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149162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 於: 四月 12, 2008, 19:19:52 pm 總論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新編簡明中國度量衡通史第一章吳慧 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計算長度容積重量的事不時發生,由長度還衍生出土地面積的計算,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度量衡畝的問題。在今天要知道長度、容積、重量、田畝 的多少,只要用標準的度量衡器加以實際的度量、測定、清丈就是了,但是在歷史上度量衡器的標準變遷很多,這就不能以古時的尺,石、斤、兩、畝同今時來直接 進行對比。如古時常說男兒七尺之軀,現在人身高五尺多已經不矮,這是古尺短,今尺長所致。又如漢代壯勞力廩食標準每月原糧三石,數字看似很大其實所謂一 石(小石)只及現在的

2、二市斗,古今人的食量是差不多的。又如史籍常說“一夫百畝”,即一戶農民兩個勞力耕地百畝,平均每個勞力負擔五十畝但古時尺較短, 畝也較窄,折合今尺今畝不過耕種十四、五畝,同近代北方旱地農民一家三十畝地一頭牛,每人種地十五畝相仿。還有漢代藥方每味藥用量常有。一兩以上至幾兩 者,殊不知那時的斤重比現時為小,稱藥的更是當時的一種小兩,更有其特殊性。總之,要進行古今對比,不瞭解古今度量衡的變化是不行的。這不僅是日常生活的 常識所需,更是研究歷史、探討問題之所需。如果要研究經濟史,研究各個時期每畝地的糧食產量以及人均糧食佔有量的變化情況,就必須先把歷史上度量衡畝的變 遷弄個清清楚楚,否則將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

3、。由此可見瞭解中國度量衡歷史的必要性。特別是在至今這個問題還沒有弄得很清,不少地方歧義很多,爭論很大的情 況下,先提出一些較少窒礙而較易被人接受的說法,以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應該是值得一試的事。一、度量衡的起源要瞭解度量衡在歷史上的變遷,還得先從度量衡的起源說起。度量衡在中國起源很早。據考古學者的研究,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已較熟練地掌握建造房屋、製造陶器等 技術,這就存在著一個度量的問題。最早的度量工具,矩尺還有圓規,在距今六千年前便已產生。衣服的製作也需要有一把尺子,氏族內部分配穀物則需有相對固定 的量器,如陶製圓形的缽和碗即曾充當量器使用。商品交換,最初是不大計較,後來交換越益頻繁,私有觀念

4、加深,論堆論件過於粗率的作法,已很難適應交易雙l 方的需要而很易引起爭執,為了表示公平交易也要借助於度量衡器具,以知交換物品的長短、多少,輕重。至於土地,為了在氏族內部各家族之間合理分配,避免糾 紛,需要一套計算畝積的方法。開始時是用同樣的木棍以同樣的次數在土地上劃出等長直線,後來以固定的尺來量地。按照一定地積征收一定數量的公共積累以至向 上繳納賦稅,量器在這上面也就大有用武之地。大致說來,度量衡就是這樣隨著客觀的經濟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由粗而精,逐漸趨於完善。度器(尺)產生最早,量 器次之,衡器又次之。這是因為容積以至重量均可從長度推出,度是最基本的,器具的製作也以長度最為簡易,量器較難,權衡

5、則更為複雜,需要較高的手藝;它的 出現已是在交換相當活躍的時候了。在中國歷史上度量衡到底創造於什麼時候?相傳在黃帝時代已初具規摸。史言黃帝命“隸首作算數”;又言黃帝“設五量”(大戴禮記五帝德,五量即權衡、 斗斛、尺丈、里步、十百),“而律度量衡由是而成焉”(通鑑)。黃帝時代(公元前2697前2598年)原始社會已日趨解體,而原始社會已有的優秀 文化多集中地在此時體現出來(各種發明都歸功於黃帝),說度量衡濫觴於黃帝時代是有可能的。黃帝時能做到“市不預賈”(淮南子覽算訓,預,欺誑之 意),交易中無欺詐,與度量衡制度的確定也不無聯繫。黃帝而後,少昊也“同度量,調律呂”(世本帝系);虞舜這位擅長交換的

