慨:“多亏了司马迁啊 ,要是没有他的?史记? ,我们怎么会知道几千年以前发生过的故事呢?“老师说?史记?不但是一部详实的史书 ,还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果然名不虚传 ,他把人物写得多生动细致呀!更有少数阅读能力较强的孩子 ,跃跃欲试想要读?史记?了。我想 ,我们煞费苦心 ,不就是为了这样的效果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