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笔记整理.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14460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筝笔记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风筝笔记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风筝笔记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风筝笔记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筝笔记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筝笔记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筝第一课时第一阶段: 基础知识积累一、 文常知识风筝选自散文诗集 ,作者 原名 ,字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除大量的杂文集外,代表作品集还有散文集 ,短篇小说集 散文诗集 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中篇小说 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二、词语什物 惊惶 诀别 丫杈伶仃 嫌恶 可鄙 虐杀苦心孤诣 模样 蜈蚣 惩罚三、词语解释1、孤独,没有依靠。2、人瘦弱,面色不好看。3、 厌恶。 4、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5、令人鄙视。6、 形容忽然醒悟。7、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第二阶段: 整体感悟1、“风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2.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

2、动”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 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3.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具体指什么?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4、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所以说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5.梳理课文内容。课文记叙了“我” ( )了弟弟的( ),后来“我”知道自己( ),准

3、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我”的心只得( )。6.主题归纳这篇散文,以饱含哀伤的笔调,回忆了自己毁坏童年时的弟弟的风筝一事,体现了兄长对弟弟的关爱的浓浓亲情,也表现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心。第二课时感情变化嫌恶:观点:没出息 行为:不许,毁坏忏悔:观念: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行为:寻求补偿的方法悲哀:终究求而不得,无法补过。一、阅读第1、2段,答题:1、第1段属于什么描写?此段有何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严冬肃杀的气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 开篇点题,引出回忆,定下感情基调 。2、为什么说“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

4、了”?这里所说的“春天”,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二、读第3段:用不同符号划出“我”和弟弟对风筝的态度。弟 我三、读第四段:划出发现弟弟偷做风筝后“我”和弟弟的神态和动作,说说“我”当时怎样?弟弟怎样?“我”为什么那样做,弟为何不反抗?弟:惊恐不安 我:专制暴怒 悲苦无奈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 认为自己管得对,受封建家长制传统的影响。 自认该罚。麻木找出本段的两个成语。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段的内容。“我”冷酷地(残忍地)毁坏了弟弟的风筝。四、读第51

5、1段:1、划出“我”是如何省悟和补过的及弟弟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后的神态。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如何理解“不幸”的意思?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3、“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说明什么?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4、“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

6、了强调小兄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5、关于“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 么宽恕之可言呢?”这一句如何理解?不恨“我”,当然不必求他宽恕了。其中透露出作者“因弟弟受伤害而不觉得”的悲哀。6、“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五、阅读第12段,答题:1、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我”要讨弟弟的宽

7、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2、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样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8、1、这一幕为什么是“精神的虐杀”?因为我剥夺了小兄弟放风筝的权利,伤害了小兄弟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扼杀了小兄弟自由、活泼的精神天性。2、“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整理)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3.作者说“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一种什么样的精

9、神品质?(整理)是一种悔恨、内疚、自责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善于自责和反省,严于解剖自己的思想品质。4、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整理)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严于律己的人。5.“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是指当时的天气,还是另有所指?为什么?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认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不已,而被虐杀者已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多角度探究主题1、表现手足之情。 2、表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敢于反省、知错必改的精神。3、表现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4、表现鲁迅对小兄

10、弟深受虐杀却毫无怨恨的深沉感慨。1、表现手足之情。 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2、表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敢于反省、知错必改的精神。 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3、表现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4、表现鲁迅对小兄弟深受虐杀却毫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就落脚在这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风筝笼罩的是深沉的悲哀;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是小时候跟二哥一起放风筝的快乐,写自己糊的风筝放起来又满足又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