6、部落首領,接堯之位後, 更是“同律度量衡”,對這件事倍加注意。所有這些記載雖較零星,卻已足以反映有古老文明的中國,其度量衡的發生和發展也具有悠久的歷史。度量衡以 什麼作它的標準物呢?在歷史上經歷兩個階段,先是以自然物為標準,以後才有人為的標準物,據以來制定標準的度量衡器。最初始的自然物是人體的器官,即用人 自身的手足和手足的動作來作為度量的標準。孔子家語說:“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八尺),斯不遠之則也。”意思就是;中指中節上一橫紋謂之 一寸;拇指同中指一叉相距謂之一尺;兩臂伸長剛得八尺,謂之一尋。說文解字也說:“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尺”,孔叢子則說:“跬,一舉足也,倍跬謂 之步。四尺謂

7、之仞,倍仞謂之尋,尋,舒兩肱也。倍尋謂之常。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尺以上的長度以及容量單位的命名也都和人的動作有關。以人體為 法是遠古時度量衡最原始狀態的反映,但人身之不同,猶如其面,概念畢竟太粗率了,所以後來就有以人體之外的自然物來代用。最初一條平直的樹枝,日常的盛器 都曾作為這樣的代用物,但只不過是臨時拿來使用,並非度量衡的專用器具,更談不上標準的製作。度量衡的進一步發展是以穀物黍為“自然物”並與音律相聯繫,製作律管,以律管這樣的“人為物”作為制定度量衡的標準。史籍所言的“律度量衡”表明度量衡 與律已完全相提並論,結束了原始的用人體、木棒、陶器等度量的歷史,而揭開了新的一頁。儘管史

8、記有“禹,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之語(夏本 紀),但這是後人尊前王之意,並非夏禹自己真的以身為法來重定度量衡的標準,也不是到夏代度量衡尚一直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二、黃鐘秬黍定度量衡說度量衡和音律相聯繫,很早就有黃鐘生度量衡並以秬黍為法的記載。度量衡史學者以此說“為國度量衡定制之所本,研究中國度量史者自必須於此中考之。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5頁相傳以黃鐘為度量衡標準的作法是從黃帝時開始的(呂氏春秋)。黃帝時代相當於埃及第四朝之世即金字塔朝,“經土設井 ”,初期的井田制已產生,社會已有一定的文明基礎。建立在這基礎上的,以樂律為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新階段的出現,不能說是完全出於附會。“同律度量衡”其

9、由 來以漸,不能說是始發端於黃帝以後四百年的虞舜之時。黃鐘秬黍定度量衡之說,載於漢書律曆志中。志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鐘之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 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於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榖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注:井水取其清潔,注滿龠內,以水平 面準其龠口之平。概是量米時刮平斗斛器具,龠口平,概即與水平面密接)。合(二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 “衡權者,衡平也,權重也,衡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權者,銖

10、兩斤鈞石也。本起於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 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簡言之就是:以中等大小的黑黍(秬黍)一百粒橫排,其長為一尺,九十分九寸是黃鐘之長。黑黍一千二百粒所裝的容 器,是為黃鐘之龠,二龠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一千二百粒黑黍重十二銖,即半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上面這一大段話是黃鐘起度量衡的系統概括,記述了用黑黍和音律的尺度作為校正尺度的依據。這種用數理統計和音頻原理定單位長度的方法在當時是十分先進 的。(見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序八頁,以下簡稱圖集)本來度量衡三者的相互關係是統一的:度是物體所占空間的位置,面積和

11、容積乃是長度的平方和立 方,而來自地心加於物體的引力的重量,在數值上等於密度乘以容積。黃鐘生度量衡說把度量衡三者的關係歸結到一個黃鐘之龠上面,在當時確可算是一種難能可貴 的思維方法。黃鐘,相沿說是古代十二律管之一。古代用長短不同的管子(竹、銅或玉管)來審音,在口徑相同時,管長則聲低,管短則聲高。黃鐘是律管之最長者,故為十二律 中最低音宮音(五音為宮商角徵羽,宮商最低,波長最大)。與黃鐘的音律相應,黃鐘律管的長度也有一定,再以黃鐘律管為基礎,分別按照一定的比例縮短其長 度,製成其他律管(黃鐘、大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前六為律;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鐘,後六為呂),相和發音,絲絲入

