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14451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知识(18分)A.制约宁静启示B.限制安静启示1.选出下面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C.限制宁静启发D.制约安静启发A.不啻(ch 1 )B.忤(wti)逆C.酉?(ji ao)母D.鸩亿h e n)毒迂讷(n e )觇(ch a n)视斡(w o )旋嗾(shu o)使()邑庠(xi a ng)叱咤(ch a)安谧(mi )萧瑟(s e)咸与(y u)维新乳臭(xi u )未干为虎作俵(zh a ng)自怨自艾(y i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幅画是他早期的习作,自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同日而语。B.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门学科,可谓洋洋大观,丰

2、富多彩C.这次县人大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人竟对什么是“法人”,什么是“行政处罚”都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了了之。D.他的草书挥洒自如,遒劲有力,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A.长篇累牍川流不息B.随声附合趋之若鹫C.贻笑大方遐思迩想D.孑然一身恬退隐忍风驰电擎残羹冷炙 固若金汤泽被后世 众口砾金莫明其妙 臻于郅治不经之谈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日前提交的2003版贸易白皮书指出,亚洲经济的盛衰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增长。B.多媒体电子门票,这种过去从未听说过的东西,今天正在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民族的文

3、化,对民族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 的作用半边残月从西山头落下去,夜晚里显得更加深沉 。飞机在黑夜里也能安全飞行,这最早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C.这种抗病毒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是板蓝根、生地黄、广霍香、连翘等配制而成的。D.鲍威尔将要参加第28届奥运会闭幕式的消息传来,希腊2000多名抗议者高呼反美口号,并在雅典大学的围墙上刷写批评小布什的涂鸦。6.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下文衔接恰当、音节和谐的一项是()。最新范本,供参考!A.得分评卷人J人都像塌了架,丢了魂,一声长叹接着一声长叹。孩子不哭了狗不叫了鸡不啼了女人不笑了B.C.D.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12分)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

4、让人难堪的。它们培植真菌,喂养助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荆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幺都干,就差看电视了。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的成分。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

5、。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只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白蚁在有一个方面更为奇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两三只白蚁,会衔起一块块土粒木屑搬采搬去,但并没有什幺结果,什么也没有建造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蚁加入,似乎达到了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于是思雏开始了。它们开始把小粒叠放起来,霎时间竖起一根根柱子,造成一个个弯度对称的美丽拱券。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知道何时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而时候一到,

6、它们又会把两根柱子合拢。使它们不再把材料搬来搬去转而着手集体建筑的刺激物,也许是在它们的数目达到特定阚值时释放的外激素。它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反应,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第7题对第一段中“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难堪的”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蚂蚁具有人的顽强意志,所以让人感到难堪B.因为蚂蚁具有人的社会行为,所以让人感到难堪C.因为蚂蚁具有人的善良品质,所以让人感到难堪D.因为蚂蚁具有人的创造精神,所以让人感到难堪8、作者认为“蚂蚁似乎部过着两种生活”,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一种是个体生活,一种是集体生活B. 一种是宁静的生话,一种是喧闹的

7、生活C. 一种是无所事事的生活,一种是有意义的生活D. 一种是能够独立思考的生活,一种是盲动的生活9、下面对第三段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就那么几个神经元”:用轻蔑的口气表明单个蚂蚁不大可能有“思想”B. “瞎猫撞着死老鼠”:比喻蚂蚁在觅食中简单协作的成功还存在偶然因素C. “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句中的“它”是指一个起来的蚂蚁D. “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形容蚂蚁在工作中十分投入,充满激情10、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庞大的蚁群就是一个“整体活物”最新范本,供参考!B.作者认为,庞大的蚁群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情、柔情似水而又充满了离别的轻

8、愁。为什幺说这是再创造?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位士郎的C.作者认为,蚁群越大就越表现出智慧的因素D.作者认为,蚁群的集体协作是受惊后的反应得分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3题。(15分)评卷人一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理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想像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我第一次读崔颍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像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

9、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几乎来作描写与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却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连,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吧”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显现。这是想像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为了说明这种再创造,我再举徐志摩的短诗沙扬娜拉一首,以为佐证;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你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

10、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一沙扬娜拉!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着婀娜的娇羞,诗人借此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温柔缱绻。我们欣赏这首诗,首先是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我们的想像活动的。从速一朵水莲花出发,想像那女郎的美丽、多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自己的想像中创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来。这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受到鼓励的这种想像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或由此联想起来的其他人物“移入”他所再创造的那幅画面中去一一他可以把那一位水莲花似的女郎想像成自己的女友或爱人,也可以在一声充满“蜜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朋友道别时的那一份眷恋之情。就是

11、说,他可以把自身想像为诗中的人。但是,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它的特点在抒情。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只能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注】文中“沙扬娜拉”即口语“再见”的意思。11、从第一段的文意看,作者为什么把“诗歌的欣赏活动”看成是一种“阿创造的过程”?(5分)答:12、作者在对沙场娜拉一首所作的欣赏中,具体地指出了“再创造过程”的两个步骤。(用第三段中原文作答)(5

12、分)13、作者为什么说“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5分)答:得分评卷人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5分)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3、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帏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跟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

14、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刑人如恐不胜。胜:尽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封为王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通“切”,意思是急切D.项王按剑而跟曰。跟:挺直身子跪着

15、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樊哙智勇的一组是()(3分)今日之事何如?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A.B.C.D.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跟”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而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