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上海高考物理.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14321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上海高考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6上海高考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6上海高考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6上海高考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6上海高考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上海高考物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上海高考物理.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类或B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类、B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类试题计分4第19、20、2l、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

2、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得分评卷人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 如图所示,一束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向 ,进人电场后,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A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1和2,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b两点与两导线共面,a点在两

3、导线的中间与两导线的距离均为r,b点在导线2右侧,与导线2的距离也为r现测得a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则去掉导线1后,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方向 3A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 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A, 则每 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 个(已知电子电量为 l.610-19C)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如图所示,一束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后发 生偏转,则磁场方向向,进人磁场后,p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B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l和n2, 当负载电阻R中流过的电流为

4、I时,原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为 ;现减小负载电阻R的阻值,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B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 门电路(填“与”、“或”或“非”)。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 (填“发光”或“不发光”)。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4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 间,矩形OAED的

5、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 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 5半径分别为r和2r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结在 一起,可以绕水平轴O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 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静止, 质点处在水平轴O的正下方位置现以水平恒力F拉细绳, 使两圆盘转动,若恒力 F=mg,两圆盘转过的角度= 时,质点m的速度最大若圆盘转过的最大角度=/3,则此时恒力F= 。得分评卷人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

6、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6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性 7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8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

7、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UA、UB,则(A)EA = EB (B)EAEB (C)UA = UB (D)UAUB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A)P0-g(h1h2-h3)(B)P0-g(h1h3)(C)P0-g(h1h3- h2)(D)P0-g(h1h2)10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

8、=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A)周期为t,波长为8L (B)周期为t,波长为8L(C)周期为t,波速为12L /t (D)周期为t,波速为8L/t1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A)U1/I不变,U1/I不变(B)U2/I变大,U2/I变大 (C)U2/I变大,U2/I不变(D)U3/I变大,U3/I不变 12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角,导轨与固

9、定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ab,质量为m,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此时(A)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Fv3(B)电阻 R。消耗的热功率为 Fv6(C)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mgvcos(D)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Fmgcos)v。1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

10、满足条件的是(sin37O06,cos37008,g10 m/s2) (A)V116 m/s,V215 m/s,t3s(B)V116 m/s,V216 m/s,t2s(C)V120 m/s,V220 m/s,t3s(D)V120m/s,V216 m/s,t2s得分评卷人三(30分)实验题14(5分)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 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 粒子,B为 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 17 O 15.(6分)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1)为了能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在图中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

11、电路图; (2)将原线圈插人副线圈中,闭合电键,副线圈中感生电流与原线圈中电流的绕行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3)将原线圈拔出时,副线圈中的感生电流与 原线圈中电流的绕行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16(5分)为了测试某种安全阀在外界环境为一个大气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某同学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试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装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可密闭容器测试过程可分为如下操作步骤: a记录密闭容器内空气的初始温度t1; b当安全阀开始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的温度t2; c用电加热器加热容器内的空气; d将待测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 e盖紧装有安全阀的容器盖,将一定量空气密闭

12、在容器内 (1)将每一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 ; (2)若测得的温度分别为t127 oC,t287 oC,已知大气压强为1.0X105pa,则测试结果是:这个安全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是 .17(7分)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 U-I关系的实验数据:(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填“甲”或“乙”);(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和两个上述小灯泡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 不计、电动势为3V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电流的两倍

13、,则流 过灯泡b的电流约为 A18(7分)有一测量微小时间差的装置,是由两个摆长略有微小差别的单摆同轴水平悬挂构成两个单摆摆动平面前后相互平行 (1)现测得两单摆完成 50次全振动的时间分别为 500 S和 490 S,则两单摆的周期差AT s; (2)某同学利用此装置测量小于单摆周期的微小时间差,具体操作如下:把两摆球向右拉至相同的摆角处,先释放长摆摆球,接着再释放短摆摆球,测得短摆经过若干次全振动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同方向通过某位置,由此可得出释放两摆的微小时间差若测得释放两摆的时间差t0.165s,则在短摆释放 s(填时间)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向 (填方向)通过 (填位置); (3)为了能更准确地测量微小的时间差,你认为此装置还可做的改进是 。四(60分)计算题本大题中第 19题为分叉题,分 A类、B类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得分评卷人1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