12、扣。可見古人以一 定長度的黃鐘律管為確定尺度的標準,並由此衍生出量和權,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同律度量衡”,度量衡與律相聯繫,都在一個黃鐘的龠上面集中體現出來,在當 時確是生面別開。據漢志及呂氏春秋等書所述,黃鐘乃“黃帝之所作也。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陰,取竹之嶰穀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 鐘之宮”。黃鐘之器是以竹之中有空而竹孔(竅)與肉厚薄均勻者為之。作法並不複雜。如果不把黃帝時代文明程度看得太低,黃鐘始於黃帝之時當非絕無可能之 事。既然說度量衡的度是起於黃鐘之長,量、衡又起於黃鐘之容積及其所容之物之重,而容積則視黃鐘之長及圍徑來定,所以黃鐘之長實是關鍵。那麼黃鐘到底長多少

13、,(注1) 容積多大?按: 黑黍百粒橫排構成的尺,稱為“黍尺”,(詳見下)周小尺(璧羨度尺、鎮圭尺,1.97釐米)為黍尺之八寸,即黍尺一尺長約24.63釐米 (19.70.8),黃鐘之長為其九寸,合22.167釐米。(吳大澂在權衡度量實驗考中提出一種叫“周黃鐘律琯尺”,長21.89釐米,其九寸為 19.7釐米,正合周尺一尺;長沙出土的楚銅尺,長22釐米,與之相近。)量起於黃鐘之容積。漢書律曆志注云:“律八百十分為積”,“為八百十分之龠”。即黃鐘一龠之積為一立方寸容積的0.81(方九分,深一寸,見漢志),即(2.463)的三次方0.81,等於或接近於12毫升(12.1毫升)。黃 鐘之容積既為12

14、.1毫升,黃鐘之長為22.17釐米,則圓面積應為12.122.17=0.5457825平方釐米,半徑之平方為 0.54578253.1416等於0.1737275,開方,再2,直徑等於0.8336釐米。或是由8103.141690,開方乘2,等於 3.38分,再以與黃鐘相關的黍尺之長,折合公制(3.38分乘0.2463釐米),為0.8336釐米。這個3.38分,或0.8336釐米,就是內口 徑。可見黃鐘的內口徑是由圓周率、810分為積的既定比例所決定,而不是隨便冒出來的(王先謙補注漢書云:“徑必三分三厘七厘四絲”,誠確)。根據以上計 算,如把黃鐘復原,則其形狀是一根長約6.66市寸(22.16

15、釐米),直徑為2.5市分的細管子(律管)。黃鐘一龠容積為12毫升,這個數據十分重要。周嘉量的容積為1.2萬毫升(見下述),黃鐘一龠的容積為它的千分之一。12毫升的容器,實測,適容黑黍一千 二百粒,重量是7.81克,依次遞進累計,一兩重15.62克,一斤重250克,這就是周秦時一斤重250克的來由。(注2)長度、容量、重量三者集中在一個黃鐘之龠上體現出來,這種由古代先民所創的黃鐘生度量衡說,理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注 1:黃鐘多長?史籍所記岐異:黃鐘之長為一尺(史記.律書:“生鐘分:子一分”);黃鐘之長九寸,一寸九分,計八十一分(淮南子天文訓);黃鐘 之長八寸一分,亦計八十一分(史記律書);黃鐘之長為九寸,一寸十分,計九十分(漢書律曆志)。四種說法雜然並見,而以九寸說最佔優勢。其實 分岐可以調和。明朱載堉在律呂精義中說:“黃鐘無所改,而尺有不同。”意思是黃鐘之長是一樣的,只是尺子不同,故量出八寸一分、九寸、一尺的不同的結 果。黃鐘長九寸,原是以“夏尺”(黍尺)為準。據通志所載:“夏尺十寸,周尺八寸”(夏以夏尺十寸為尺,周以夏尺八寸為尺);朱載堉也說“夏尺去二寸 為周尺,。”周尺長19.7釐米(詳見下),夏尺應為19.7釐米0.8等於24.625釐米,約言之為24.63釐米。夏尺又稱黍尺,一百粒黑黍橫 排,實測合24釐米多,正與夏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